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9月9日 《情緒與心理健康》 胡佩誠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0日 15:10


  主講人簡介:

  胡佩誠,男,1947年生,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性學會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醫學心理學教育分會會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兼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內容簡介:

  心理健康有沒有標準呢?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觀察一個人的心理是不是健康呢?這裡面首先有一個研究心理健康的角度問題,換句話説,我們從哪些角度來觀察一個人的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一般説來,我們可以有幾個角度:比如我們觀察一個人,他心理上是不是健康,要看他出現不出現某些精神的症狀。比如説像幻覺,什麼叫幻覺呢?就是他能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他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這就是幻覺了。再一個叫做妄想,它是思維上的一種障礙,他總覺得別人在講一些跟他有關的話,總覺得別人在議論他,甚至還覺得別人在害他。另外還有一些像誇大妄想,衷情妄想,嫉妒妄想等等有很多。就是這些在別人看來是很荒唐的一些觀念,在這些人身上如果發生了,大家都要懷疑他精神上是不是有問題。

  另一個角度我們叫做統計學的角度,我們就要看這樣的一個人,他和大多數人的表現一樣不一樣。比如説我們現在在座的人大家都很安靜,但是突然有一位同志哈哈大笑,或者是哇哇大哭,那麼這樣的兩位同志,我們就要高度懷疑他有沒有心理上的問題。第三個角度,我們就叫從文化學的角度或者叫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一個人,觀察一些現象。那麼也就是説,我們不能夠把一些和我們大多數人的現象不一樣的現象,都認為是有問題的。比如説南方有個少數民族,結婚的時候,女方到男方家裏的時候,那個女方先閉門不出,男方進了大門以後,他會大喊一聲,説你們家的人都死光了。然後女方再出來説,就等著您來傳宗接代呢!這樣一個婚俗在當地是很正常的,而且他們這樣一個對話,是非常風趣和諧的。但是拿到我們漢族人裏面,可能就會覺得有問題。如果我們在座的某些人,拿這樣一個風俗接待你的朋友,周圍人就會説你有點不正常。但是也就是説一定要把任何一個現象,放到一個特定的一個文化的和歷史的環境裏面去來看待這個問題。

  (全文)

  在北京市的某一個重點中學的一個區,我們就發現在過去的11個月當中,有五所學校的五個孩子出現了自殺的現象。説明中學生的自殺這樣一個現象,也不是十分偶然的。那麼在大學生裏面,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更值得關注。我到了一所大學,給他們去做報告的時候,學生處處長告訴我,在過去的一年半的時間內,曾經有三個學生自殺。而且最近的一個學生是在早上七點鐘的時候,在他們學校的足球門上,上吊自殺。所以對整個學校的影響是非常之大,另外還有一個學生,他是大學四年級的孩子,他卻在大學四年期間三次企圖自殺。第一次是吃了安眠藥,被送進附近的醫院搶救過來。第二次他又在醫院裏面,他是一個醫學生,在醫院裏面實習的時候,割脈自殺,血流得到處都是。很快被老師發現,搶救過來,那麼他的父母也從外地趕到北京來,守候在他身邊。但是在某一天下午的時候,他跟他的爸爸媽媽講,我現在情況挺好的,你們上街吧。就在爸爸媽媽離開的那一天下午五點多鐘的時候,他第三次在病房裏面上吊自殺,而且這次再也沒有搶救過來。

  他的輔導員帶著一些學生們,翻看了這個孩子的遺物,這個孩子身高一米七五,長得是一表人才,是個男孩子。學習在班裏面也是中上等,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現象。後來翻了日記以後,惟一的一個可疑的現象,就是原來這個男孩子同時在和三個女孩子交朋友。換句話説,這個男孩子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呢?不知道如何處理多個異性朋友的問題,每次我講到這裡面,特別是一些在下面聽講的一些大學生,就在下面竊竊私語。有一次我聽得特別清楚,這兩個男孩子在下面説什麼呢?有一個孩子就説了,這個事要是攤在我頭上多好啊!言外之意他一個沒有,別人竟然有三個,不如勻他一個,換句話説,困擾我們的大學生的一些問題,都是一些在別人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甚至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正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些問題,所以我們説像這樣的一些問題,都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實際上大學生是這樣,成年人也是如此。

