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于丹現象啟示錄(1)──不必熱炒,但可以關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4:05 來源:

  從今天(7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剖析研討“于丹現象”。

  有人會問:一個小小于丹,不過是北師大一名普通教師,不過在央視講了7天《論語》,不過其書在京城出現了一陣熱銷──僅僅憑這,就值得在報紙上如此“隆重推出”,且冠名以“于丹現象”,加以剖析研討?

  是的,問得好。

  我們的回答是:于丹的確很普通,她講座的內容也很普通,説穿了,不過是把人們千百年來不知講過多少遍的孔老夫子的《論語》,在電視上再講一遍而已。然而,就是這普通教師的一次普通講座,卻引起了異乎尋常的反響,不但講課者一夜之間幾乎“紅”遍中國,而且其書在中關村圖書大廈一天竟銷出14000本、簽售12600本!這個數字,不但比另一“名人”易中天在上海書展時創造的簽售4000多本的紀錄整整多出兩倍,而且刷新了全國所有書店的銷售和簽售紀錄!

  一事非同尋常,也便成了“現象”。在“于丹現象”的背後,我們隱約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看到了當今中國百姓心靈深處對於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論的強烈渴求。我們也分明感到,“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的文化普及工作,在中國有著多麼廣闊的前景。

  毋庸置疑,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底蘊非常深厚的富礦,在21世紀的當今中國,在人類面臨越來越多物質挑戰和精神困惑的當今世界,開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富礦,讓其發揮出特有的啟迪心智、砥礪精神的力量,既非常必要,又迫在眉睫。正因此,本報推出了系列報道《于丹現象啟示錄》。我們願和國內和海外讀者朋友一道,為開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富礦而盡綿薄之力。也許于丹自己也沒有料到,她的命運會在2006年10月1日這一天,發生巨大轉折。

  此前,她,一個剪著短髮的大眼睛女子,安安靜靜地讀書、教書、策劃電視欄目。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的頭銜也好,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的學術地位也好,乃至擔任《在共和國史冊上》、《香港滄桑》及《正大綜藝》、《環球》的撰稿人或《東方時空》、《今日説法》、《藝術人生》的欄目策劃等等,都無法讓大眾把于丹和其他蕓蕓眾生分開。  

  ■7天演講一舉成名人氣旺  

  2006年“十一”黃金周,于丹登陸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論語》。

  短短7天,她如火箭般升空,迅速成為一顆光華燦燦的明星。

  她的講述,分為7個部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在她那用吟咏般的語調細膩感性的講述中,孔老夫子,這位以《論語》聞名於世,顯得古板嚴謹的老先生,一剎那間竟變得那麼可親可敬、通情達理!老人提出的處世之道,不僅可以踐行,而且還能平緩現代人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于丹説,孔子,是“我愛的樸素聖賢”,我是儘量把文化“化開了説”。“快樂的秘訣是找到內心的安寧”,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遭遇到各種困境和問題,我們一起在《論語》中找到一種樸素的化解方式,可以讓大家生活得更自信,提升每個人的幸福感。

  很多人聽了于丹的課,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一位50多歲的人打電話對她説,原來不用以德報怨啊,以直報怨就可以啦?一直以為善良是沒有底限的,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要是20年前知道就好了;還有些人説聽講後自己有脫胎換骨之感。一時間叫好聲不絕。

  長假一過,于丹授課的網絡音頻就鋪天蓋地流傳開來,其人氣隨之暴漲。就連易中天也忍不住讚道:于丹真棒!於是,這位4歲即始讀《論語》的女子一炮走紅,被稱為“女易中天”、“學術超女”,並成為繼易中天之後又一個“産”自《百家講壇》、以網絡時代的速度迅速竄紅的“學術明星”。于丹與劉翔、鞏俐同進品牌中國年度人物候選大名單,也與“福壽螺”等一起進入“2006年中國報紙、廣播、電視十大流行語”。  

  ■250萬冊出書籤售破紀錄    

  第一波高潮剛起,第二波高潮又來。中華書局善抓時機,疾速出版了以講座為藍本的《于丹〈論語〉心得》,60萬冊的首印數,超過了《易中天品三國》的55萬冊。易中天欣然為這位“最聰明的小妮子”作序,説:“于丹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的孔子,一位鏈結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學者的孔子,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歷史的孔子,更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孔子。但我知道,這是我們的孔子,大眾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

