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今日關注

(宏觀調控六省行)浙江:民營經濟 依勢而變、順勢而動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9日 16:53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中國財經報道特別節目——追蹤宏觀調控六省大行動,今天我們行進的腳步將到達我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發祥地,今天的浙江,民營經濟所佔比重已超過70%,在全國排名前列。而浙江的民營企業,無論規模還是效益,都十分可觀。全國工商聯最新的統計顯示,全國民企500強中,浙江有183家,佔36%,不僅在全國排名第一,還高出第二名江蘇省14個百分點。這樣的一個民營經濟大省,在本輪宏觀調控中,會面臨怎樣的轉折和改變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是浙江富陽市春江輕紡集團的一個車間,8台德國進口的紡紗機正在高速運轉。春江集團總經理孫伯勇告訴我們,就在幾個月前,由於缺乏流動資金,這些投資近一億的機器還被閒置着。

  “企業的發展,是硬道理,肯定要發展,因為我們不可能老是停留在原來這個水平。”

  1980年建廠的春江,在20多年的時間裏,已發展到資産規模3億元,解決就業1500人,而異常激烈的行業競爭,也讓春江面臨新的選擇:保持原狀還是更新設備?不進則退,春江集團決定咬緊牙根、拿出全部家底上馬紡紗項目。沒想到機器安裝了,原來準備從銀行貸款的流動資金卻暫時出了問題,直到春江集團在浙江省中小企業局評選的“最具成長性企業100佳”中榜上有名。

  “可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成長為大企業的一個苗子,可能就因為資金短缺,它可能就垮掉了,所以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能夠把這些企業找出來。”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吳家曦這樣介紹他們做這項工作的初衷。具體工作他們是這樣做的:考察2000年至2003年浙江省85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4年的變動發展狀況,從中找出成長型企業推薦給銀行,幫助其解決融資難題。於是,春江集團在企業發展的節骨眼上,得到了民生銀行杭州分行的一筆貸款。

  民生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任海龍:“可以説企業處於非常緊要關頭,流動資金非常緊張,可以説就差那麼一口氣,我們經過詳盡的調查,覺得這個企業前景非常好,這個産品非常有銷路,有市場,有效益,所以我們決定拿出3千萬的資金予以支持。”

  浙江春江輕紡集團總經理孫伯勇稱這筆貸款是雪中送炭:“應該説對我們企業來説,正好可以解決我們這個燃眉之急吧。”

  像春江輕紡這樣不再為資金苦惱的民營企業還有99家,它們共獲得了民生銀行杭州分行18億元的專項授信。其實這些企業並不是幸運,而是它們的實力確實經得起考驗。浙江中小企業局的評定相當嚴格,不但跟省統計局合作,從數據庫中調出企業有關的各項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進行精確運算,最後還要過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審核這道坎。

  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吳家曦介紹他們的工作流程:“在找出這些企業之後,我們再進一步篩選,有些像不符合産業政策的,像電解鋁、小煉鋼、小水泥,我們一律取消,所以我們把産業政策也落實到位。”

  在政府部門的協助下,資質優良的民營企業解決了成長中的煩惱,而商業銀行也在自主審貸的同時,有了政府部門的調查數字做參照,信貸風險得到有效的控制。

  吳家曦覺得他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我們覺得通過這樣子,把這些成長性比較好,走集約化發展之路的,能夠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企業找出來,可以引導社會各個部門,因為各個部門掌握不同的政策資源,以及各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關注這些企業,來支持這些企業,把政策資源引導配置給他們。”

  主持人:在這輪宏觀調控中,浙江對銀行貸款實施了“有保有壓”的措施,對於有市場、有效益、有利於增長就業、符合産業政策和准入條件的民營企業,給與了充分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對部分限制行業及園區類貸款明顯少增。

  到今年6月末,浙江貸款餘額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了20.5百分點,宏觀調控效果逐漸顯現。除貸款外,整頓土地市場也是浙江省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寸土寸金的浙江,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在對開發區進行清理的同時,提示用地企業,盤活土地存量,不盲目炒作地價,在湖州,我們就遇到了一家不再搞房地産的手套廠。

  黃根林,浙江湖州市環球輕紡公司董事長,他在這個工廠工作了16年並一手把它帶上了專業手套生産之路。這兩年,他在這一領域已能傲視群雄。生意越做越穩,他的心思卻開始活泛起來。

  “前我們認為我們搞工業企業,尤其是搞我們這個勞動密集型企業,雖然每年有效益,但是總覺得好像以開發房地産之類的企業相比較,自己覺得賺錢太慢,也賺得太辛苦。”

  看著當地房價熱漲,收益誘人,黃根林坐不住了,他也一門心思想搞房地産。於是,他在湖州新開發區爭取了一塊500畝的土地,如意算盤是:把工廠遷進開發區,把位於市區的原廠用地建成商業住宅對外出售。

  黃根林:“今年隨着國家土地政策的緊縮,和宏觀經濟的調控,我們也及時做了調整,把這些項目停下來,迎合國家的宏觀調控。”

  隨着國家對土地市場的清理整頓,黃根林意識到,土地資源有限,作為企業應節約用地,而自己也在房地産開發上缺乏專業經驗,隱含着投資風險。深思熟慮之後,他還是把資金、精力都放在了主業——手套生産上,新廠房也決定在原廠空地上興建。今年上半年,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形下,他的手套廠還增産了30%,就這樣還供不應求。回顧過去,他慶幸自己的投資選擇。

