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主講人簡介:
馬未都,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館長。
1981--1995年,進入中國青年出版社,擔任編輯。
從1980年起,馬未都就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十餘年裏他以瘦馬等為筆名發表小説、報告文學等上百篇,後由作家出版社結集出版。
馬未都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20世紀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傢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説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報》上發表,並參與編寫《中國鼻煙壺珍賞》。
馬未都的另一部專著《中國古代門窗》已于2002年面世,並於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目前他又致力於關於中國古代傢具藝術的研究和整理。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們的文化中會有"拍案驚奇",而沒有"拍桌驚奇"?人們通常也只説"審案子",而不説"審桌子"呢?這反映了古人的一種什麼樣的文化觀念和精神追求?
兩張畫桌為什麼會給馬未都先生留下了截然不同的感受?這當中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馬未都先生早年的淘寶經歷對我們又有著哪些啟示呢?
一、在東漢的時候,一個女人究竟出於什麼原因,要對她的丈夫"舉案齊眉"? "舉案齊眉"究竟説的是什麼?到底什麼是案呢?為什麼我們的文化中會有"拍案驚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絕"這樣的詞語,而沒有"拍桌驚奇"、"拍桌而起"、"拍桌叫絕"這樣的説法呢?案與桌它們在形制上究竟有哪些不同?在文化內涵上,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區別?
二、看似不起眼的案,卻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隨著案的形制的不一樣,便賦予了案以不同的文化內涵。古代衙門裏所使用的案,它在形制上設計得非常獨特。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同樣是案,又有哪些形制上的不一樣?
三、經過馬未都先生的介紹,我們知道,案有翹頭、平頭、卷書、架幾這四種基本形制。那麼,隨著時代的變遷,案的功能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功能就交給桌去承擔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桌又是怎麼來的呢?
四、桌也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那麼,桌與案它們在功能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為什麼有條桌,有條案;有畫桌,有畫案;有書桌,有書案。卻為什麼有飯桌,偏偏沒有"飯案"呢?這反映了古人的一種什麼樣的文化觀念和精神追求?
五、真是出人意料,看似不起眼的桌子,竟然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那麼,同樣是畫桌,為什麼有一張畫桌,使得馬未都先生提起它來,感慨萬分;而另外一張畫桌,卻使得馬未都先生産生了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呢?
一張桌子就是一張桌子,怎麼還會有"半桌"之説呢?這半桌又會有什麼樣的妙處?
六、原來關於桌子,還有這麼多的説法。那麼,桌子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呢?它跟我們的精神追求及日常娛樂又有著怎樣的關聯?
責編:何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