  2006年11月26日,也許是又一個會讓于丹難以忘卻的日子。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于丹〈論語〉心得》簽售現場外,排隊“長龍”從五樓一直延伸到一樓,又繞著大廈的外圍轉了N圈,竟然造成附近交通阻塞,還引來了交警!站在寒風中等待的熱情的“魚丸”(于丹粉絲的昵稱)們,不光有學生和年輕人,還有不少中老年人,他們有從新疆、南京、太原、黑龍江等坐火車過來的,還有從蘭州坐飛機趕過來的。原定簽售從下午2時開始,誰知“從早上7時半起,就已經有讀者到書店來等了。”從電梯到簽售室,于丹是一路鞠著躬走過去的。排在第一位的新疆大爺説:“于老師,謝謝你把中國的孔子找回來了。”一位來自北京通州區的60歲左右女士一下子買了8本書,其中4本是為天津的親戚買的。截至22時15分,《于丹〈論語〉心得》在中關村圖書大廈銷售了14000本!從下午一點半開始簽名的于丹,簽名簽到手軟,“從肩膀一直到手全是疼的,到最後拿著筆就一直在往下掉。”她總共簽書12600本,比易中天在上海書展期間創造的簽售4000多本的紀錄多兩倍。這個銷售量和簽售量,刷新了全國所有書店的紀錄,圖書大廈為此延遲打烊一個多小時。

  到目前為止,《于丹〈論語〉心得》已售出250萬冊,如果考慮到盜版,發行量大概會在400萬冊以上。目前于丹已錄製好10集《莊子》,準備在春節期間播出。這樣的火爆,我們將它稱之為“于丹現象”,一點兒也不為過。  

  ■褒貶不一 正反方唇槍舌劍    

  既是一種現象,難免有人説長道短。

  正方:追捧者認為,于丹作品是站立在經典之上的“心靈雞湯”。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獨特的個性視角解讀《論語》。她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中國孔子學會副會長周桂鈿認為,《于丹〈論語〉心得》的熱銷説明讀者渴望了解傳統經典。之所以受到讀者歡迎,是因為它做到了通俗、有趣、有用。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壓力很大,要保持一種健康的人生態度,就要從人文角度來提高素質。中華書局副總編顧青認為“搞學術研究和向普通老百姓傳播經典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如果要給於丹貼個標簽,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中立方:于丹似乎在仿傚當年孔夫子所做的教化世人的工作。只是這位“優秀與感召力兼備”的教師,借助了電視這種新銳的視覺盛宴,又搭上了“國學熱”這班快車,使得傳播更為普及。有人稱“女主講于丹的講授水平從一個大學教授的水平來衡量是優秀的,但是,她如果與同講壇的閻崇年、紀連海、易中天相互比較,差距還是明顯的,缺乏深度和震撼力。”

  反方:而自稱“扁魚”的反對者們,則認為于丹並不深諳《論語》,而且在學術上有很多硬傷。她的講解更加偏向一種“心理醫生”式的講解,而非專業化的講解,該貼上“文化奶媽”的標簽,至多也就屬於“心靈雞湯”性質。有人認為于丹穿鑿附會、斷章取義,以過於通俗的方式誤讀經典,更有人諷刺説:“聽説此人能將孔子的經典‘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中的‘小人’解釋為‘小孩’,真是與時俱進,不服不行啊!”也有人認為于丹是以孔子的名義炒作自己,為己謀利。在著名的“天涯社區”網站,ID為“塞外李悅”的網友發表了3萬字的長文《〈論語〉可以亂講嗎?》,指出於丹講解《論語》中的14個硬性錯誤,並對她的7部分內容進行逐篇剖析和批評,引起眾多反響。  

  ■于丹反應 低調又不失謙虛    

  對於種種反面的聲音,于丹的反應既很低調又不失謙虛。她解釋説,“如果在大學講壇上我這樣講,那我是瀆職的,是對專業的學生不負責任。但是如果在電視上以一個大學講堂上的嚴謹,講求考據的話,也是對大眾的不負責任。因為上電視必須考慮觀眾,15歲以上的中學生要聽得懂,還要喜歡聽。現在每個人被多重價值觀撕扯著。”她説:“各種爭鳴都是有道理的,《論語》可以從太多的角度進行解讀。我講的《論語》,不是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術,也不是被後人頂禮膜拜的儒教,也不是被學者皓首窮經鑽研的儒學,也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只關乎個人的修養,是中國人提升自己幸福感的一個參照係。讓更多人開始重新翻閱中國古書,效果就達到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百家講壇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