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1月2日 《“硫酸潑熊”引發的思考》 袁濟喜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2日 14:45


  主講人簡介:

  袁濟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與文論。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新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人選,曾多次被學校推舉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人選與教育部第三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獎”入圍人選。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通訊評委,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組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同行專家通信評委。

  主要著作:《興:藝術生命的激活》、《和:審美理想之維》、《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古代文論的人文追尋》等 。

  內容簡介:

  人格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顯示,是一個人行為的表現。當人格缺失時,這個人就會出現一些反常的現象,人格的扭曲最終影響社會整體的健康發展。一起“大學生硫酸潑熊事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德與智、知與行不能顧此失彼!一位輕生者跳樓前圍觀者不去勸阻反而起鬨喝彩,善與惡、美與醜怎能麻木不仁?

  當今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矛盾啟發人們對於人格教育的思考。而缺乏包括美育在內的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就不會有健全的人格。加強傳統美育,弘揚優良傳統在當前具有現實的意義,也必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嚴峻的現實,生命的代價呼喚著人格的回歸;悠久的文明,不朽的文化滋潤心靈的沙漠。

  中華文化中的傳統美育如何看待人格問題?

  中華傳統美育的文化內涵體現在哪?

  中國古人善用松、竹、梅、菊比喻人格,他們為何提倡人格提升與自然之美的融合?

  在追求優越物質生活的今天,我們如何塑造完整的人格修養?

  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教授從“硫酸潑熊事件” 引發的思考中,論述傳統美育,點評當代人格。

  本期節目專家針對當代人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現象評析切入,從傳統美育的主要內容、傳統美育的文化蘊涵、傳統美育的表現形態、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的建設四方面入手,對傳統美育做深入淺出的介紹,結合作品和典型事例的分析,使觀眾對傳統美育的深厚文化內涵有全新的認識和感悟,以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內涵,陶冶情操,樹立健全人格。

  2004年1月2日《百家講壇》為您播出《“硫酸潑熊”引發的思考》,敬請關注。

  《“硫酸潑熊”引發的思考》 (全文)

  我們都知道人格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顯示,當這個人他的人格出現某些偏缺的時候,它的行為也會隨之出現一些反常的現象。那麼人們一定還記得,去年北京有一所著名的大學的一位學子,他為了驗證他所學專業知識,用硫酸向動物園的熊潑去,造成熊嚴重的灼傷,也引起了社會公憤,那麼據説呢,這位學子後來表白,他是認為呢他這樣做是有理由的,他是為了用潑熊的過程來驗證他所學的化學知識,那麼在我們今天看來,他的人格和他的精神世界是有一定的缺陷的,我們的教育如果只有科技教育,而沒有人文教育,那他是不全面的。

  那麼從更大的時代背景來看,當今的中國人,他在人格世界當中,也出現了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一些反常的現象。那麼現代化的中國給人們帶來富裕的同時,也使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出現真空現象,所以這個人格的無根現象,人格的缺陷,還有造成精神分裂的這種現象,在現實社會當中,比比皆是。

  一、美育的主要內容。

  那麼我們在這裡講述的是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那麼顧名思義我們要對傳統美育是什麼?要做一個基本的解釋。那麼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説,美育它是和德育、智育體育相提並論的一個教育的科目,蔡元培先生就談到:“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最早的我們中國人對美育的解釋是來自於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他主編的《教育大辭書》。但是進入到21世紀之後人們對於美育的理解,就比蔡先生要進一步,從人類學意義來説,美育涉及的教育層次更深,所涉及的人生境界更高,那麼中華民族,它是一個有著悠久的美育傳統的歷史的民族。