  我們看到有的企業家,事業做得很成功,但是卻可能出現了自殺的情況。我們在報紙上看到了很多這樣的報道,包括一些演員,我們也聽過很多報道,另外也有一些著名的作家出現過這個情況。有一次我和一位記者在交談當中,就談起了某一位作家,後來他説,因為我知道這位作家是自殺而死,後來這位記者就跟我説,他説談起他呢,我們兩家是世交。換句話説,再沒有比他更了解這位作家。他説他的死實際上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我問是什麼原因呢?他説他的死實際上用我們現代人的話來講,他還遇到了一個第三者插足的問題。另外大家可能都聽説過,在美國的我們的一位研究生叫做盧剛他就在他畢業前夕,開槍打死了他的導師,打死了一位系主任,打死了一位副校長,打死了他周圍的同學,他最後開槍自殺。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當時正在美國,而且我和周圍的一些同學們都了解了這個孩子。他是一個北京大學物理系的高材生,學習非常突出,那麼他在美國,他的博士資格的考試,也取得了最好的成績,但是呢,卻在他畢業前夕出現了這場悲劇。那麼是什麼原因困擾這個孩子呢?後來我們從各個方面了解的渠道,原來是他畢業以後的失業。換句話説,畢業前他沒有得到他的導師,給他的一封很好的推薦信。也就是由於他的人際關係,由於他的心理健康的狀況不佳,實際上使得他最後沒有在導師的心目當中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儘管他自己也很勤奮,他學習也很突出,但是他是怎麼做的呢?由於他每天睡得很晚,他起得很晚,所以早上的時候他的導師要到實驗室裏面去,卻看不到他的身影,就認為他很懶惰。再加上這個孩子個性又非常突出,他什麼事都要跟人家較真。他的同學就告訴我,較什麼真呢?因為大家知道美國孩子是需要開車去買東西的,經常是三五個同學開車出去買東西。他跟其他人就不太一樣,他要跟人家開車出去呢,一定要跟人家扔硬幣,看誰倒楣誰開車,換句話説,跟人家太斤斤計較,就使得他周圍的同學關係,跟導師的關係,都不是很好。所以他這場悲劇的發生,不在於他的不聰明,不在於他的學業不好,而在於他沒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們説心理健康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佔有著十分重要的比例。

  心理健康有沒有標準呢?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觀察一個人的心理是不是健康呢?這裡面首先有一個研究心理健康的角度問題,換句話説,我們從哪些角度來觀察一個人的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一般説來,我們可以有三個角度:一個角度,我們叫做病理學的角度,那麼也就是説,我們觀察一個人,他心理上是不是健康,要看他出現不出現某些精神的症狀。比如説像幻覺,什麼叫幻覺呢?就是他能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他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這就是幻覺了。再一個叫做妄想,它是思維上的一種障礙,他總覺得別人在講一些跟他有關的話,總覺得別人在議論他,甚至還覺得呢,別人在害他。另外呢,還有一些像誇大妄想,衷情妄想,嫉妒妄想等等有很多。就是這些在別人看來是很荒唐的一些觀念,在這些人身上如果發生了,大家都要懷疑他精神上是不是有問題,這是第一個角度。

