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主講人簡介:
馬未都,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館長。
1981--1995年,進入中國青年出版社,擔任編輯。
從1980年起,馬未都就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十餘年裏他以瘦馬等為筆名發表小説、報告文學等上百篇,後由作家出版社結集出版。
馬未都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20世紀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傢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説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接著他還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鑒賞、研究的專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論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報》上發表,並參與編寫《中國鼻煙壺珍賞》。
馬未都的另一部專著《中國古代門窗》已于2002年面世,並於2003年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目前他又致力於關於中國古代傢具藝術的研究和整理。
內容簡介:
我們先讀一首唐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凡知道一首唐詩的人就知道李白這首靜夜思,但我看到所有的解釋都有一個錯誤,大致是這樣解釋,就是在一個深秋的晚上,李白睡不著覺了,躺在床上,看著地上的月光不由地升起思鄉之情。這首寫進小學課本的詩影響非常非常的廣,但這個解釋中有一個大謬,李白説的床不是我們説的睡覺的床,就是一個馬扎,古稱胡床。
這個李白的那首《靜夜思》,他説的床就是馬扎子,他就拎著一個馬扎子坐在院子裏,他的語境是非常清楚的,他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動作都非常清楚,我們在床上是不可以舉頭和低頭的,我們頂多探個頭看看床底下,他不可能低頭,那麼這個唐代的建築門窗是非常小的,我們對建築史要有了解的話我們就知道,我們到宋代以後才出現隔扇門,在唐代以前門窗都非常小的,門是板門,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我們現存的唐代建築全國有四座,山西好像有三座,山西的佛光寺啊,南禪寺,都是存世于現在的唐代建築,大家有機會都可以去看看,窗戶非常小,月亮是不可以進入室內的,尤其當你的窗戶上糊上紙,糊上綾子的時候,光線根本就進不來,所以李白説得很清楚,我在院子裏坐著。杜甫呢,有一首詩對李白這首詩做了一個詮釋,杜甫有一首詩是寫景的,叫《樹間》,他説:岑寂雙柑樹,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幾杖,垂實礙衣裳。滿歲如松碧,同時待菊黃。幾回沾葉露,乘月坐胡床。杜甫都不記得坐了多少回了,他説幾回沾夜露,我幾回沾上樹葉上的露水,乘月,説的是院子裏,乘月坐胡床,説得非常清楚。李白自己還有一首詩,對他床前明月光做過詮釋,他説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這首詩也是流傳甚廣的一首詩,他以小女孩的口吻説,我小的時候折了一支花,在門前玩耍,折花門前劇,劇是戲劇,戲劇當玩耍講,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他説得很清楚,我拿了一個馬扎子就坐在門口,小男孩騎著竹馬圍著我繞圈,説得多清楚,但是我們書裏面往往解釋到這一點的時候就解釋不通了,好像很蒙太奇,很電影化,然後郎騎竹馬來,下一個鏡頭進了屋了,一大床,然後繞床弄青梅,且不要説床當時是頂著墻的,小男孩很詭秘地圍著小女孩很曖昧地轉來轉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所以當我們了解唐詩以後就知道,李白的這首流傳最廣的詩我們有一個誤解,這個誤解就來自於我們的起居的千年以後的變化。那麼,中國古代還有哪些這樣的誤解,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會從早先席地而坐變成了坐在椅子上呢?敬請關注《馬未都説傢具收藏之床前明月》!
責編:何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