  我們來看最早的孔子的“六藝之教”,就奠定了美育的基礎,孔子的“六藝之教”他包括著德智體美四個方面。比如説“六藝之教”當中第一個是禮,它實際上是包含著禮儀道德,它是德育的內容;第二個是樂,就是音樂和舞蹈,那麼這個就是有美育的內容;第三個就是書,所謂書就是書法,練習寫字;第四個就是數,就是數學,書和數它包含著智育的內容;第五個項目就是射,射就是射箭;第六個就是禦,它就是騎術騎馬,所以射和禦,它包含著軍體的內容。所以我們可以從孔子的“六藝之教”可以看出,它包含著德智體美四方面的內容,而且孔子他最看重的是以詩歌為主導的美育。所以論語當中有一句話叫“興于詩,立於禮,成于樂”,孔子説“詩可以興,可以群,可以觀,可以怨”。所以以詩、樂來教育人,培養完整的人格,是中國古代從孔子開始的一個悠久的傳統。

  那麼我們再從人格這個詞談起,今天我們談的是傳統美育和人格,那麼人格這個詞,在中國古代的辭典當中,它是沒有的,現在我們經常談的人格是從西方這個語詞翻譯過來的。那麼人格的概念它是從拉丁文翻譯過來的,在最早的西方的拉丁文當中呢,人格它就是指面具,就是臉上戴的面具。它跟我們中國人傳統所説的人格、道德和品格它是不一樣的。那麼西方人為什麼要把人格和面具相結合呢?在他們看來,人格就是一種表演的自我,是一種大庭廣眾面前的自我的呈現,那麼中國人對這個人格的解釋呢,最早的來源是從儒家的禮記有一篇叫《緇衣》,《禮記緇衣》裏邊就談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那麼《禮記》説的這一段話就出現一個字叫“格”,這裡的“格”也相等於中國的人格,中國最早的人格這個詞是從《禮記緇衣》當中得出來的。那麼我們從這一段引文可以看出,儒家認為所謂“格”,就是一種堅定的道德追求和人格力量。有了這種內在的人格力量,那麼他就“生則不能奪志”,就是孔子説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它是一種堅定的人生志向。然後他這個人死了之後,死而不朽,他可以揚名後世,使人們記住這個人。所以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文化對人格的認同,他完全是從道德的層面,從修養的層面去認同它的。那麼中西文化的這一點差別,就註定了中國人把人格的最高境界是鎖定在審美的境界,它是超越的境界,它是一種無我的境界,所以正是在這一點上傳統美育和人格它有一種天然的血緣關係。

  我們考察中國傳統美育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離開了人格教育,中國傳統美育也就失去了靈魂,我們也可以説整個中國文化它是圍繞著人格建設、人生境界的探討而展開的。

  二、傳統美育的文化蘊涵。

  那麼第二個方面,我們就談一下中國傳統美育的文化蘊涵。那麼中國傳統美育,它有著深厚的文化蘊涵,它不是簡單的政教口號與道德教條,它的精髓在我看來就是將人生的理想與人格與審美教育相結合。比如説從孟子開始,他就一直思考:如何為人的道德信仰和人格境界找到一個行而上的根源。孟子説了一段著名的話,叫“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孟子把人格境界分成六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和第二個層面是一般的道德,比如説善就是與人為善,信就是誠信;但是孟子看來人格境界僅僅有這兩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第三個層面他就説“充實之謂美”,美是一種超越的層面,所謂充實之謂美,就是指道德充實他才是美的; 那麼第四個層面它才是“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已經進入到了一種崇高的境界;然後在大之上還有聖,聖就是超凡入聖;然後最後一個層面是“聖而不可之之謂神”,神它就是一種偶像,它就是一種道德的無上的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傳統美育就是注重人生和自然的統一,注重通過體驗來實現人和自然的溝通。那麼在《周易》當中呢,《周易》的《賁卦彖傳》當中有這麼一段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現在言必稱人文,但是人文的最早來源是出自何處?那麼實際上它是最早從《周易》出來的。那麼“剛柔交錯天文也”,《周易》認為自然界是美的,所以叫剛柔交錯天文,就是天上的日月星辰,它是剛柔交錯;然後“人文以止人文”,在中國傳統美育看來,能不能“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區別人類世界和動物世界的一個根本的標準,所以叫“文明以止”。傳統的儒家對這個“止”它有很多解釋,什麼叫止呢?叫“止以其分”。也就是説,文明劃分了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的區別。

