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百家講壇》為什麼這樣“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30日 17:26 來源:

  《百家講壇》創造了中國電視界的一個奇跡。

  2001年7月9日誕生的這個欄目,一度曾因收視率低,面臨被末位淘汰的危險。然而,絕處逢生之後,便一路紅紅火火,成為2006年度央視十大優秀欄目之一,僅次於《新聞聯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權威機構推出的中國電視節目榜中,《百家講壇》被評為年度電視節目和最佳人文科教節目。

  架起學術通往大眾的橋梁

  “愛看《百家講壇》,是因為它讓艱深的學術不再晦澀了”

  3年前,《百家講壇》作為中央電視臺最具學術品位的欄目,雖然期期都是學術“大餐”,但有些“曲高和寡”,收視率排在了倒數位置,一時間,欄目能否存活都成了問題。

  是清史專家閻崇年帶來了轉機。2004年5月,他主講的《清十二帝疑案》持續在科教頻道一週收視排行榜上名列前茅。2004年9月走馬上任的欄目製片人萬衛將閻崇年的講座作為“範本”仔細研究,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主講人以不斷設置“懸念”的獨特方式“正説”歷史。

  由此,《百家講壇》在牢牢守住學術品位的前提下,開始了轉型,力求架起一座讓專家、學者通向大眾的橋梁,並將內容定位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通俗解讀,由“百科全書”轉變為普及本“文史讀物”。

  《劉心武讀紅樓》、《易中天品三國》、《漢代風雲人物》、《明亡清興六十年》、《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王立群讀史記》等一系列講座相繼推出,《百家講壇》的收視率節節攀升,影響日益擴大,在社會上掀起了“紅樓熱”、“三國熱”、“論語熱”。過去的邊緣欄目一變而為核心欄目,觀眾追捧,業內矚目,《百家講壇》成為中國電視界的“一匹黑馬”。

  許多觀眾反映,之所以愛看《百家講壇》,是因為它讓艱深的學術不再晦澀了。無論百度《百家講壇》貼吧裏還是央視國際網站論壇上,無數網友熱烈交流。許多網友認為,《百家論壇》開啟了民智民識,大眾知而獲智,智達高遠。

  觀眾對《百家講壇》的熱愛還延伸到了主講人的作品身上。3月3日,于丹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簽售《于丹〈莊子〉心得》,春雨淅瀝,天氣陰冷,人們打著傘排成了長龍,排隊近8個小時。直到深夜12點,簽售活動才結束。

  喚醒中國學者的公眾意識

  “要引領大眾,先要對接大眾,好比火車頭帶動車廂,先要挂上‘鉤’,否則只是火車頭在前面空跑”

  隨著《百家講壇》的熱播,一位位原本埋首“象牙塔”的專家學者,由過去的寂寂無聞而迅速成為婦孺皆知的“學術明星”,閻崇年、易中天、紀連海、于丹……有人戲稱《百家講壇》為“學術明星”的“發射塔”。

  然而,這些如今大名鼎鼎的“學術明星”,當初與《百家講壇》的合作卻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他們並非一上來就適應《百家講壇》的要求,而是不斷調整、不斷修正,“放低身段”之後才逐步走近大眾。

  萬衛介紹,像易中天,其實一開始傾向於講他的著作《讀城記》而非《品人錄》,欄目組沒有説服他,就先拍攝了幾期品評城市文化的講座,易中天也使出“渾身解數”講解,然而最後他自己發現,這些內容通過電視傳播的效果並不好,就改講《漢代風雲人物》和《品三國》,從而一炮打響。“我們比學者更明白電視傳播的規律和技巧”,萬衛説。

  于丹作為北師大影視傳播係的主任,也曾為央視多個欄目做過策劃,比一般學者更懂電視傳播的規律。可是初上《百家講壇》時,一時之間也擺脫不了給大學生講課的架勢。欄目組就提醒她,把姿態放低些,再低些。

  “要引領大眾,先要對接大眾,好比火車頭帶動車廂,先要挂上‘鉤’,否則

  只是火車頭在前面空跑。”萬衛用了個形象的比喻解釋他們為何對學者們做出“放低身段”的要求。“假如節目做不到通俗生動,學究氣十足,觀眾就不愛看,不愛聽,遙控器一按就換臺,你的一肚子學問都無法到達他,無法對他産生教益。”

  易中天説:“要想在《百家講壇》獲得成功,學者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你能夠被修理;二是你甘願被修理。”

  就這樣,《百家講壇》從全國各高校嚴格遴選的主講人,在不抹煞其特點的前提下,都要經過至少半年時間的不斷磨合,這才推出,從而保證了節目期期是符合要求易於被受眾接受的精品。“可以説,每一位上過我們《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其公眾意識都大有提高。”分管《百家講壇》的央視社教節目中心教育專題部副主任魏淑青如是説。

  掀起傳統文化閱讀熱

  “傳統文化的根是深植在人們心中的,只要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就會得到廣泛的認同”

  “《百家講壇》不僅僅是一檔電視節目,它已成了一個知名品牌,顯現出了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一位學者這樣評價説。的確,電視節目受歡迎之外,《百家講壇》還帶動了圖書、音像等衍生産品在市場上的熱銷,出版界涌現出一股“經典文化通俗讀本出版熱潮”。

  上海文藝出版社,以競標價500萬元、首印55萬冊奪得易中天《品三國》(上)的版權,據説迄今銷量已近200萬冊。而該社2006年總共6000萬的碼洋,有3000多萬是易中天的“貢獻”。奪得《于丹〈論語〉心得》版權的中華書局,起印數就定為60萬冊。從去年11月27日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的簽售會開始,一個月內,該書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冊。而《于丹〈莊子〉心得》更是首印100萬冊,創下近10年暢銷類圖書首印的最高紀錄。自3月3日起,僅用13天時間便銷售一空。

  《百家講壇》掀起的“三國熱”、“明史熱”,帶動了一批通俗歷史題材的圖書熱銷。今天,你走進中國城鄉大大小小的書店,擺在顯著位置的暢銷書,大概都少不了《百家講壇》主講人于丹、易中天、閻崇年等人的作品。出版社也順風搭車,紛紛推出解讀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多年滯銷的傳統經典圖書也不再乏人問津……  

  萬衛説:“我們欄目的變火適應了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熱的大背景。”而有人評價説,《百家講壇》反過來也為這股熱潮添了一把火。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岩説:“傳統文化的根是深植在人們心中的,只要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就會得到廣泛的認同。”

  然而,《百家講壇》和它紅火的主講人贏得的並不單單是掌聲,“學術超男”易中天、“學術超女”于丹的稱呼多少讓人覺著有些調侃和諷刺的味道,何況還有“十博士”聯名要求於丹下課的呼聲及學界對“百家講壇式”解讀經典的質疑。互聯網上唇槍舌劍,辯論此起彼伏。

  這些爭議一時間令文化界異常熱鬧,也喚起更多的人進行冷靜的思考:《百家講壇》和它的主講人能走多遠?學者如何用學識服務社會?學術該如何普及,讓人民大眾也能遨遊知識海洋,享受智慧之光?

  來源:《人民日報》 (2007-03-27 第11版)

責編:百家講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