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銀河系》 杜升雲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7日 14:39
主講人簡介:
杜升雲,北京師範大學天文學教授,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內容簡介:
那麼現代生活裏頭,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已經很少能夠欣賞到銀河的美景了,因為城市裏頭,實際上看到的是燈河而不是星河。現在看星河必須到郊區去、或者到一些山區去,那麼就看得非常好了。那麼我現在給大家看一張圖,這張圖就是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圖,那麼這條“河”是什麼“河”呢?這條“河”就是銀河。只要有牛郎織女這個故事的存在,那麼就是有銀河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在夏季的星空裏頭,在天空有一道很亮的光帶。那麼對於這樣一條銀河,它究竟本質上是什麼東西呢?什麼時候才揭開這個謎呢?這是要等到1610年的時候,就是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他用他的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的時候,他就把它指向了銀河。我們在看到這條銀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説是我能把它想像成什麼?確實不是很容易,你得好好想一想。説怎麼就會形成這麼一條銀河呢?那麼英國有一個天文學家叫萊特,他想像這個宇宙是一個球,在球上這個星風是不均勻的。就是在球上的一條帶上,恒星比較聚集,而球的中間,就是我們地球。那麼這樣大家可以想像,從地球看上去,你看到球上面就有一條星帶,所以在不同季節你都可以看到這條銀河,這樣的話他構造出這麼一個宇宙來,這是在1750年他發表了這麼一篇論文。
但是5年以後有一個哲學家叫康德,康德他不同意萊特這個觀點。他認為銀河系應該是像一個鐵餅的形狀。那麼赫歇耳就要來分析這樣説是不是正確的。赫歇耳做的工作是用望遠鏡來數星星,大家知道在望遠鏡裏頭看到的星星太多太多,那麼赫歇耳數了多少呢?17萬多顆星,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他做了很多年,怎麼做呢?他把天空劃分為三百多個區,他在這三百多個區裏頭,每一個區他來數這個區有多少星。這個區是被四週圍圍著,就是四個方向都有,各個方向都有。那麼這樣計算出來以後他就可以構建一個銀河系的模型,這個時候經過這麼辛勤的工作,那麼赫歇耳構造出銀河系的模型。也就是到了1785年這樣一個時候,真正是從銀河,就是從河流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係,就是恒星所組成的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呢,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銀河系其實認識的過程是挺不容易的,我們從想像一個美麗的傳説到真正變成一個恒星的系統,中間幾乎經過兩千多年,我們才走到這一步。
(全文)
那麼現代生活裏頭,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已經很少能夠欣賞到銀河的美景了,因為城市裏頭,實際上看到的是燈河而不是星河。現在看星河必須到郊區去、或者到一些山區去,那麼就看得非常好了。那麼我現在給大家看一張圖,這張圖就是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圖,那麼這條“河”是什麼“河”呢?這條“河”就是銀河。只要有牛郎織女這個故事的存在,那麼就是有銀河的認識。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就要提一個問題,説究竟牛郎織女這個故事在中國它發生在什麼時代呢?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就已經知道天上有這麼一條河,或者明確地表達出來説這是一條銀河呢?