  那麼後來像中國的一些經典的美學理論著作,像《文心雕龍》,像《禮記》、《樂記》,像《滄浪詩話》,包括像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基本的思路很多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相關的。所以“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中國傳統美育的一個文化蘊涵當中的最有價值的一個觀念。大家都知道人文和人文關懷它最早是從歐洲的人文傳統和宗教相關的,那麼但是中華民族呢,從本質上來説,它是一個沒有多少宗教情結的一個民族,從《周易》開始就確立了所謂的“樂天知命而不憂,生生之謂易”的這種人生價值觀念。所以也有學者指出,中華文明是一種樂感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一種罪感文明,就是基督教認為人生來就是有原罪的。那麼中華文明的這種樂感文明那麼它是如何解釋人的靈魂安頓,如何安頓人在痛苦當中的這種人格的整合呢?

  魯迅先生也説過,中華民族實際上是一個多災多難,它是一個歷經戰亂,歷經苦難,但是能夠維持住自己的心裏平衡和人格的整合,那麼這裡的奧秘呢,在我看來,中華民族找到了一種可以用文藝的美育來凈化靈魂,來整合人格的這麼一個途徑。那麼長歌可以當哭,遠望可以當歸,中國古典詩歌當中就談到人生不幸的時候,他往往離不開這個詩歌和文學的自我安慰,那麼近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家林語堂,在他著名的一本書叫《中國人》這本書當中,他就提到了:詩歌實際上是一種宗教的作用,他就談到了,“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通過諺語和詩卷深切的滲入生活,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予無限的深情,並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詩歌通過對大自然的感情,醫治了人們心靈的創痛,詩歌通過享受簡樸生活的教育,為中國文明保持了聖潔的理想” 。這一段話,林語堂是以一個文人的眼光,看到了詩歌使中國人保持了聖潔的理想。那麼他這段話實際上指出了,中國人實際上把詩歌散文和藝術作為一種宗教來信仰來實施的。 那麼下面呢,比如林語堂進一步談到,詩歌通過一些具體的途徑,也就是美育的途徑來熏陶人們安慰人們的心靈,使人格得到整合。他就説,“它時而訴諸於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于這個辛勤勞作和單調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昇華,時而又訴諸於人們的悲傷屈從克制等感情,通過悲愁的藝術反照來凈化人們的心靈”。林語堂在這裡列舉了詩歌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這種凈化和安慰,然後下面一段他就以文人的筆觸寫到了詩歌是如何對人們生活産生影響的。比如他談到,“他教會人們靜聽雨打芭蕉的聲音,欣賞村舍炊煙縷縷升起,並依戀于山腰的晚霞融為一體的精神,它教人們對鄉間小徑上的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親切,要溫柔,它使人們在杜鵑的啼唱中體會到思念遊子之情,它教會人們用一種憐愛之心對待採茶女和採桑女,被幽禁被遺棄的戀人,那些兒子遠在天涯海角服役的母親”。那麼最後林語堂就説到,他説:“假如沒有詩歌生活習慣的詩和可見於文字的詩,中國人就無法倖存至今”。所以他認為,詩歌實際上是維持住了我們中國人的精神的平衡,使人格不至於分裂。

  那麼就這一點上來説呢,中華文明當中這個美育意識和美育理論和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藝術呢,它實際上有著如此深厚的,它這個文化的蘊涵它是上升到一種信仰的層面,和靈魂的關注。我們可以説,中華文明能夠在五千年當中,不至於像其他國家的一些文明像瑪雅文明,包括古埃及的巴比倫文明,都出現過斷裂。中華文明能夠五千年一以貫之,源遠流長,和這種審美的傳統和這種文學藝術的源遠流長它是有著密切關係的。

