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35期(9月3日):在中國留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31日 17:33 來源:CCTV.com

  

    1950年初當新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建交高潮的時候,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同新建交的社會主義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朝鮮等國簽署了互換留學生的協議。同年7月受教育部委託在清華大學設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機構: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清華大學教務長,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教授被中央政府任命為班主任,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個班的班主任這在新中國的教育史上還是絕無僅有的。

    1950年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等國來中國留學的十四位同學先期抵達了首都清華大學。他們預定在中國學習四年,第一年為專修中國語文,作為更進一步的學習基礎。這十四名東歐學生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後迎來的第一批來華留學生。國家領導人給予語文專修班極大的重視,不僅為他們配備了最好的老師,還盡最大可能來滿足他們學習生活上的需要。有著在海外教授外國人經驗的鄧懿,成為了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領域的最早的老師。因為曾經在美國做過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的助教,鄧懿將她學到的經驗,與東歐留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相結合,邊編寫教材,邊上課。1958年,由她主持編寫的《漢語教科書》問世,這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對外漢語教材,在其後的十餘年間,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對外漢語教學界都一直使用此書作為教材。中國語文專修班不僅培養出了第一批來華留學生,也培養出了最早的一批對外漢語教師,他們都成為了後來中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骨幹力量。

    我國的漢語教學事業與外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在經歷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後,我國為了支援朝鮮、越南、非洲等國的國家建設,接收了越來越多數以千計的外國留學生,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開始從初創時期走向了發展階段。回顧始創時的艱辛,老師們一笑代之,他們為自己能將青春奉獻給這項為國增光的事業而感到無上的光榮。而當初他們教的學生,後來大多成為了本國漢語領域的先驅,在本國與中國的外交事業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而當年這些第一時間到達中國的十四名東歐學生,經過刻苦努力,基本上都在專修班學習了一年半後,攻克了語言關,進入北大各係開始了專業學習。畢業後,他們都按照預期的計劃進入到本國的外交部、對外貿易部,有人則回到了本國的大學裏從事與中國歷史、文學有關的研究工作。他們也都為漢語在各自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然而,對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漢語教師,對這些在中國留學的學生們的尋訪,使我們打開了我國對外漢語事業的一扇窗。經過五十多年的不懈耕耘,今天的對外漢語教學已不可同日而語。

責編:李菁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