  第二個角度,我們叫做統計學的角度,所謂從統計學的角度,我們就要看這樣的一個人,他和大多數人的表現一樣不一樣。比如説我們現在在座的人大家都很安靜,但是突然有一位同志哈哈大笑,或者是哇哇大哭,那麼這樣的兩位同志,我們就要高度懷疑他有沒有心理上的問題。第三個角度,我們就叫從文化學的角度或者叫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一個人,觀察一些現象。那麼也就是説,我們不能夠把一些和我們大多數人的現象不一樣的現象,都認為是有問題的。比如説南方有個少數民族,結婚的時候,女方到男方家裏的時候,那個女方先閉門不出,男方進了大門以後,他會大喊一聲,説你們家的人都死光了。然後女方再出來説,就等著您來傳宗接代呢,這樣一個婚俗在當地是很正常的,而且他們這樣一個對話,是非常風趣和諧的。但是拿到我們漢族人裏面,可能就會覺得有問題。如果我們在座的某些人,拿這樣一個風俗接待你的朋友,周圍人就會説你有點不正常。但是呢,也就是説,一定要把任何一個現象,放到一個特定的一個文化的和歷史的環境裏面去來看待這個問題。

  另外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是些什麼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我們一般説來,有五個方面,哪五個方面呢?一個就叫做智力正常,那麼也就是説,我們判斷一個人心理上健康就要看他能不能有正常的智力活動,能不能夠正常的反應。那麼大家看到有一些人處在智力非常低下的狀態,那麼他很難適應社會,這樣的一些人,就很難談到健康。我遇到一位老師,他的一個孩子養了19年,他請我給他做智商測驗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孩子,19歲的孩子智商的分數只有19分。正常人應該是100分到110分,這個孩子只有19分。換句話説,他的智力是嚴重低下。這個孩子他沒有健康而言,完全喪失了生活的能力,那麼有的人會問,智力超常的孩子,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這裡面就要一分為二,我們説智力超常的孩子,只要他能夠對正常的事物做出正常的反應,我們説他也是心理健康的,這個和統計學上剛才那個標準有一點不同,因為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但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實際生活當中我們也發現有些智力超常的孩子,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包括我看到的,在美國看到的一些很早就大學畢業的一些孩子們,在美國的情況還不是很好。特別是我親自接觸過一些孩子們,他們存在著一些孤僻的人格方面,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關注孩子學習成績,毫無疑問。但是我們更要關注這些成績十分優秀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第二個因素就是情緒良好,換句話説,我們一定要讓人們處在一種良好的情緒狀態。第三個條件就是人際和諧,我們現在在心理學上常常把人際關係的和諧稱為情商。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爭論,但是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情商是存在的,那麼也就是看他人際關係是不是和諧?第四個,就是看他能不能適應環境。也就是説,他能不能夠去適應周圍的變化的環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個條件,就是看這個人他是不是處在人格完整的狀況。那麼人格是不是完整?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條件就是他的自我意識是不是確立?換句話説,這個人他能不能夠有明確的自我意識,他能夠意識到他自我的存在。第二個就是看他有沒有良好的社會化,所謂社會化就是説,他跟社會融洽在一起的這樣的一種能力問題。

  大家在前兩年也聽到了清華大學的劉海洋事件,他是一位高材生,他卻在畢業前夕的時候,去到動物園裏面兩次潑熊。這樣的一位學生,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呢?因為我接觸了他的兩個辯護律師,這兩位辯護律師呢,跟我談到了這樣的一些情況,我個人雖然我沒有見這個劉海洋本人,但是從我們一批心理學家最後的印像是:這個孩子的社會化並沒有很好地完成。換句話説他心理上是十分不成熟的,這位律師跟我們講過兩個事情,説這個孩子上小學第一天的時候,班長喊起立,大家都站起來了,劉海洋沒有起來。後來班長説坐下,大家都坐下了。他一個人又站起來,後來問他為什麼?他説他不知道什麼叫起立,另外他看著別人都站起來以後,他説他要補站一次。特別是他剛剛上清華大學的時候,由於他沒有進過公共澡堂,所以他前幾次呢,經常是把自己的衣褲襪子留在了澡堂,把別人的穿回來。所以我們就看到這樣的一個高材生,在社會的適應能力上,卻處在一個比較差的狀態。就是他的社會化的能力上是比較差的,因此我們培養一個健康心理素質的這樣的孩子,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特別是這五個方面去努力培養。