  三、傳統美育的表現形態。

  那麼第三個方面呢,我們要談一下傳統美育的表現形態,那麼中國傳統美育呢它有一套完整的表現形態,我們想從兩個方面來論述。

  第一個我們從自然美的表現形態來談一下這個問題。那麼中國傳統美育非常重視自然之美對人格的培育。那麼中國很多的文學藝術家酷愛自然,並且強調通過自然之美對人格的陶冶呢,來提升人格境界。那麼從先秦時候的儒道兩家開始,它就認為自然和人的感情是可以溝通的,比如像老子就提出過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麼儒家它也非常重視自然之美對人格的陶冶,它最早用的一個範疇就叫“比德”。所謂“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來比喻人的道德境界,從而進一步喚起人們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比如《詩經》當中有一首詩就談到“嵩高維岳,駿極於天”,那麼這是用這種高聳的泰山來比喻君子的人格。所以孔子也有一句話叫“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麼這種比德説,成為中國傳統美育當中對人格境界進行教育的一種常見的方式。比如説我們現在看三國時候劉楨的《贈從弟三首》, 那麼其中這一首呢,他是用自然界的松樹他來比喻君子的人格,勉勵他的弟弟在戰亂頻繁的漢末三國時期保持一種堅定的人格。這首詩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特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它繼承了孔子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調也”的這種思想,勉勵他的弟弟要學習松柏,越是風聲悽慘,那麼越是要挺立風中;所以最後的一聯 “豈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這裡用 “松柏有本性”,實際上是一種“比德”之説,那麼他號召人們處於亂世的時候,他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所以中國後來的古代的士大夫,他喜歡用松、竹、梅、菊來比喻人格,所以日本有一個美學家就談到,如果説西方人他欣賞自然物當中的這種形式感,而中國人呢,他是欣賞這個自然之物當中道德象徵的蘊含。

  那麼中國傳統美育這個實施的第二個途徑,就是藝術之美。雖然中國傳統的文學家和美育家認為自然之美有一種對人格的培養的魅力,但是他們認為呢,更深的層次它還要通過藝術之美。為什麼呢?孔子説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藝術之美它是心靈的創造,反過頭來它對人的心靈的穿透力,它對人格境界的陶冶,它和自然美相比呢,它是更深,所以就是中國傳統美育呢,它把最高的一個範疇就稱作為意境,那麼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和中國古代藝術理論一個常用的概念,在現代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經常引用。

  什麼是意境呢?我覺得佛教當中有一句話説得《佛學大辭典》當中它有一句話説得比較言簡意賅,叫“心之所遊履攀援者,謂之境”。所謂 “心之所遊履攀援者,謂之境”,也就是説,心靈攀登體驗到的那個層次,它就叫做境,所以,這裡所説的意境的核心它是一種體驗的境界,它啟發我們,意境一定要産生一種使人回味無窮,能夠對人的人格産生一種感召力,和一種穿透力,南北朝著名的詩人庾信,他就寫過一首詩,這首詩主要是寫庾信被強留在北朝的時候,思念江南故鄉的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懷。那麼他就寫到他在北朝的時候,叫“陽光萬里道,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在這首詩當中他就婉轉的抒發了自己被強留北朝的時候,他不敢公開的抒發內心的故國情思,它只能用“秋來南向飛”的大雁來表達自己魂牽夢縈的故國情思。所以杜甫有一句詩,叫“庾信文章老更成,淩雲健筆意縱橫”,所謂“意縱橫”就是指庾信的詩文,晚年的時候老來彌辣,像庾信的這首詩他就表現出這個境界。

  那麼不僅是中國傳統的詩歌是這樣,那麼即使是中國古代的書法作品繪畫作品它都追求一種淡遠超脫使人感覺韻味無窮的意境,那麼比如説像范寬的《雪境寒林圖》,它所以成為一個經典的中國古代繪畫的作品,那麼它就表現出一種關中地區,就是終南山地區下了大雪之後,雪境寒林的一種蕭條的氣氛和那種境界,那麼還有像元代倪瓚的《魚莊秋霽圖》,它也表現出一種,一個漁村秋天下了雨之後的這種淡遠的意境。那麼還有像中國古代的書法,像著名的王羲之的《蘭亭序》,人就稱王羲之的書法是“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那麼這裡的“飄若遊雲,矯若驚龍”實際上也是王羲之書法創造出一種內在的神韻。像東晉王洵的《伯遠帖》,他也表現出瀟灑自如的這種神韻。所以我們説中國傳統的藝術的意境,它來源於人格的陶冶,反過頭來又對人格的培育起了一個作用。