我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時代,也就是三千多年以前吧。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在《詩經》裏頭有一首詩叫《大東》,它是這麼講的:“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我用現代漢語把這首詩表達出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説,在天上的織女每天需要差不多14個小時在天空中運行。就是説我們如果是從織女星開始出來,一直到它落下地平線大概需要14個小時。那麼過去我們叫七個時辰。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織女在天上運行,但是她沒有織成一匹布。這首詩産生的時代是在西周時代,而且説河對岸的那個牛郎給她拿著箱子,但是箱子裏頭是空的。為什麼呢?因為織女沒有織出布來。在不同民族的國家裏頭,對銀河都有一些不同的想像,比方説在西方,銀河叫milk way,什麼意思?就是奶路,就是由奶鋪成的路。我們看到銀河是一條發白顏色的這麼一個光帶,那麼這個光帶呢,被想像成奶流出來的一條路。但是milk way叫銀河,這是希臘神話裏頭,就是它的主神宙斯的妻子赫拉,她的孩子把她的乳房抓破了,所以這個奶就流到天上去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想像,但是中國人的想像最浪漫,最有詩情畫意。我們牛郎織女隔著一條河,而且每年在七月初七的時候,牛郎織女要通過鵲橋來相會。
但實際上從天文學上來講的話,他們倆相聚要16光年,實際上講相聚還是很困難的。那麼關於牛郎織女這個星空呢,我們可以看到在夏季的星空裏頭,在天空有一道很亮的光帶。在這個光帶裏頭,這兒有一個織女星,在河的對岸有一個牛郎星。這就是他們隔著河,但是這條河在夏季看得非常明顯。那麼對於這樣一條銀河,它究竟本質上是什麼東西呢?什麼時候才揭開這個謎呢?這是要等到1610年的時候,就是伽利略發明了望遠鏡,他用他的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的時候,他就把它指向了銀河。這條銀河大家已經想像很多年了,那麼現在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它的時候,發現這條“奶路”原來是星河,就是非常密集的恒星所組成的這麼一條河。所以第一次揭開銀河之謎的呢?應該講是用望遠鏡揭開的,是伽利略所做的工作。這個工作距離我們剛才説牛郎織女這個傳説已經過了兩千年了。但是伽利略發現了這個星河以後,就此停步了。伽利略以後真正關心這個銀河系的人應該是赫歇耳,赫歇耳本來是一個音樂家,他是一個合唱團的指揮,同時也還作曲,但是他的業餘愛好是天文學。實際上後來的發展變成什麼?他主要的工作是天文學,音樂成了他的業餘愛好。赫歇耳在1785年左右,他要關注一下,伽利略所看到的這個銀河到底是怎麼回事情?那麼他把它作為一個研究的目標。那麼在赫歇耳之前,也還有一些別的人想過,這個銀河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我們現在這些人,我們在看到這條銀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説是我能把它想像成什麼?確實不是很容易,你得好好想一想。説怎麼就會形成這麼一條銀河呢?那麼在此之前英國有一個天文學家叫賴特,他想了一下,他想像這個宇宙是一個球,在球上這個星風是不均勻的。就是在球上的一條帶上,恒星比較聚集,而球的中間,就是我們地球。那麼這樣大家可以想像,從地球看上去,你看到球上面就有一條星帶,所以在不同季節你都可以看到這條銀河,這樣的話他構造出這麼一個宇宙來,這是在1750年他發表了這麼一篇論文。
