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12月9日 《地球上的貓科動物——獵豹》 蔣志剛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0日 10:38


  主講人簡介:

  蔣志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畢業,後留學加拿大,在阿爾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回國工作,1995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多本。

  內容簡介: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獵豹,獵豹在英文中的英文名字是Cheetah,這個詞是來自於北印度語Chita,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獵豹很多人可能在野生動物園見過,它的軀幹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2公斤。雄獵豹它的體型略微大於雌獵豹,獵豹背部的顏色是淡黃色。它腹部的顏色比較淺,通常是白色的。剛才我們説了,獵豹它是叫 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所以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這個條紋就是我們用來區別獵豹與豹的一個特徵。獵豹的尾巴,它的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比較長,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樣。一般來説它的體型是纖細、腿長、頭小、耳朵短、它的瞳孔是圓形。因為獵豹具有這種流線型的體型,所以它跑起步來顯得十分輕盈。加上獵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軟,它無論是站立的時候,還是奔跑的時候,它的身體的輪廓都像是一座青銅作品,所以有媒體把獵豹的背部與臀部曲線列為就是一種自然遺産。在動物界裏面,獵豹的系統分類定位是這樣,它是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就是它是屬於哺乳動物的一員。屬於食肉目,它也屬於食肉動物的一員。貓科、獵豹屬,獵豹是它的種。

  獵豹屬於瀕危物種,目前對獵豹的保護採取了這麼一些措施:一個是建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另外還建立一些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裏面也有獵豹的生存。第二點的話,人們開始人工養殖獵豹。第三點就是國際間已經禁止了獵豹皮的貿易,沒有正常的貿易渠道的話,一般的合法商人就再不會進行這種貿易。好了,這就是有關獵豹的故事。

  《地球上的貓科動物——獵豹》 (全文)

  我們今天的話題是獵豹,獵豹在英文中的英文名字是Cheetah,這個詞是來自於北印度語Chita,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獵豹很多人可能在野生動物園見過,它的軀幹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2公斤。雄獵豹它的體型略微大於雌獵豹,獵豹背部的顏色是淡黃色。它腹部的顏色比較淺,通常是白色的。剛才我們説了,獵豹它是叫 Cheetah,就是有斑點的意思。所以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點,從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條紋,這個條紋就是我們用來區別獵豹與豹的一個特徵。

  獵豹的尾巴,它的末端的三分之一部位,有黑色的環紋。後頸部的毛比較長,好像很短的鬃毛一樣。一般來説它的體型是纖細、腿長、頭小、耳朵短、它的瞳孔是圓形。因為獵豹具有這種流線型的體型,所以它跑起步來顯得十分輕盈。加上獵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軟,它無論是站立的時候,還是奔跑的時候,它的身體的輪廓都像是一座青銅作品,所以有媒體把獵豹的背部與臀部曲線列為就是一種自然遺産。獵豹是怎麼來的呢?大家知道,每一種物種都是由其他的物種進化演化而來的。

  在北美的得克薩斯、內華達、懷俄明這些地方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獵豹的化石,那時候的獵豹大約是生存在一萬年以前。那時候世界上是地球上最後一次冰期,所謂的冰期地球氣侯變冷,在地球的兩端,南北極兩端覆蓋著大面積的冰川,就稱為冰期。在那個時期,獵豹還廣泛地分佈于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洲。當冰期氣侯變化導致大批動物死亡,這時候就是在歐洲和北美洲的獵豹以及亞洲非洲部分地區的獵豹都滅絕了。

  獵豹它的壽命有多長呢?人們利用無線電頸圈發現,就是野外獵豹的壽命一般是6.9年。但是在人工圈養狀態下,獵豹它可能生存11.7年。所謂的無線電跟蹤技術,就是在動物的脖子上套一個無線電發報機,然後根據無線電發報機,一個是標誌動物,另外一個對動物的活動範圍進行跟蹤。一些無線電發報機它壽命相當長的話,它可以研究動物的壽命。