  四、傳統美育與當代人格的建設

  最後一個問題,我們就談一下美育與當代人格建設。中國人在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同時也帶來了精神文明的失落,它表現為一個人格的空缺,那麼在審美的文化領域和美育的教育當中,它就出現了很多反常的現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傳統美育,對我們當代人格的塑造,可以從三方面起到一個啟發和提升的作用。

  1、那麼第一個是説美育和當代人生價值的啟發。那麼我在這裡,我們可以看這麼一段例子,1998年10月7日的《南方日報》它刊登了這麼一個事情,它就談到了“在成都這個地方,有的年輕的女性為了促銷女性用品,它可以把這個模型模具放在腦袋上”。那麼這種情況顯然我認為是不美的。但是呢,促銷的小姐她有她的想法,所以這段新聞就記載,一位穿旗袍的小姐撇撇嘴説:“心裏不好受,但一天可掙幾十元錢,就不管那麼多了”。這一則報道它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國人的人格境界,在目前商品經濟的大潮下,在利益的驅動下,它是非常薄弱的。所以社會上出現了很多以醜為美,在這方面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那麼前不久媒體就停播了一則廣告,洗衣粉的廣告。那麼它一開始就是用隱性的暗示,用“漂”了沒有,你“泡”了沒有,用這個“漂”和“泡”它來隱喻有些色情的一些舉止。那麼像這則廣告它後來被停播了,因為很多社會上都有意見。那麼也就是説,在市場經濟下,這個金錢的誘惑促使大眾審美它對人格産生了一種扭曲。

  所以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美育提倡獨立的人格,提倡藝術對人生價值的重新認定,像陶淵明他有首詩,就提出“久在樊籠中,復得返自然”。他把世俗社會比作為樊籠,是牢籠。他認為回歸自然,在自然之美和藝術之美當中,他的人格可以得到解放。那麼像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念,至少我認為在目前,它是有它的價值的,是可以為我們所汲取的。

  作為人來説,他固然物質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我認為對一個完整的人來説,一個人的自尊自愛,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它同樣是他生存的一個重要的層面。所以,包括在現實生活當中和歷史上,有很多人甚至為了維護他的自尊,他不惜犧牲物質的利益,我們認為這種人格追求它同樣是有價值的,所以這裡邊牽涉到一個價值觀念判斷。但是我們確實也認為,在現代的審美教育當中,如何協調這二者是非常難的,也是需要一個綜合平衡。所以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美育它如何把“義”和“利”統一起來,來整合人格、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點,傳統美育對人格的提升,我認為表現出對人格境界的一種重新的認定。那麼市場經濟下人格境界和市場經濟的關係是什麼樣,它和美育的關係怎麼樣?這是我們人文社會科學和我們今天面臨的一個困惑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認為市場經濟和人格它並不矛盾,古代人就談到“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矣”,我們認為市場經濟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場經濟和金錢對立起來呢,用審美和人格來排斥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念,比如説市場經濟講究商品交換利益互換,我認為這個也不全面,在市場經濟下,沒有經濟實力有時候我們的人格也很難完全保持獨立。所以,我們也不贊成那些古典的理想主義者,把人格和市場經濟的一些法則絕然對立,用道德和義憤的態度來對待市場經濟下人格的建設,這個我並不贊成。

  但是另一個問題,也不可避免的就説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和人格觀念,它是以利益驅動為基礎的,俗話説“無利不起早”,這就和審美的和美育的無功利的境界它是矛盾的。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認為,傳統美育所提倡的超越功利的人格境界,它和市場經濟下的人格境界,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種互相平衡,起到一種抗體的作用。它和科技理性下的科技主義和人文主義,它是必須互相抗衡的,互相制約的,缺一不可。就像我們剛剛談到的那位清華的學子,他的人格境界當中只有科技的人格境界,而沒有人文的境界。那麼這種人格他是有缺陷的,那麼出現在他的人格境界當中的視野,如果發展下去那是非常可怕的。以後如果按他的邏輯可以用硫酸或者用別的東西,也可以把人作為實驗品,既然熊可以試,人為什麼不可以試。那麼這就和以人為本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它是矛盾的。