但是5年以後有一個哲學家叫康德,康德他不同意賴特這個觀點。他另外有一個想法,他説如果這個行星組成這麼一個系統,就好像咱們現在扔的鐵餅形狀,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我們處在鐵餅中心的話,你向著鐵餅盤面的方向看,那麼這個上面的恒星就應該很密集。如果你向著鐵餅餅面的上方和下方看的話,那麼星就應該少,這個是可以想出來的。所以康德他不同意銀河系是一個圓球狀分佈的一個帶,而是像鐵餅形狀這麼一個帶。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哲學家的思考,哲學家思考他是要靠推理的,這個推理非常有道理。那麼赫歇耳他就要來分析他們誰説得對,那麼赫歇耳的工作,他跟哲學家做的工作不一樣。哲學家靠推理,天文學家要靠觀測,而且這個觀測做得非常笨。什麼意思呢?他得在天上數星星,我們知道城市裏頭燈光這麼多,我們看不見幾顆星,大家如果數星星的話,我能數得見。如果説你到了一個很黑暗的地方,那個星星你就數不清了。為什麼?太多了!那麼赫歇耳的工作是用望遠鏡來數星星,大家知道在望遠鏡裏頭看到的星星太多太多,那麼赫歇耳數了多少呢?17萬多顆星,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他做了很多年,怎麼做呢?他把天空劃分為三百多個區,他在這三百多個區裏頭,每一個區他來數這個區有多少星。這個區是被四週圍圍著,就是四個方向都有,各個方向都有。那麼這樣計算出來以後他就可以構建一個銀河系的模型,這個時候經過這麼辛勤的工作,那麼赫歇耳構造出銀河系的模型,這個銀河系的模型,就是高度跟寬度的比,應該是四比一這麼一個比例。也就是説長的方向是四的話,厚度的方向就是一,四比一這麼一個銀河系。在這個銀河系的太陽,是在銀河系中心的附近。到了1785年這樣一個時候,真正是從銀河,就是從河流這個概念變成了一個係,就是恒星所組成的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銀河系其實認識的過程是挺不容易的,我們從想像一個美麗的傳説到真正變成一個恒星的系統,中間幾乎經過兩千多年,我們才走到這一步。
我們認識銀河系其實是比較困難的,為什麼呢?我用了一句話借用蘇軾的詩,我們“難識銀河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河中。”因為我們自己在銀河系裏頭,我們來認識這個銀河系是很困難的。我打一個比方,比方説我們自己是一個智慧的紅細胞,我們在身體裏頭可以隨著血液去循環,我們這個智慧的紅細胞,我們可以認識自己的器官。但是你要問它,説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它説不出來,因為它在人的身體裏頭。我們現在認識銀河系的困難也在這兒,我們自己在裏頭,我們不知道它什麼形狀?那麼現在這張圖就是我們看到的河外星系,其他的星系。它是一個漩渦狀的,那麼我們就可以來反推自己的銀河系是一個漩渦狀的星系。這個旋渦狀星系它有多大呢?直徑大概是13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是兩萬七千光年。那麼銀河系呢,它的主要結構就是説有一個核心,叫做銀心。那麼這個核球以外有一個銀盤,也就是剛才我們説的這個盤面的結構,這個銀盤有13萬光年直徑。然後,外圍是叫銀暈。
那麼銀河系它是有旋臂的,什麼叫旋臂?銀河系的核心,這個盤的結構不是像鐵餅那麼一個板塊,而是什麼呢?就是裏頭是漩渦的,這種漩渦結構,大家可以想到如果我們自己在銀河系裏頭你要想看到旋臂的話,那是非常困難的,大家現在晚上看到銀河,你要想把看到的這個銀河想像成一個恒星的系統這已經是比較困難了。如果你還想在這個裏頭找到旋臂的話,那就更困難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銀河系裏頭還有暗的物質,看不見。它擋住你的光,所以你看不見。你看不見的話,這時候你要想認識後面的星,就很困難。但是難不住天文學家,還是有很多很聰明的天文學家,他們怎麼辦呢?他們在別的星系裏頭,就是離開我們銀河系,我們看到了別的星系。在別的星系裏頭也有這樣的漩渦星系,那麼這個漩渦星系它這個旋臂上是一些什麼星呢?是一些藍顏色的很熱的星,而這些星只能在旋臂上出現。這些天文學家就受到啟發,我觀測這個銀河系裏頭這些溫度特別高的星,就是發藍顏色、發白顏色的星。觀測的結果呢,找到了旋臂。這是一個美國天文學家叫摩根,找到這個旋臂已經要到1951年以後了。所以我們認識銀河系其實是在20世紀才有比較大的進展,就是我們認識到這個旋臂的存在。