  那麼最後我要談到的就是關於情緒的健康問題,剛才我已經談到了情緒健康是我們心理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什麼是情緒呢?我們説情緒是指的一個人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換句話説,他面臨的客觀事物能不能夠滿足他的需要。如果一旦滿足了他個人的某些需要,他的情緒就是良好的。一旦不能夠滿足他的需要,他的情緒就可能是比較差的。情緒是來源於客觀外界的,也就是説,人的情緒是對客觀外界的一個反應。所以大家都聽説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觸景生情,談虎色變。為什麼叫觸景生情呢?他接觸到一個情景,才會想到了某一件事情,他的情緒才會有變化,這就是景和情之間的這樣一個關係。一定是客觀事物的存在,他才會有一個情緒的變化,今天丟了錢包,你一定會感覺到沮喪。今天如果你得了一個大獎,中了一個彩票,五百萬元的大獎,你才會高興得心花怒放。沒有這個客觀,就不會有情緒,情緒跟客觀一定是一致的。另外人的情緒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比較積極的、向上的、高興的。一類是比較消極的、低沉的,換句話説是不高興的。它分成兩大類,另外呢,人的情緒是可以通過一些外部的表現來得到觀察。換句話説,大家觀察一個人的情緒主要從面部。人體的面部是我們觀察情緒的一個重要的器官,那麼在觀察的情緒當中,哪一個部位是我們經常觀察的呢?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暗送秋波都是指著眼睛,但是心理學家呢,不完全這樣看。心理學家也承認,眼睛是重要的一個器官,但是他要做實驗,有些心理學家就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把人的各種各樣的面部表情都拍下來,當然要請一個最好的演員,然後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剪下來,剪下來以後把一個高興的眼睛配上一個悲傷的嘴,再一個悲傷的眼睛配上一個高興的嘴,然後觀察到底是那一個部位更能代表他的情緒呢?最後就發現人們觀察人的情緒實際上不光是從眼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位是什麼呢?就是嘴。所以嘴巴在表現一個人的情緒方面,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部位,這是情緒的一些基本研究。

  另外在情緒當中還有一些理論上的研究,換句話説有很多心理學家就研究了,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的産生的因素是什麼,換句話説,什麼樣的因素會影響我們情緒的好和不好呢?這裡面有很多理論,那麼一個著名的沙赫特的理論,他就提出了情緒有三個因素的學説,哪三個因素呢?他認為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的重要的因素,一個就是環境,第二個就是生理的狀態,第三個就是他的認知評價。換句話説,一個人處在一個,環境如果非常良好,情緒上很良好,那麼他的環境是一個非常適宜的,那麼他的情緒會好,那麼大家現在很平靜,那麼你的心情也會很平靜,如果周圍環境很浮躁,那麼你也跟著會浮躁起來。周圍環境很緊張,你也會跟著緊張。我看到王義夫打最後一槍的時候,我看王義夫他也緊張,我們觀眾們也是緊張的心都吊起來了,這就是環境。沒有他前九槍都平了的前提,最後一槍可能和不可能是世界冠軍的緊張狀態,那麼大家不會緊張,這是環境。第二就是生理狀態,所以生理狀態就是看你現在的軀體上有沒有問題?比如説,你現在出現了心臟的不好,心臟病發作,或者是關節不好,腿很疼,那麼再好的環境,再舒適的環境,你也會覺得你很倒楣。你也會覺得你的情緒很糟糕,趙蕊蕊受傷了,這種受傷軀體上的傷痕一定會帶來她的情緒的低落,就是生理對一個人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第三個叫認知評價,認知評價就顯得更為重要,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用實驗來證明了認知評價的重要性。那麼這個實驗我們把它簡單來説,比如説我們在座的人分成兩組,都給你們打上一種針,叫做腎上腺素這種針。這種針呢,使得你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臉面變紅,換句話説,這個針對你是不利的。這是對正常人不利,但是對休克的病人它可以把他休克的症狀改變過來。然後我們讓這兩組人同時都要經過兩個特別的環境,也就是説呢,兩組人都要經過一個非常高興的環境,也都要經過一個非常憤怒的環境。但是有一個條件不同,就是我和我右邊的這組的人,我告訴了你們真實的情況。我左邊的人告訴了你一個虛假的情況,比如説我告訴你們剛才打的是維生素,不是腎上腺素,我這邊告訴你們真實的情況。問題是什麼呢?你們這兩組人,經過這兩個環境的時候,你們的情緒一樣不一樣呢?不一樣,哪一組人更平靜呢?告訴打上腎上腺素的人更平靜,為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剛才這個實驗,你們這兩組人,應該説生理上應該説大體上一樣,經過的環境上一樣不一樣?也大體一樣。但是有一個條件不同,就是被告知打了維生素的人,他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所以他在認知上沒有什麼準備,而被告知打了腎上腺素的人,他往往會對自己被告知打了這種對身體不利的針的這種狀態他有所準備,於是他到了高興的環境,到了一個悲傷的環境怎麼樣呢?他就有意的控制自己,不要讓自己太高興,不要讓自己太悲傷,所以被告知了真實情況的這組人,他的情緒狀態反而會更好一些。那麼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在心理諮詢的過程當中,經常遇到有些人會問我們這個問題,也就是説,他出現了一個情況,問我們怎麼辦?