  所以在市場經濟下,人格境界的整合在美育的表現當中,我認為,美育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目前市場經濟這種人格境界追求,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種抗衡,起到一種提升,起到一種超越。一個社會的文化它必須是互相組合,互相抗衡,它表現為一種和諧。所以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情況下,人格境界的提升,我認為,科技的和人文的它是不可或缺的,那麼它和我們中國傳統美學所主張的超越世俗,它並不矛盾,那麼這是第二點。

  3、 傳統美育對我們當代人格境界的培養另一點呢,我認為是對人格境界當中個性意識的弘揚和恢復。那麼健全的人格是以個性為基礎的,健全的審美文化它是以個性作為它的前提的,但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大眾文化和大眾文藝,從本質上來説,它和個性意識,我認為是矛盾的。所謂大眾文化它是借助於高科技和電子傳媒而涵蓋社會的一種文化體系,那麼它的製作,它是一種工業化的程式,它沒有個性,現在我們講包裝,講打造,所以也有人認為,西方大眾文化和中國目前一些大眾文化,實際上它是一個影印機,它把一些概念和一些理念加以複印。那麼,在這種審美文化氛圍當中,如何通過古典藝術的教育真正恢復大眾他那種審美文化當中的個性意識?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我們的文學藝術和大眾文化有一句時尚的口號叫“跟著感覺走”,我認為這個“跟著感覺走”,它是以犧牲個性為前提的。所以我們真正的美育不僅不犧牲個性,而且是以個性為前提。像孔子説:“興觀群怨”,這裡的“興”,是一種個體化的體驗,所以我們要通過當代的審美教育,特別是通過古典藝術,通過一些高品位文學藝術的熏陶,使人們恢復內在的審美的感覺,那麼梁啟超就説過這麼一段著名的話,他説:“愛美的本能,是我們人人都有的,但感覺器官不常用或不會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個人麻木,那個人便成了沒趣的人,一個民族麻木,那各民族就成了沒有趣的民族,美術的功能,在把這種麻木狀態恢復過來,令沒趣變成有趣”。我想梁啟超的這段話是語重心長的,對我們當代中國人也是有著警醒和提示的作用的。中華文明當中,傳統美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中國五千年的文學藝術是在世界上它可以獨樹一幟的,是值得我們引以為豪的。我們也不可否定的看到這一點,我們當前的審美傾向和審美趣味,存在著很多低俗、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那麼我們的文學藝術現在很多表現的境界都是很低下的。那麼客觀上來説,對國民精神的腐蝕造成了負面的作用,所以如果這麼發展下去,也可能我們的人就變成了梁啟超所説的沒趣的人。

  如何把這種麻木狀態恢復過來,如何把美育和我們現在的人格緊緊的整合在一起,真正建設成我們現代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先進文化?我覺得這個任務它是任重而道遠的。那麼不僅是中國,其實在世界的範圍當中,全世界都面臨著一種教育的改革,教育的以人為本。所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編著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當中,它就提出來了“未來的教育它必須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在這個整體當中,社會的一切部門都從結構上統一起來,這種教育將是普遍的和繼續的,從個人的觀點來説,這種教育將是完整的和賦予創造的,因而也是個別化的和自我指導的,這種教育既是保障專業活動,促進專業的動力,又是文化中的堡壘和推動力,這個教育運動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逆轉的,這是我們時代的文化革命。”他把它提到了一種文化革命,他這裡面提到了既是專業的創造的,同時它又是文化中的堡壘和推動力,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談到的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兩個輪子的作用。所以面對這個艱巨的教育的任務,我們傳統美育和當代人格,它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那麼它在將來的、未來的和中國的發展過程當中,它會時時引起我們的關注,時時對我們日常生活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