在20世紀50年代還有一個進展,我們要值得提一下,就是我們的射電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就是用無線電望遠鏡,來接收來自天體的無線電波。那麼接受無線電波,我們就可以來分析這個天體的情況了。而在這個銀河系的旋臂上,它發射一種特別的無線電波,這個波長是21厘米。如果説你能夠有一個射電望遠鏡,你能觀測21厘米的這麼一個波段的觀測的話,那麼你就能解開銀河系旋臂之謎。那麼經過了天文學家的觀測,證實光學的觀測是對的。於是我們認識到了銀河系其實跟別的漩渦星系一樣有旋臂。在20世紀20年代,還觀測了很多漩渦星系。那麼這個時候就提出兩個問題來,一個問題是什麼呢?説這些漩渦星系是在銀河系裏頭,還是在銀河系之外?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説我們觀測到的這些漩渦星系,它基本上都不在銀河附近,是離開銀河比較遠的地方。那麼這是為什麼?天文學家沙普利的解釋,説這些星雲其實都在銀河系裏頭。但是,美國天文學家柯蒂斯他不是這麼認為,他認為這些漩渦星系一定是離開銀河系比較遠的。於是呢,就重點觀測了一個星系叫仙女座星雲,那麼仙女座星雲當時柯蒂斯估計它有五十萬光年這麼遠。五十萬光年這麼遠的話,銀河系大小是十萬光年左右,那麼五十萬光年肯定在銀河系之外了。但是沙普利不同意,所以這一場辯論,在天文學上叫做偉大的辯論。為什麼叫偉大的辯論呢?我們來想,我們剛才講了,太陽現在已經不在銀河系的中心了,現在進一步發現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銀河系在眾多的星系裏頭,也是一個很普通的漩渦星系。就是我們在銀河系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漩渦星系。所以這樣一個結果意味著什麼呢?就是説不但太陽不在銀河系的中心,而且銀河系也絕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間存在著很多很多類似于我們銀河系的這樣一個星系。所以這樣講的話,大家就明白了,就是説我們生存在一個很大的恒星系統裏頭,這個恒星系統叫做銀河系。但是這個銀河系其實在宇宙中間還是一個很普通的星系。
那麼這個漩渦星系它為什麼會有旋臂,那麼就是有一種理論認為在銀河系裏頭它有一個密度波。而這個旋臂就生存在密度波密集的時候,就是這個密集的這個波在傳到旋臂這個地方的時候,就形成了恒星密集的旋臂。實際上我們現在,太陽,有時候就在旋臂裏頭,有時候就出去了。那麼有沒有觀測證據呢?我們有觀測證據,什麼樣的觀測證據呢?我們知道太陽系中間,有九大行星,那麼九大行星中間的空隙裏頭是什麼呢?我們過去講,説是行星際物質,就是行星際有一些物質。當太陽在銀河系的旋臂裏頭穿梭的時候,我們知道銀河系旋臂裏頭那些物質它就會進入到太陽系。因此我們在太陽系裏頭,實際上就發現了很多不是太陽系的物質,而是行星際的物質在太陽系裏頭。而現在就是説,太陽在旋臂裏頭有時候就是穿進去,有時候穿出來,這個就叫做密度波理論。
有了這個密度波,它可以給我們很好地回答一下為什麼會形成這個旋臂?但是這個旋臂,還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旋臂是銀河系裏頭新的恒星誕生的搖籃,就是説我們每年銀河系都會有新的恒星生成。好像它也是不斷地在有新的生成、有老的死去。那麼死去的這些老化的星呢,每一百年至少會有一顆星老化,但是新生的星每年大約會有十顆左右在新生。那麼這樣一些新生的星出現在什麼地方呢?就出現在銀河的旋臂上,因為什麼呢?因為旋臂剛才我們講了在密度波走到這樣的時候,它壓縮這些星系的物質,使得恒星的形成成為可能。我們現在呢就是講到了銀河的旋臂,那麼銀河還有一個要講的是什麼呢?這個銀河剛才講的,説太陽在銀河系裏頭有運動。那麼銀河系本身自己有沒有運動呢?我們天文學家説話需要靠觀測,我們需要靠觀測事實來説話。
當我們觀測恒星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新的發現。就是説觀測了很多星,我們測量這個星,它的運動。它在天空橫的方向上這種運動我們叫做自行。還有一種運動,是在我們視線方向上的運動。大家可以想,如果一輛汽車跟你的視線方向是一致的,它在運行的時候其實你很難估計它離你多遠,或者説它走得多快,你看不出來。就是汽車迎面而來,或者説背向你去的時候,你看不出它走得多快。但是這個縱的方向,就是向著我們視線方向的運行,我們也有辦法來觀測。什麼辦法呢?我們常常在外頭旅行的人們你有沒有這樣一個經驗,當你坐火車的時候,那麼在火車運行的過程中,如果説前方有一列火車跟你迎面而來的時候。