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講人簡介:
劉心武,當代著名作家。
1942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後定居北京。曾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誌主編。
1977年11月發表短篇小説《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發軔作,引出轟動,走上文壇。短篇小説代表作還有《我愛每一片綠葉》《黑墻》《白牙》等。中篇小説代表作有《如意》《立體交叉橋》《小墩子》等。長篇小説有《鐘鼓樓》《四牌樓》《棲鳳樓》《風過耳》等。
1985年發表紀實作品《5?19長鏡頭》《公共汽車咏嘆調》,再次引起轟動。
1986-1987在《收穫》雜誌開闢《私人照相簿》專欄,開創圖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圖文融合的長篇《樹與林同在》。
1992年後發表大量隨筆,結為多種集子。
1993年開始發表研究《紅樓夢》的論文,並將研究成果以小説形式發表,十多年來堅持從秦可卿這一人物入手解讀《紅樓夢》,開創出“紅學”的“秦學”分支。
1995年後開始嘗試建築評論,1998年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築與環境》,2004年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材質之美》。
作品多次獲獎,如長篇小説《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短篇小説《班主任》獲1978年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説獎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説《我愛每一片綠葉》和兒童文學《看不見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歲》都曾獲全國性獎項;長篇小説《四牌樓》還曾獲得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説大獎。
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內外出版的個人專著以不同版本計已逾130種。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譯為法、日、英、德、俄、意、韓、瑞典、捷克、希伯來等文字發表、出版。
內容簡介:
妙玉,《紅樓夢》裏一個絕對另類的女性,金陵十二釵中一個具有分水嶺作用的人物。由於《紅樓夢》八十回之後的文稿在流傳過程中不幸散失,所以我們對於妙玉在《紅樓夢》八十回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結局確實是不得而知。那麼既然如此,我們在前八十回中又能夠得到關於妙玉結局的什麼線索呢?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以出人意料的筆法讓妙玉出場,並讓她一氣呵成寫出了中秋聯句十三韻,這其中的玄機到底在哪?妙玉的十三韻究竟説明了什麼?而它與妙玉的最終結局又有什麼關係呢?
既然妙玉是一個收束性的人物、翻轉性的人物,那麼她在八十回之後到底有哪些作為呢?隱藏在民間的靖本《紅樓夢》竟然有一條關於妙玉的獨家脂硯齋批語,這條彌足珍貴的批語是否可信?而如果這條批語可信的話,它又會怎樣揭示妙玉最終的結局呢?妙玉是不是能夠起到前面所提到的“翻轉性”作用呢?
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繼續他的妙玉之旅,在細緻入微的探究中發現了蛛絲馬跡,有關妙玉的最終結局即將浮出水面,一個驚世駭俗的推論即將赫然出現。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