  在動物界裏面,獵豹的系統分類定位是這樣,它是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就是它是屬於哺乳動物的一員。屬於食肉目,它也屬於食肉動物的一員。貓科、獵豹屬,獵豹是它的種。它有兩個亞種,一個是非洲亞種,一個是亞洲亞種。非洲亞種比較多,還有九千到一萬二千頭。亞洲亞種比較少,它主要生活在伊朗,現在還有三百頭左右。根據生物分子學的研究,獵豹與美洲虎、金貓大約是在五百五十萬年前出現的,就是在地球上出現。而獅、虎、美洲獅大約是在一百六十萬年前才出現。一般來説的話,獵豹是不能上樹,和豹是不一樣的,豹是能上樹的。獵豹因為它那個爪子生在外面,不善於攀岩,所以它一般不能上樹,最多是上一些已經倒伏的那種倒木。所以在非洲,有時候看見有些貓科動物,就像獵豹一樣的貓科動物,如果是伏在樹上休息,或者是等候獵物,以為是獵豹,實際上不是的,那是豹子。一位美國科學家叫做斯蒂芬,曾經研究了很多野生動物的種群結構。他發現世界上現在的獵豹都是一些親緣關係比較近的個體,就是説這些獵豹,都是有一些親緣關係比較近的個體、近交産生的後代。由於它們是近交的後代,所以它們這些個體遺傳結構都很相似,就是它們的基因構成很相似,起碼就像雙胞胎一樣。這裡面就有一個相關的問題,一般來説的話,人們特別希望能夠多保存一些遺傳多樣性,希望一個物種的遺傳結果差異更大一些。那像獵豹這樣的物種,它遺傳結構已經非常小。但是它在野外能夠生存下來,目前也沒有任何症狀。表示這種物種,它沒有因為近交在衰退,所以説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一般來説的話,認為物種如果是高度近交的個體組成的話,那麼它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

  獵豹相對來説是比較容易馴化飼養的,世界上最早的馴化紀錄是閃族人,他們最早開始馴化獵豹。馬可波羅曾經注意到,在他的遊記裏面留下了一些很有趣的記錄。他曾經注意到,就是在獵豹的分佈區以外,許多東方人將獵豹養作寵物。人們把獵豹就是作為獵犬,作為一種怪獸,或者甚至作為坐騎。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埃及的皇室人員喜歡貓科動物,尤其是獵豹。他們飼養獵豹為他們打獵,但是人工飼養的獵豹它的繁殖率一般都是偏低的。比方説,印度曾經有一個蒙兀兒帝國,有個皇帝叫做阿巴克,他建立了一個有幾千頭獵豹的動物園。據當時記載,其中只有一頭獵豹成功的繁殖了後代。雖然説獵豹容易飼養,人們可以調教獵豹去取東西、去打獵。但是一般來説的話,獵豹還是屬於比較難調養的動物,因為它好動。再一個的話,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的窩。所以的話,人們只能利用獵豹來追捕獵物。通常情況下是獵手將獵豹蒙上頭套,帶到一個狩獵的地點,這樣的話是為了節省獵豹的體力。然後到了地點發現獵物之後,就馬上將獵豹的頭套取掉,然後讓獵豹去追捕獵物。當獵豹捕到獵物以後,獵人一般就是讓獵豹分享一小部分獵物,或者是讓它吃獵物的血。

  獵豹的生活比較有規律,通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早晨五點鐘前後開始外出覓食,它行走的時候比較警覺,不時停下來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可以捕食的獵物。另外一點的話,它也防止其他的猛獸捕食它。它一般是午間休息,午睡的時候,它每隔6分鐘起來,就要起來查看一下,看看周圍有什麼危險。一般來説的話,獵豹每一次只捕殺一隻獵物,每一天行走的距離就是大概五公里、最多走十多公里。雖然它善跑,但是它行走距離並不遠。獵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陸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動物,它的時速可以達到112公里。如果人類的短跑世界冠軍和獵豹進行百米比賽的話,獵豹可以讓這個世界冠軍先跑60米,最後到達終點的是獵豹,而不是這個短跑世界冠軍。它為什麼跑這麼快呢?與它的身體結構有關,一個是它的腿長,身體很瘦。再一個獵豹的脊椎骨十分柔軟,容易彎曲,像一根大彈簧一樣。就是它跑起來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它前肢和後肢都在用力,而且身體也在奔跑中間一起一伏,所以跑得非常快。獵豹它在奔跑的時候,它需要急轉彎,它那條大尾巴就起了平衡的作用。就是在轉彎的時候,尾巴平衡,使它不至於摔倒。因為在自然界,人們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就像我們人類軍備競爭一樣,你跑得快,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行。或者是你要抓我,我必須逃脫,要不然我被你吃掉以後,我就有可能整個物種滅掉。所以捕食者跑得很快,那個被捕食者必須跑得更快,或者是有別的辦法。一般來説的話,因為獵豹跑得快,其他動物無法跑得比它更快,它們只好想盡辦法。你像羚羊的話,它一般是急轉彎,不停地急轉彎。因為它直線跑的話,它跑不過。所以它只好跑幾步轉一下,所以獵豹也得不停的轉彎。這時候獵豹要保持平衡,不至於摔倒的話,它必須靠大尾巴,大尾巴保持平衡。