大家聽到這個聲音就是越來越尖銳,就是這個火車的聲音越來越尖銳。當這個車互相離開的時候,你聽到聲音是越來越鈍,也就説在運動的兩列車互相聽起聲音來它的頻率會變化。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觀測一顆恒星的光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光分解成光譜。我們在觀測它的光譜的時候發現,這個譜線會有一種運動。它的運動就會表示出來這個光的頻率的變化,當這顆星接近我們的時候,它應該是比較尖銳。那麼也就是説,它會發藍顏色,就是更向藍走一點。如果説它背向我們去的時候,它會鈍一點,向紅的方向走一點。所以這種速度我們叫做視向速度,就是眼睛看出去的視向速度,當我們分析天體運行的各種速度的時候,經過了多少年分析以後,我們發現其實銀河系是在轉動的。我們太陽附近的這個銀河系轉動的速度有多快呢?每秒鐘220公里,這是一個很高的速度。大家想一想,我們發一個人造衛星,只要每秒8公里,它就可以圍著地球轉了,也就是説只要有一個8公里的速度它就可以出去了。但是我們太陽在銀河系這一部分的旋轉速度,是每秒鐘220公里,是一個很高的速度。那麼這樣高速度的一個運行呢,就使得我們知道銀河系本身也是在轉動。關於轉動呢,常識告訴我們,我們認識這種現象,比方説我們地球圍著太陽轉,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都在圍著太陽轉。那麼這時候在描述這些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時候,我們有一個規律,我們叫做開普勒定理。也就是説圍著它有一定的規律來運行,那麼服從這個開普勒定理的一種運行是隨著距離的不同速度不一樣。但是在銀河系裏頭呢,它既不是一個剛體的運行,就是説不像鐵餅這麼旋轉,不是説大家連在一塊的,不是這種旋轉方式,又不是像太陽系裏頭行星圍繞太陽這麼旋轉。它是在不同的地方運動的速度不一樣,為什麼呢?大家可以想到,我們太陽系的天體在運行的時候,你圍繞的中心是一個太陽,就這麼一個天體。而銀河系裏面不但圍繞銀河系的核心,而且銀河系,比方説太陽距離銀河系的核心還有兩萬七千光年,在這兩萬七千光年的距離內還有很多的星,這些星它的質量都會匯聚到銀河系中心來計算。也就是説,如果説離開太陽更遠的星,那麼它中心的質量就會更大。因為什麼呢?我們太陽以內的這些星質量也就都算進去了,所以這個質量在不斷地變化,核心部分的質量在不斷地變化。它們互相有一個不一樣的速度,所以比較複雜。但是我們現在認識到了什麼呢?銀河系是由恒星構成的一個龐大的集團,那麼它至少有一千多億顆星。那麼這樣一些星,組成這麼一個集團。它還在不斷地旋轉,而這種旋轉隨著距離銀河系核心的部分,遠近的不一樣,它旋轉的速度也不一樣。我們知道測量太陽附近這樣的速度,大概是在每秒鐘220公里這麼一個速度。知道銀河系在旋轉,又知道銀河系本身是一個漩渦星系,它有很多旋臂。這個旋臂非常有意思,是我們銀河系裏頭恒星誕生的一個場所,這是我們講到了銀河系的外圍部分。
那麼我們要講到銀河系的核心部分,這個核球也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銀河系的核球非常密集,我們需要看人馬座,就是沿著人馬座方向看,需要在夏天看。夏天在銀河系的南邊,看南方天空就可以找到人馬座。我們可以看到那個地方非常地亮,這個亮表示那個地方是銀河系的中心。那麼銀河系中心它應該是有一個比較大的黑洞,為什麼呢?黑洞大家知道,黑洞它本身的質量非常大,這個質量大到什麼程度呢?這個光只進不出,它可以把外頭的物質吸進去。但是呢,連光都從它本身,黑洞裏頭跑不出來,因為它的引力太大了。那麼銀河系中心,應該有這麼一個龐大的黑洞來維持著銀河系龐大的引力。那麼我們有什麼證據來證明銀河系核心呢?有可能有黑洞,而且是一個比較大的黑洞。主要的就是説在銀河系的核心部分,我們可以觀測到強烈的X射線輻射,而且紅外輻射也特別強。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説當物質高速旋轉接近黑洞的時候,被黑洞吞掉的時候,這個時候它由於運動的速度非常高,它會輻射X射線。而且它周圍星的運動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就是在銀河系核心部分,運動速度非常快。