  “我們的供貨量和客戶的需求量相差一半,我們往往我們有些老客戶向我們要産品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及時地供應給他們。所以應該説,如果我們不是及時調整,把手套、把我們主業沒有保住的話,那麼這個市場更加帶來很被動。”

  黃根林如今悟出來了,在任何環境下,都要保持冷靜、不盲從。對很多和他一樣的民營企業,他還有話要説:

  “這個宏觀經濟調控的背景下,企業被動地等待還不如積極地應對,企業必須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小氣候,去應對國家經濟調整的大氣候。”

  主持人:在浙江期間,記者了解到,這裡前些年有一些在土地使用上大手大腳的現象。一些工廠,花園比廠房大出好幾倍。目前全省正在進行用地整治,開發區由原來的758個減少到134個,規劃面積也由4000多平方公里減少到1000多平方公里,下降了75%。這對浙江全省土地資源的有效配置無疑是件好事,相當一批當地的民營企業,也意識到盤活土地存量的重要性,從而科學地制定自己的投資計劃。説到投資,記者在浙江還遇到了這樣一家民營企業,他在浙江最為緊張的用電上,找到了投資的商機。

  這個商機就是:進軍發電行業。在這條道路上先行一步的紹興新民發電廠,近來接觸到不少打算合作投資的客戶。新民發電廠是200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最初興建時,我國並未出現電力緊張的局勢,當時甚至還有電力過剩的説法。談及此處,興建人陳梅銘至今頗為得意:

  “電就是像扭秧歌一樣,就是大家唱的‘少啦少啦少啦多,多啦多啦少’,就是這麼回事情,扭秧歌。電少的時候,大家一哄而上;多的時候,大家不建了,但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電的需求又會增加。”

  新民發電廠雖然也用煤,但與許多火電廠不同的是,它還有一種發電原料——垃圾。紹興市每天400噸的生活垃圾就是在這裡變廢為寶,造福於民。

  像新民發電廠這樣立足於環保和節能的企業,自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紹興本來用電就極為緊張,全市260萬千瓦時的用電量,有一半需自籌。紹興一方面鼓勵節電,一方面對新民熱電廠這樣的能源企業進行資金支持。比如最近,新民發電廠就遇到一個和其他發電企業一樣的難題——煤炭的供應和煤價的上漲,使電廠暫時出現了經營困境。為了緩解電廠的壓力,進入6月份用電高峰後,紹興市熱電企業發電補貼由原來的5分錢每度調至兩毛二一度,政府計劃補貼近3000萬元。

  紹興市市長王永昌介紹:“現在政府咬緊牙關,拿出一定的財政費用補貼,這樣下來,我們目前當然還是缺電的總體情況,當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一個緩和的作用。”

  雖然面臨一定的困難,但陳梅銘表示,他對能源産業、特別是這樣環保又節能的項目信心不會變,國家宏觀調控的有關政策更堅定了他的決心:

  “我一直從事能源管理工作,所以我知道能源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的密切的程度,我非常清楚。所以我認為搞電廠,特別熱電廠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宏觀調控,浙江省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二季度比一季度回落了16.4%,調控成果初步顯現。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民企如何自我調節,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在浙江,我們還採訪到一位風向標式的人物。前段時間,溫家寶總理與企業代表座談,他就又一次坐在了溫總理的對面。對,他就是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座談之後,他對宏觀調控有什麼新的看法,對民企發展又有什麼建議呢?

  “這次宏觀調控非常準確,也非常及時,我們堅決擁護中央所做出這樣一個決定,我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現在不調控,到真正産生泡沫的時候,真正失控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再來上的話,那損失更大了。”

  魯冠球現任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採訪中他告訴我們,前一段他也遇到一些民營企業有上不了項目、貸款受到限制等問題,對此,他也向總理做了反映,而總理聽後堅定表示,宏觀調控控制民企發展是誤解。國家宏觀調控的對象,主要是控制過度投資、盲目發展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對那些産業結構合理、市場需求旺盛的優秀企業,會一如既往地予以支持。國家也會抓緊研究制定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政策措施,推進民營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魯冠球説:“這個困難是暫時的,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去考慮調整産業結構,怎麼樣耗能少的,經濟效益高的,資源量高的,對污染環境少的,這方面,你調整要往這個方向發展,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産業結構,産品要進行調整。現在跟國際接軌了,現在國際競爭多元化,國內競爭都是國際化了,現在的標準的提高,要向全國看齊,要向國際看齊,不能在過去那麼短缺經濟的時候,只要生産材料就好,不管環境,有污染,以污染,對環境做代價,來賺點錢不行,企業一定要憑自己的真本領,憑職責,憑科學的發展方向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我們民營企業自己要考慮自己,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所以就是這樣,不要盲目地發展。”

  主持人:“敢為天下先”,是很多人對浙江民企的評價,從王均瑤包機、李書福造車到黃巧靈參股杭州灣大橋,浙江民企一直擔當着探路者角色。在宏觀調控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的大環境下,浙江民企延續了它們的傳統,依勢而變、順勢而動,積極調整自身,適應國家發展大局。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中國財經報道,歡迎您繼續收看經濟頻道的其他節目。

(編輯:劉琼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