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豫商是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9日 15:48 來源:

  陳義初

  河南曾經是商人、商業、商文化起源和發展的熱土,歷史上雖然沒有晉商、徽商那樣顯赫的商幫,但深厚的商文化積澱卻為其後來的商業文明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河南人走出故土,走南闖北,征戰商海,已漸成氣候,新豫商群體的崛起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

  一、燦爛的商業文明為豫商發展奠定基礎

  河南人經商的傳統由來已久,而且在中國的商業發展史上貢獻卓著。中國最早有史書記載的商業活動,就是夏朝中期殷人“肇牽牛車而遠賈”,居住於今河南商丘的商始祖王亥帶領商族人用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進行交易。“商人”一詞即由此而得名。

  “商聖”范蠡是河南南陽人,早在2400多年前,他根據經商實踐創立了中國最早的商業理論──“經商十八法”。“情商”呂不韋是河南濮陽人,他籌劃完成了“貨天下”的宏圖大業,堪稱一代人傑。

  漢唐時代的洛陽、北宋的都城汴京,不僅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商業都市。北宋以後,雖然政治中心、商業文明南移,但中原大地的開封、商丘、洛陽等地仍然是繁華的商埠重鎮。

  河南懷慶府的藥材商賈在明清時代組織的懷幫,也是中國的商業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商業群落。這是一個緊密型的商業聯盟,內部有嚴密的規章,而且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很多“懷慶會館”。“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商一個殿”,從這份讚譽中我們足以想象出當年懷商的輝煌。在民間至今流傳著許多懷川人精明能幹、誠信經營的經商故事。懷商文化持續幾百年,影響了焦作乃至河南的民風。

  歷史上豫商的代表人物,當數富過十二代、經歷了四百多年輝煌的鞏義康百萬家族。到清代中期,康氏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達18萬畝,財富無以數計。康百萬家族堪稱一代儒商的典範,“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世代相傳的“留余”祖訓所體現的“尚中庸、積蔭德、重家教”思想正是傳統豫商精神的精髓。

  可見,中原大地從來都不缺乏“財富的基因”,而且,正是這種深厚的“財富淵源”,為成就一代又一代傑出豫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改革開放成就新豫商的崛起

  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蟄伏已久的“康百萬基因”得到了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再一次萌發出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靠著“不等、不靠、不要”的拼勁和韌勁,“深入挖掘優勢,沒有優勢創造優勢也要發展”,一大批新豫商已脫穎而出,並創造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最典型的就是在農副産品深加工領域,以三全集團的陳澤民、思念集團的李偉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家,把鄭州打造成了“中國的速凍食品之都”,産品佔領到了行業市場的40%之多。方欣米業的夏富恩、白象食品的姚中良把方便食品做成了全國知名的品牌。以雙匯為代表,河南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肉類加工産業集群。由於這些領軍人物的努力,不僅成就了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河南著名企業和品牌,而且帶動了相關産業的蓬勃發展。

  河南的服裝加工業更是異軍突起。改革開放以後,一批河南人從小商小販做起,從“買別人一條褲子回來模倣”做起,一步一步做大做強。如今河南年産化纖女褲達2億條以上,佔到了全國市場的一半還多,男褲也趁勢發展,成為全國第六大加工基地。

  鄭州的宇通客車原本只是一個小型的汽車裝備廠,但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客車製造商,真正實現了“中國宇通、縱橫中國”的目標。

  這些成功的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即使有些曾經是國有企業,也是在後來改製成為民營企業以後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這一點來説,顯然是豫商把握住了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優勢。像河南的農副産品深加工行業,不僅是對河南傳統的農業優勢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更是企業把握市場、對傳統産業不斷升級改造的結果。本土企業的成功凝聚了一大批優秀豫商的奮鬥和努力,也是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使河南人的創業激情得到了釋放。在新豫商的支撐下,河南有了長足的發展,2005年全省年生産總值已突破1萬億元,人均産值突破1萬元,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位、中西部地區之首。

  三、豫商振興能有效破解困擾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

  這些年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夠高,第三産業的比重較低;二是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産業同類化和同質化現象嚴重,新興産業發展緩慢;三是改革滯後,體制機制和思想觀念、政府效能、人文環境等軟實力較“軟”;四是開放程度不夠;五是城鄉差距拉大;六是發展比較粗放,環境問題突出,可持續發展受到瓶頸制約。