所以我們想,銀河系的核心那麼它應該是有一個黑洞。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銀河系在整個宇宙裏頭是一個很普通的星系。是宇宙中間的一個“星島”,很普通。那麼現在我們講,説這個銀河系它是孤零零的嗎?它是不是更複雜呢?實際上我們在觀測銀河系的時候,我們發現銀河系的周圍還有一些別的星系。那麼這樣的話,我們銀河系到底勢力範圍有多大呢?或者説我們銀河系這樣一個引力的範圍能大到多麼大呢?至少是在89萬光年,接近100萬光年。我們剛才講的,説銀河系大小是13萬光年,現在差不多一百萬光年這麼範圍之內,都是銀河系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説,銀河系這個漩渦星系,它還有很多伴侶,它們共同構成了這麼一個龐大的恒星集團。那麼銀河系將來還是會發生一些變化,也就是這些個伴侶,它會在銀河系強大的引力下,逐漸地向銀河系靠攏。
比方説像麥哲倫雲,就以每年一千公里的速度,在向著銀河系靠近。那麼也許在幾十億年以後,麥哲倫雲也會和銀河系相撞的。那麼這是我們銀河系本身,它還有一個空間的範圍,還有一些伴侶。在銀河系裏頭呢,如果説我們能夠觀測到銀河系,能夠分析出銀河系是個什麼結構來。我們剛才講了,是因為在銀河系裏頭有那麼一個太陽,而在太陽周圍有一顆行星叫做地球,這個地球上它有高級智慧生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能夠觀測星空,不但解開銀河系之謎,而且我們可以解開銀河系以外還有哪些星系跟我們銀河系是有關係的。那麼這麼説,就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來,在銀河系裏頭還有沒有跟我們地球一樣的有高級智慧的這種生命存在呢?如果再往大了説的話,那麼在銀河系以外,其他的漩渦星系有沒有智慧生命存在呢?那麼它們之間有沒有可能進行交流呢?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我們首先説,在太陽系裏頭地球這麼一個特殊的環境裏頭,能夠形成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命,其實不是很容易的。如果説你按照康德的那種哲學的一種推理方式來推理的話,你可以這麼想,我們太陽在銀河系裏頭是很普通的一顆星。它就是一個中等大小的一個黃色的星,這樣的星在銀河系裏頭很多。那麼既然在太陽周圍有智慧生命,我們就可以想到,就是溫度不高也不低的那些恒星周圍也有可能有智慧生命,這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情。但是當你真正去分析我們地球上的生命跟其他行星對比的時候,大家就會想到,其實也不那麼簡單,並不是説任何一個類似太陽的恒星周圍就一定會有智慧生命。
所以這樣的話,就是説實際上分析起來,我們對比太陽系,智慧生命並不是那麼容易産生。所以銀河系儘管有很多跟太陽相同的星,並不是説,這些星周圍就一定會有智慧生命。至於説銀河系它是怎麼生成的?應該説是在宇宙那次大爆炸過程中産生的,和其他星系一樣的一個産生過程。當然這個産生過程,現在仍然是科學研究裏頭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因為現在並沒有解決,就説是到底這個星系怎麼就形成了?至少我們可以這麼説,就是在大爆炸以後,在宇宙中間已經形成了原子,出現了核,由於它質量的一些不穩定性,就是在宇宙中存在著一些不穩定性,那麼它有些聚集。龐大的物質聚集在一起,逐漸地形成了這麼一個星系。那麼我們現在的觀測,可以這麼講,我們已經觀測到了在宇宙中間不均勻性的一些信息。比方説發射了衛星,它在觀測微波背景的時候,已經觀測到它有些不均勻的東西。那麼這種不均勻的東西,會導致早期的宇宙裏頭它有些不穩定性,會導致星系的産生。應該説我們銀河系也是那個時候的一個産物,所以這個銀河系呢,我們自己在銀河系裏頭來研究銀河系的時候,就幫助我們來認識其他的星系。通過這樣一些星系我們來解開宇宙之謎,就是説宇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它會向哪個方向去?你要想解決這麼一個最大的問題,你首先得踏踏實實把我們的銀河系認識清楚。
(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