  比如説我遇到一個來諮詢的來訪者,她遇到了一個她丈夫去世的這樣的一個非常悲慘的這種狀態。她來到我的診室一直在哭,哭得非常悲哀,他問我這種情況怎麼辦?那麼我們怎麼來幫助他呢?我們再還她原來的一個丈夫嗎?還不了,換句話説,這樣的一個環境已經是客觀存在的,另外她的生理狀況也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什麼,關鍵是我們要幫助這個來訪者調整她對於失去丈夫的認知,幫助她調整對待這種客觀現實的認知,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談情緒?實際上每一個人在座的人,都可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都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也可能是跟子女也可能跟自己的父母,也可能跟同事的也可能跟鄰里的,但是這些關係,這些矛盾是不是客觀存在呢?你能不能夠改變你的靈敏的狀態?改變別人的狀況呢?一般説來是不行的,我只能説一般説來不行。當然你可以提抗議,你可以提意見,但是很多情況下是不行的,那麼怎麼辦?那麼調整的是別人呢?還是你自己呢?實際上最後我們要想做到情緒上的健康調整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希望別人給你個丈夫,你有一個好的鄰居,你有一個優秀的領導,你有一個非常好的同事,實際情況不是這樣。換句話説説你要調整你自己的認知來去適應這種狀況,所以我們説情緒跟健康的關係也很簡單,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良好的情緒,是一個人健康的基礎,不良的情緒是造成疾病的原因之一。”大家就記住這樣一句話,為什麼要記住這句話?這就是我告訴大家,一個人一定要處在一種良好的健康的情緒狀態。

  我們也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我們找來了兩隻同窩生的羊羔,把這兩隻羊羔放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給它們相同的養料,水分和陽光,但是有一個條件不同,我們在某一個羊羔的旁邊拴了一隻狼。大家可以設想,沒有拴了那個狼的羊羔就會健康成長。但是拴了這只狼的羊羔,就會處在驚恐萬狀的狀態,最後死掉了。所以我常常用這個例子告誡我們許多做家長的,要不要自覺不自覺的扮演了自己孩子身邊的這個狼的角色呢?換句話説,我們望子成龍,希望他這樣或那樣,有人常常説棒打出孝子,一定要是嚴師出高徒,沒有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你這個嚴你這個棒打是不是超過你這個孩子他能夠承受的那個程度。我見到過這樣一個強迫症的孩子,18歲,他告訴我,他從小跟他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時候,他父母給他這樣一個要求,就是下午四點以後,不允許這個孩子再到院裏面去玩了,換句話説,這個孩子從小接受著一個非常嚴格的要求,在這樣的一個嚴格的要求下,他現在得了個強迫症,所以與其他將來得強迫症,不如現在就給他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大問題,不是説我們要放鬆要求,而是説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是一個健康成長的情緒狀態。

