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結集了清史專家閻崇年央視百家講壇講稿的《明亡清興六十年》日前由中華書局出版。與兩年前閻崇年推出《正説清朝十二帝》獲得讀者一致好評不同,此次出版的《明亡清興六十年》一面市便遭到讀者批評。有些讀者指責閻崇年在詆毀明朝、稱頌清朝。針對批評,閻崇年表示,他一直堅持用嚴肅的態度講史,不會刻意美化或醜化某個朝代。
■質疑一
詆毀明朝稱頌清朝
與《正説清朝十二帝》關注清朝由興、盛到衰、亡的過程不同,閻崇年今年出版的《明亡清興六十年》觀照的對象既有清朝也有明朝。《正説清朝十二帝》以人説事,《明亡清興六十年》則以事講人,其中不僅包括遼東戰事,而且包括各派“黨爭”等朝廷上和宮廷中乃至外交上的事變。
在《明亡清興六十年》中,清朝的皇帝獲得閻崇年的好評,明朝的萬曆皇帝、天啟皇帝、崇禎皇帝等人卻被批評得體無完膚。讀者認為此舉難免有詆毀明朝、稱頌清朝的嫌疑。
對此,閻崇年則反問:“明朝皇帝做得不對的地方為什麼不能批評,清朝皇帝做得好的地方為什麼不能表揚,明朝萬曆皇帝20多年不上朝,不應該批評嗎?不要説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公司的老總,就算三個月不辦公,這個公司會是什麼狀況?萬曆皇帝住著全國最大的房子,吃著最好的食物,穿著最好的衣服……他享受這樣好的待遇,卻不為國家和人民辦事,這樣的皇帝不應當批評嗎?他的孫子天啟皇帝整天迷戀木工活兒,把權力交給沒有文化的大太監魏忠賢,結果把朝堂內外搞得烏煙瘴氣,這樣的皇帝不該批評嗎?那個崇禎皇帝開始時還有點作為,可是後來,他剛愎自用,袁崇煥那麼大的功勞,那麼忠心,後來還是被殺了!這樣的皇帝難道不該批評嗎?”
閻崇年説,明朝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被推翻,它本身肯定存在嚴重的問題。清朝能夠從東北一隅崛起,最終取得政權,它也不可能完全靠機遇、碰運氣,其中肯定有其獲勝的理由。“我們不能用一種偏激的情緒代替對這些問題的客觀研究和評價,這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汲取經驗教訓,前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應當肯定和學習,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應當否定和批評。從這個立場出發,我並沒有替誰説話。”
談到明亡清興的主要原因,閻崇年説,在他看來,明朝失敗的原因很複雜,但也很簡單,可以歸結為一個“分”字;清朝取勝的因素也有多個方面,但總的可以歸結為一個“合”字。“明朝後期的統治者不能任用賢能的忠臣,身邊只有姦佞小人,久而久之,君臣離心,上下解體,到最後崇禎皇帝上吊時身邊沒有一個大臣,真正成了孤家寡人。而後金的崛起卻是在匯合各方面力量的前提下達到的,統一建州女真各部,聯絡蒙古力量,結果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形成推翻大明王朝的強大力量。”
■質疑二
選擇袁崇煥作切入點
還有讀者認為,在明亡清興這60年中,出現過許多風雲人物,比如吳三桂、努爾哈赤,閻崇年卻偏偏選中袁崇煥作為這本書的切入點。另外,閻崇年此前出版過《袁崇煥傳》,《明亡清興六十年》與之難免有重合。
對此,閻崇年解釋説,自己選取袁崇煥作為一面折射明亡清興的歷史鏡子,是因為他所身歷的大喜大悲:喜,驚天地;悲,泣鬼神。“在我看來,袁崇煥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性人物,在明朝和清朝的交接之處有三次大戰,袁崇煥也都親自參加指揮。因為他的參與,直接影響到明清的更替。還有一點,袁崇煥身上有股浩然正氣和愛國熱情,正是他的這種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他是我最為景仰的人之一。”
閻崇年説,近30年來,自己一直在研究袁崇煥,出版了《袁崇煥研究論集》《袁崇煥傳》和《袁崇煥》,也出版了《努爾哈赤傳》《清朝通史?太祖朝》,試圖從明與清兩個視角,加深對明亡清興之際60年曆史的考察與思索。《明亡清興六十年》與《袁崇煥傳》之間有重合,也有區別。《袁崇煥傳》全書圍繞著袁崇煥一生展開,而《明亡清興六十年》是一個時代,其中有袁崇煥,還有農民軍領袖李自成等時代風雲人物。
閻崇年最後説,自己一直堅持用嚴肅的態度講史,既然是“正説”,那麼就應該努力接近歷史,不誇大也不縮小,更不會刻意美化或醜化某個朝代。
【來源:京華時報】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