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經濟的“非典時刻”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2日 20:48
主持人: “非典”疫情的蔓延,使北京的市民今年度過了一個戴口罩的“春天”,而這突如其來的“口罩”需求,促使醫藥市場銷售一路飆升。防治“非典”藥品旺銷景象使人們仿佛看到了醫藥行業“春天”的來臨。“非典”面前,我國的醫藥行業又是如何應對呢?它會給中國的醫藥經濟帶來什麼?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魯志強和我們一起就“非典”時期醫藥行業非典型的表現進行探討。
主持人:在“非典”期間,許多醫藥生産企業全面開工,同仁堂集團、北京雙鶴藥業等一批制藥企業的生産線滿負荷運轉,有些企業還準備停産其他藥品的生産,集中力量生産“非典”用藥。但是記者的採訪中卻發現,與此相對應的是,一些全面開工的制藥廠商卻是增産未增收。一起來看記者的報道。
作為北京的兩大醫藥企業同仁堂和雙鶴藥業,在疫情日益嚴重時候,毅然擔負起越來越重的抗擊“非典”使命,同仁堂立即將春、秋季銷售最旺的産品生産線停下來,就地改為“非典方”湯劑的瓶裝生産線;北京雙鶴藥業在參股“干擾素”的研發的同時還將自己兩條月生産350萬瓶的大輸液生産線臨時改為灌裝“非典方”湯劑。然而出乎想象的是,原料漲價卻使制藥企業面臨“水漲而船不高”,甚至賣的越多越賠錢的尷尬局面。
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順廷:車間工人三班運轉,每天生産十幾萬瓶,生産了10天,共生産120萬瓶。由於工業運作,很快地解決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們總共損失了一百多萬元,我們回頭測算,生産了一百多萬瓶,大概一瓶損失一元錢多一點。
由於防治“非典”相關藥品短期內需求猛增導致原料價格暴漲,制藥企業不得不承受需求與原料供應方面越來越大的缺口以保證北京市場預防“非典”中藥供應。
北京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防治“非典”的初期4月9號到5月初,我們一共向社會投放防“非典”的藥品,推出300萬副,300萬副相當於100萬人的用量。整體來講,隨著原料價的倒挂,我們集團先拿出1000萬元來補這個物價差。
與此同時,同仁堂在市場上的其他一些暢銷産品卻出現了斷貨,治療跌打的國公酒生産線目前已經停産改做生産“非典”藥品。一季度同仁堂集團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15%,但4月份增長出現大幅度遞減,但作為同仁堂著名品牌的“板蘭根”是個例外,在“非典”疫情中的銷售業績非凡,一季度的銷售就突破4千萬元。
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板蘭根”銷售3個月超過去年全年的整體銷售,“板蘭根”這個産品確實是在“非典”時期銷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擴大,就剛才你談的已經是擴銷了也獲利了。但並不像人們想象的獲利空間那麼大。
梅群透露,同仁堂集團已經投入二、三百元,進行中藥防治“非典”的研發,近期將有兩個新藥上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與此同時,類似雙鶴藥業這類的制藥企業大戶,也把目光瞄向了“非典”時期過後的醫藥市場。因為當前熱銷的抗感染類藥也只不過佔全部藥品市場的30%,非典過後,其他藥品的潛力將會顯現。
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順廷:所以總體來看完成今年的任務沒有問題,比去年預計有30%的增長。
主持人:剛才從新聞短片裏看到,我們記者對同仁堂集團、雙鶴藥業集團進行了採訪,這兩家大的醫藥生産集團在我國的醫藥行業中具備某種典型意義。您如何評價在這次抗擊“非典”疫情的戰鬥中我們的醫藥的行業表現。
魯志強:首先面對 “非典” 這突如其來的這樣一次遭遇戰,我們的企業很快地就轉變了原有的生産格局和生産安排,投入到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去,這樣的適應能力表現了我們企業很強的生産能力。第二個我覺得在這次抗擊“非典”中間,更可喜的是我們許多的企業家表現了他們成熟的一面,擔起了社會的責任。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人,以掙錢為他的惟一目標,而是把一個社會責任擔在了肩上,這是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階層成熟的表現。
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企業第一是不夠敏感,當廣東十月份已經開始爆發“非典”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做出的反應相對講是遲鈍的,而且它的生産包括它的一些科研力量沒有很快地動員起來,這就表現出了我們國家的醫藥企業應變能力不夠。
主持人:還有待於提高。
魯志強:對,第二個就表現了我們的生産能力是比較倉促的,像“非典”這只是先在局部地區,它是慢慢擴大的。我們的企業應付這樣一個局部地區的疫情完全應該有能力,但是表現出來卻是加班加點。如果這個疫情再複雜一點的話就很難設想了,它能不能適應得了,這是一個。再一個創新方面的表現可能更值得我們注意,在這次抗“非典”過程中,我們很多企業都還是用原來已經有的辦法、已有的藥品來保障共給,就是説通過加班加點趕快生産這種方式來滿足需要。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商機沒抓住。可能將來像防護的疫苗,針對性藥品的發明權等等,這塊利潤中國可能會拿不到,變成人家的了,所以這次“非典”給我們的啟示還是很多的。
主持人:那麼從您剛才的分析上是不是可以解釋,目前在一些大的醫藥生産企業,生産能力加大,大家加班加點趕制抗擊“非典”産品,卻出現增産不增收的現象。
魯志強:這個增産不增收或者利潤很低的現象有它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這次“非典”來得非常突然,打亂了企業的正常生産安排,就是在整個生産原料的配給、工藝都是很倉促的,這時候你要求它高效的生産是很困難。第二個就是我們這次抗“非典”用的防護用品、預防藥品都是低質的,比如説口罩、中藥,很少有高附加值有效的産品,所以這樣的話,把高利潤的産品停下來生産這種低利潤的防護用品,它必然結果就帶來利潤低,生産越大賠得越多。但是反過來我們還可以深度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説我們企業的管理、企業的規模,包括我們的生産方式上,恐怕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像熬製中藥産品,這種工藝這麼簡單、這麼大的量的産品,應該講它保本是應該不成問題的。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生産,你都不能生産,對一個現代大企業來講是不太好理解的。
主持人:現在就有人評價,制藥企業在這次“非典”期間面臨的應該説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在保障供應的同時,增加收益、發展企業也是一個新的課題。那麼與此對應的醫藥流通市場和醫藥流通企業又出現了怎樣的格局演變呢?
