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中天:比‘超女’還紅”,這是一本人物週刊的封面標題。近日,火熱的“易中天現象”因某教授的指責,幾成街頭巷尾的焦點話題。就其所品三國而言,筆者對學界的批評頗表贊同。易先生的“品”確有將《三國演義》《三國志》以及後人所作的《三國志注》“混嚼”一氣的味道,至於把“空城計”的專利歸於曹操,也未必符合史實。
並非史學“門內漢”的易先生,最大的長處是能繪聲繪色地“表演”歷史情景,以通俗而時髦的語言吸引聽眾,這恐怕是一般的教授望塵莫及的。所以,學界中人不必過分較真,只要向眾人講清楚,這是娛樂性的通俗文藝,而非真正的“歷史”,就可以了,就像清史專家不必找《還珠格格》的茬一樣。
在筆者看來,更為重要的倒是應對這一“大眾文化”現象作一番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原本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其中自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然而長期以來的各種歷史課本卻枯燥無味,令人遺憾。難怪前幾年一項針對中學生的調查得出這樣的悖論──“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易中天能將“歷史”講得如此“生動”,如此符合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口味”,其深受歡迎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媒體”的本事也了得。在上央視以前,易中天的作品銷路平平,在鋪天蓋地的“趣説”類作品中,並無過人之處。但通過電視與“全國人民”打過照面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如上了“春晚”必成明星一般,易中天也有了眾多擁躉。
| |
以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説唱“歷史故事”有悠久的傳統,宋代的“説話四家”中便有“講史”之家。“講史”之要在於“藝術性”,而非“學術性”,就像劉蘭芳的評書、郭德剛的相聲,關鍵在於抓住聽眾,應該承認,易先生確實深得其中“三昧”。所以説,易中天的作品是必須聽,而不能讀的,因為文本中恐怕難以抖出“績優股、垃圾股”、“你卡拉、我OK”之類的包袱。在人們習慣於聽和看,文本閱讀能力不斷下降的今天,不妨給“講史”一席之地。茶余飯後,哈哈一笑中,説不定會悟出一些人生的體驗,眾多“易迷”中也難保不會有一兩個因此有了興趣,想探個究竟,最終成了歷史學家。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