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41載積累61歲一夜成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8日 16:27 來源:CCTV.com

  他是《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唯一教過小學的教師,但他最終通過“海選”登上熱辣的《百家講壇》,他曾41年如一日默默無聞躬耕于教育,但卻在61歲已過耳順之年一夜成名。他多年來一直從事文學領域的研究,最後卻因講歷史而名揚全國。他為人獨來獨往、處事慢條斯理,但他卻因此被認為是不可多得的儒雅之士。他就是王立群,與閻崇年、易中天被稱為當前央視《百家講壇》三大頂梁柱。

  2006年初,一次機緣巧合讓王立群走進了《百家講壇》。他的“漢代風雲人物”系列《項羽》、《呂后》,在今年4~6月期間陸續播出,收視率居高不下,贏得滿堂喝彩。其中《呂后》更是創《百家講壇》開辦以來的收視率新高,成為2006年《百家講壇》收視率之最。

  文圖: 本報駐京記者柳建雲

  究竟又是怎樣的機緣能讓一個曾經站在小學講臺的教師,習慣了41年平淡教學的他,有了登臺化身為角的機會,並隨之有了後來他曾想都沒想過的一切?

  日前,記者走進了王立群的生活,通過與王的對話,讓這些令“群眾”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問題,一一曝光人們面前。

  從小學生到博士生都教全了

  1945年出生安徽的王立群,經歷了那代人所經歷的磨難。1965年,20歲的王立群在當地一家小學當起了臨時工教師,這是王立群第一次站在講臺上,但那時的他並沒想過,他將可能在講臺上度過他的一生。

  儘管如今的王立群在古代文學方面深有造詣,但在當時,他卻是一個“萬金油”,在小學教書的七年時光中,他得按需來教,包括,語文,數學,書法,美術,甚至音樂他都得硬著頭皮教學。而相比更為重要的是,王立群從朋友那裏第一次借看了《史記》,啟蒙了他對古代文學的狂熱。

  1979年, 34歲的王立群當即下了考研的決心,並決定就近報考在開封的河南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王立群最終得償所願考入河大,在三年的研究生期間,他專修秦漢魏晉南北朝古代文學。在隨後24年的時光裏,王立群由一名講師逐步成長為教授,博士生導師,而他在大學裏開的第一堂課是中國古代文學,內容就包括《史記》人物。

  王立群笑稱:“我是唯一一位在百家講壇中,從小學生到博士生都教全的老師。”

  今年年初,央視到國內各所大學海選主講人,河南這一站,他們到了河南大學,當時王立群正好在北京,學院致電要求他火速趕回開封。

  當天面試每個人被要求自擬題材講一個人物,一遍就過,當天一共來了40多人。王立群回憶説他當時請求第一個講,題目是《鴻門宴》中的項羽,想著講完趕緊回家睡覺,因為趕了一夜的車很累。結果,他在海選中唯一勝出。

  記者(以下簡稱記): 大學課堂與電視講壇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王立群(以下簡稱王):區別在於手中是否有遙控器,另外樂趣來源也不同。大學是我的小課堂,需要全面系統地傳授知識,不需要刻意包裝,課堂的教學可能會比較枯燥,但樂趣是在鑽入深層研究後獲得發明創造後得到。而電視作為我的大課堂,觀眾手中拿著遙控器,這就需要主講人對問題剖析獨到,因此內容要精心挑選,表達需要精心包裝。觀眾的樂趣在輕鬆中得到。

  最“學者化”的主講人

  記:從未上過電視的你,如何能把握電視觀眾的需求及市場賣點?

  王:電視決定了它必須是大眾口味的,它的受眾非常廣泛從院士到小學生都有,因此必須能容納一個文化的跨度,既要求要有淺顯易懂的語言又不乏深度見解。講壇要求“三分鐘一個懸念”。所以我很快完成了兩個轉變:從平時教學模式轉換成電視講座模式;把論文結構轉換為戲劇結構。

  記:你覺得能夠講出讓觀眾滿意的課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第一,表達能力要好;第二,要有比較好的學術素養;第三,較好的親和力。《項羽》、《呂后》今年講完了,明年我會講《漢武帝》。

  記:在8月份的主講人評選中,你被認為是“最學者化”的主講人,而學者化本是不受電視觀眾歡迎的風格,卻給您帶來了成功,你如何理解?

  王:學者化在我理解主要是治學嚴謹。我看來,觀眾喜歡活潑,但也需要嚴謹。而且這兩者並不矛盾。

  記:你本人怎麼看待有關教授明星化,學術娛樂化的説法?

  王:完全不認同,我並不認同學術娛樂化的説法,應該是學術的大眾化,同時,我也不認可教授明星的説法,我認為只是借助電視傳媒,教授知名度高了,教師職能並沒因此改變,他們仍然在普及文化知識。

  記:如果可以選擇,你還會選擇出名嗎?

  王:假如可以選擇,我更寧願平靜。越出名,就意味著私生活越少,這點我清楚。

  記:你會在《百家講壇》一直講下去嗎?

  王:如果《百家講壇》讓我繼續講《史記》,我當然會去。但是錄到一定程度,基本上就告一個段落。至於是否要重新出山,要考慮觀眾是否願意聽,別人能否接受,今後再決定。

  【來源:廣州日報】

責編:英子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