主持人:“非典”期間,北京的醫藥流通企業的生存狀態非常引人注目,當人們看到街邊眾多的藥店門庭若市的同時,上千家家藥商們的收益到底怎樣呢?記者來到了承擔北京市醫藥儲備任務的北京醫藥股份公司。
記者看到緊張忙碌了近50多天的“非典”物資供應辦公室,由於近日“非典”疫情趨於穩定一下子也變得冷清了。幾位工作人員辦理著餘下的“非典”藥品訂購清單。他們告訴記者,再過幾天這個臨時的“非典”物資供應辦公室也將撤消。 截止到5月20日,承擔北京市醫藥儲備任務的北京醫藥股份公司共採購儲備防“非典”藥品264個品種,總價值2.1億元。
北京醫藥股份公司總經理陳濟生:先後投放了一億多元物資週轉金,簽訂“非典”醫用合同二億元,應該現在這筆用於“非典”的物資資金還是很充足的,將來下一步作為儲備基金應該在原基礎上有一個量的增長。
北京醫藥股份不僅擔負藥品儲備職能,同時還要確保對北京醫藥市場的藥品供應 ,那麼“非典”期間,醫藥零售企業的日子究竟怎樣呢?
北京醫藥股份公司總經理陳濟生:商機是有,銷售總量增大了一倍半的樣子,利潤水平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幾。
據了解,一季度北京的醫藥批發、零售增長勢頭良好,銷售比去年同期增長31%,4、5月由於沒有特效防治“非典”的藥品,只是預防“非典”醫用銷售市場短期內驟然擴大,而常規藥品受“非典”影響市場極度萎縮,醫院用藥急劇減少,藥品銷售大幅下滑。
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順廷:醫院就診病人的減少,我們銷售受影響,和“非典”相關的藥品,我們增長是一個暫時的情況。雖然零售有所增長,但不足以彌補醫院用藥的下降。
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我們自己的零售店非常明顯,幾個大的零售店銷售都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半。
北京醫藥股份公司總經理陳濟生:我們下屬的190多家藥店中光“非典”防護專用藥品和中藥銷售累計數字近一億多元,除去“非典”所需物資,跟去年同期只增長2%,基本平穩。所以應該説還是帶來比較大的經濟影響,我們更大地寄希望四季度回升上。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這次“非典”疫情到來的時候,與抗擊“非典”有關的防護用品的市場是非常火爆的,銷售也非常好。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一些常規的常用的用藥,比如説與高血壓有關的,與糖尿病有關的,與心血管病有關的,這些藥的市場應該説是比較固定的,患者的需求量也是比較穩定的,可是這些藥的銷售量卻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出現銷售停滯的狀態,對此我們如何理解和解釋呢?
魯志強:這個就涉及我們國家流通體系和醫療體制的問題了。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家的醫藥銷售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醫院進行的,現在由於醫院的主要力量集中到了“非典”上,而且醫院成了這次傳染“非典”的一個主要的源泉,所以大家就是有病也儘量躲著醫院,因此這個銷售渠道一下子就被關閉了,而其他的渠道又沒有。
第二個原因就涉及我們國家的公費醫療制度了。我們現在整個的公共醫療體系裏有兩個現象都值得關注,一個是在公費醫療體系存在著藥品的浪費現象、高消費現象,因為看病不花錢。另外還存在缺醫少藥的情況,就是廣大的農村和非國有機關,不在單位裏的那些人,非單位人員這一批人,所以這也是將來我們要改革的另一方面。最近這幾年我們國家的衛生部門和國家都在思考這些問題,比如現在提出來的醫藥分家,非處方用藥到藥房就可以買到,處方用藥的話,將來你也可以憑著醫院的處方也可以到藥房裏去買,這樣的話就把這個渠道的話,就整個地拓展起來了,
主持人:那麼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今年二季度我們醫藥行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大。您對未來兩個季度它們的整體增長情況怎麼看?
魯志強:我覺得應該看好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這裡主要有幾個原因,一個是 “非典”以後它會恢復到原有的生産狀態,包括原來的生産産品,整個的生産秩序都會恢復而且有一個補償性的高峰增長。因為剛才我們也説到,很多人不到醫院看病,但是對藥的需求會保持下去,會增長一點。
第二個,“非典”以後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對健康的追求有了一個新的理解,所以對整個醫藥行業的話,這個需求肯定會增長。我們國家整個的經濟形勢現在的估計也是大的勢頭沒有改變,所以這個背景下面,醫藥行業沒有理由把它看得太悲觀了。
主持人:“非典”疫情已顯現出了“消退”的跡象,對於SARS病毒,中國抗體已是隱然形成。“非典”終將過去,而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役中,醫藥行業中規模小、實力差的企業可能會會面臨生存的難題。但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正是市場經濟殘酷而不變的法則。SARS終將遠離我們而去,而在離去之前,它總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大幅提升醫藥市場乃至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