  那麼如何來保持一個健康的情緒狀態呢?我告訴大家有這樣的幾個方法,大家不妨可以用一用,第一個方法,我們説,要培養一個人的幽默感。大家知道幽默是可以驅除很多尷尬的場景,咱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世的時候,很多人都講了,見到毛主席的非常幽默的一些事情。我是親自聽到過一個歷史老師講的這一件事情,他是在毛主席身邊給毛主席作陪讀的這樣的一個情況,他説第一次見毛主席的時候他非常緊張,那麼毛主席那天正好是剛剛洗完澡穿了一件睡衣出來,很隨便。見到這個老師説,你看我像不像個和尚啊?這位老師一聽,這麼個偉大的領袖,怎麼説了一句這麼普通的話呀,他一下子就笑了。換句話説,毛主席的幽默使得這位老師他的緊張的情緒很快就消失掉了,這一點很重要。第二點就是要增加正性生活的體驗,換句話説,要經常想到自己還是挺成功的,當然我們這裡面並不是講阿Q,並不是講挨打就很好,而是説,一個人要善於去發現自己成功的那一面。但是很多人常常是很悲哀,經常地抱怨,為什麼呢?她看到別人家買了一架鋼琴,他們家沒買,她會抱怨她的丈夫沒有本事,買不起鋼琴,諸如此類。經常處在抱怨當中,那麼經常地抱怨,就會使得她自己總不能找到一種良好的情緒。第三個方法,我們叫做適當鬆懈,所謂適當鬆懈,就是要把一些困難,把自己的心中的話講出來,當然這種講出來要適度,不能夠天天都在那裏面嘮叨,而且應該把它講出來,而且感受到講出來那種愉快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在一些心理諮詢室,常常是備有一些人們發泄的東西,可以打拳,可以摔東西,那麼沒有這個東西,你也可以到一個墻腳去高聲地喊。比如説你要失戀了,你可以喊什麼呀?你可以這麼喊,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呀?其實對方還可以。還可以喊,我早就看不慣你了,實際上一直在愛著對方,還可以喊什麼?你要不提出吹,我就提出吹了,實際上最怕對方吹。這樣喊一喊有什麼好處呢?喊一喊心理就痛快了,失戀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第四個方面,我們就是説要善於從光明一面看問題,我們不要看到問題的黑暗一面,而是我們要看到光明這一面。

  比如説兩個人都得了癌症,一個人是醫生,一個是農村趕大車的農民,你們説誰先死?醫生先死,為什麼?因為他太明白了,是吧。他太焦慮了,太緊張了,翻這醫書翻那醫書,找這個大夫看,找那個大夫看,又做手術,又做化療,又做理療。什麼都做了,最後五年就死掉了。那位農村趕大車的農民呢,卻怎麼樣,他還不懂得,癌症會對自己怎麼樣,所以他照樣很樂觀的去對待生活,所以他實際上呢,這種樂觀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他實際上是一種認知的良好狀態。這種認知的良好狀態,沒有心理問題的狀態,他的健康是長還是短啊?是更長一些。大家都聽説過塞翁失馬的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老頭他們家只有一匹馬,但是這匹馬丟了,丟了以後呢?大家都説你很倒楣。沒想到二十多天以後,這匹家馬又引回來二十多匹野馬,他一下子發財了。但是過了一些日子,又怎麼樣?他孩子又練騎馬把腿摔斷了,大家説你真倒楣,但是再過了些天,戰爭爆發了,別人的孩子都被抓了壯丁在戰場上戰死了,他們家的孩子呢卻因為腿摔斷了而避免這樣一個死亡的悲慘的現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故事還可以再講,你還可以再編下去。説明什麼?説明人是在不斷地變化,而且事物都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那一面,我們的情緒就會變得好一些。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