  進一步深入研究,會發現這些問題背後還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矛盾和滯後因素,即“三農問題”,上述矛盾或多或少都與此有關。2005年末河南省鄉村人口有6774萬人,佔總人口的69.35%,富餘勞動力約2800萬人。農民多是河南的基本省情和最突出的矛盾,也是河南在實施中原崛起戰略中的最大羈絆。農民比重過大,導致農業相對勞動生産率過低,農民收入增長乏力;另一方面我省人口基數大,城市化和第三産業發展水平低,使得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難上加難。專家們普遍認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大力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即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

  而豫商的蓬勃發展為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必將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利刃和提升河南經濟水平的中堅力量。

  首先,豫商發展是吸納農民就業的最有效途徑。據我們了解,遍佈全國各地的豫商70%以上的用工來自河南,河南1500多萬外出務工人員則為豫商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保障,近年來不少地區出現了“用工荒”,而豫商則鮮受波及。鄉緣關係使他們形成了自然的互信互利機制,並相得益彰。豫商為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了就業保障,一部分務工人員在積累了經驗、技術和資金後開始創業,成為新一代豫商,又帶出了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這種良性循環在河南的林州、固始、長垣尤為明顯,已逐漸成為河南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的主要模式。

  其次,豫商發展是提高城市化、工業化水平的內在動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經濟增長方式正在由以政府投資帶動為主轉向以消費拉動和企業投資拉動為主。豫商正在從政府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成為河南推進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動機。

  第三,豫商發展有利於引進技術、催生新興産業。豫商的創業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在發展中掌握了現代技術和行業運營模式,給河南經濟輸送了新鮮的血液。以白鴿集團為例,在公司的母體因普通砂輪磨具技術門檻不高而漸趨式微之際,遠在深圳的子公司二砂深聯公司卻發展成為國際上最大的樹脂砂輪生産企業。河南政府並沒有規劃要大力發展速凍食品産業,而豫商的發展卻使河南成為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基地。如此等等,豫商用市場的力量無聲無息地推動了河南的技術進步和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第四,豫商發展有利於轉變觀念,加快改革進程。豫商繼承發揚了中原文化包容性強的優點,對各種思想文化有對比、有取捨,博採眾長。他們的思想言談、做事方式對河南的幹部和群眾形成很大的衝擊,尤其是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對內地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很強的示範帶動效應。同時,豫商經濟實力的提高、觀念的更新,則必然會對經濟體制和政府職能轉變提出新的要求,從主觀和客觀上都促進了改革的提速和深入。

  四、搭建平臺,凝聚力量,共謀豫商發展

  經過數十年的力量蓄積,豫商已漸成氣候。如同原始社會的部落壯大後就要尋求結盟一樣,漸次崛起的豫商群落也需要一個平臺來進行交流合作。2004年7月17日,國內第一個河南商會在上海正式誕生。此後,新疆、廣東、山西、天津、山東、遼寧等地的河南商會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很多省市的豫商也正在醞釀成立商會。2004年以來,我率河南省政協調研組先後到上海、廣東、新疆、北京等地考察豫商發展情況,也促進了各地河南商會之間的聯絡與交流。他們表達出了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建立一個更大的平臺,把國內乃至國(境)外的河南商會聯結起來,為豫商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於是,2006年初,省政協經濟委員會與河南企業形象發展協會借舉辦“新年經濟論壇”之機,召開了京滬粵新晉河南商會聯誼會,共同倡議舉辦首屆豫商大會。倡議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協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並最後決定:豫商大會由河南省政協主辦,每年舉辦一次,首屆豫商大會定於2006年8月28日至30日在鄭州舉行。

  河南商會是豫商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産物,標誌著豫商的成功與覺醒。豫商大會則是各地河南商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産物。豫商大會的召開標誌著豫商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群體崛起和地位提升。豫商大會的召開是豫商與河南本土之間互動的結果,必將對豫商發展和河南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我們可以相信,新豫商將懷著經濟復興的光榮與夢想,在曾經創造了燦爛文明的中原大地上,寫下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向新豫商致敬!

  陳義初同志簡歷

  陳義初,浙江寧波鎮海人,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現任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兼任河南省企業形象發展協會會長,豫商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

  陳義初曾任河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等職。

  2003年出版專著《感悟城市》。

責編:劉子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