  但是要注意到,獵豹既然跑得那麼快,但是對它來説,對它的整個身體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是一種考驗。當它奔跑速度達到110公里以上的時候,它的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都在超負荷運轉。大家知道,當動物機體運動的時候,它體內會産生大量的熱。動物必須把這些熱排出去,就像人類一樣,人類運動跑步的時候要大量地出汗,或者喘氣。一方面是吸進氧氣,一方面是通過出氣,也排出一部分熱量,通過排汗也排出一部分熱量。由於獵豹它一下子無法把囤積的熱量排出去,很容易出現虛脫症狀,所以獵豹一般只能短跑幾百米,它就減速了。要不然它身體就過熱,然後會産生虛脫。所以這種奔跑是很傷元氣的,有時候就是獵豹抓住了獵物,因為它剛才跑得太快,所以它那個時候也沒辦法進食,必須要休息一下,或者喘喘氣,才能開始進食。這個時候是獵豹最脆弱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它的獵物很可能被附近的獅子或者豹子搶走,甚至它自己還有生命之憂。如果獅子太餓了,或者有一群獅子很久沒進食,那麼那些獅子有可能把獵豹都作為它們的捕食對象。

  獵豹的牙是比較鋒利的,但是比較起其他的大型貓科動物,獵豹的牙比較小。這是我們前面説的獵豹的頭比較小,獵豹的頭比較小的話,它的上頜就相對來説也比較小,所以它不可能長很長的齒根。另外它的牙就不可能變得很長,大家知道,牙如果很長的話,就需要很長的齒根才不容易斷。如果齒根短,牙齒外露的部分長,那麼很容易在咬東西的時候,就容易折斷。所以的話,獵豹的牙相對來説的話,也是比較小的。所以整個獵豹的身體結構看起來都是為了跑得快這個特點設計的,這是大自然這個設計師設計的。我們叫做生存競爭,就是由於自然選擇迫使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為了跑得更快設計的。我們説很久以前,就是在一萬年前,它的祖先個體還是很大的,但是那些祖先由於不適應環境滅絕了。現在留下來的這些獵豹,它們都是跑得很快的,身體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異。因為它跑的時候需要消耗很多的氧,為了吸收更多的氧,獵豹長一個很大的鼻腔。所以它那個頭骨裏面就沒有多少空間來長齒根了,所以它的牙就比較短。它的牙一短的話,大家知道,肉食動物,它打鬥一個是靠爪,一個是靠牙,所以這樣影響了它的打鬥能力。

  在自然界獵豹常常被一些體型比較大的貓科動物,比方説獅子打敗,甚至有可能被獅子咬死吃掉。由於獵豹的牙比較短,所以獵豹有時候還不能用牙來把食物咬死。經常是靠上下顎就是像鉗子一樣把獵物的脖子鉗子住,使獵物窒息死亡。獵豹它的捕食方式一般是這樣:儘管它跑得快,因為它跑得距離很有限,所以它在捕食的時候,它會儘量地、一步一挪接近獵物。儘量不讓獵物發現它,在它靠得足夠近的時候,它才開始突然一下縱跳出來,猛撲向獵物。這個時候靠速度來抓住獵物,如果它在第一次抓不住的話,那麼獵物很可能抓不住。因為獵物跑得非常快,像羚羊跑得非常快。再一個就是説善於躲避它,不斷地急轉彎,有可能躲避掉。所以獵豹抓動物的時候,它一跳出去,如果動物比較近的時候,它儘量伸出它的爪子。所以它爪子總是露在外面,爪子儘量抓獵物的後肢,希望把它抓倒。然後再撲上去咬住它的脖子,制服獵物。一般的話,等獵豹咬住獵物的脖子五分鐘到十分鐘以後,那些大型的獵物才會死亡。等那些獵物死亡以後,獵豹就將那些獵物的屍體拖到密林中間進行進食。

  説到獵豹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豹,豹與獵豹是很相似的。我們可以看到體型上非常相似,甚至遠看都區別不開。豹與獵豹不一樣,它喜歡上樹,它喜歡爬到樹上去休息睡覺,或者是埋伏在樹枝間伺機出擊來捕捉獵物。豹子經常是在夜間捕食的,豹從樹上下來的時候,能夠一下撲中獵物,很少有失手的時候。所以它很多時間我們通常看見的豹是待在樹上,而且一般被捕食的,就像羚羊這一類的動物,不容易看見它。它容易發現獵物,一旦當獵物從樹下走過的時候,它就猛撲下來。當豹它捕到獵物之後,它與獵豹不一樣,它喜歡把獵物拖到樹上。把獵物藏在樹枝之間然後慢慢進食,它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鬣狗或者獅來搶吃它的食物。真正在自然界獵豹儘管跑得很快,它經常還是抓不住羚羊的,抓不住它要捕食的動物。這是為什麼呢?前面我們就説了,獵豹雖然跑得快,但是它跑得距離很有限,就是説它只能跑幾百米。羚羊相對獵豹來説它慢,但是它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就是每小時奔跑起來也可以達到90公里左右。所以羚羊一旦遇見獵豹它一個是急跑,急跑以後再轉彎。再一個就是利用山丘、草叢,或者利用叢林來做掩護,做鋸齒形的奔跑。使獵豹發揮不了它快速奔跑的特長,然後使它的捕食企圖撲空。這就是自然界的軍備競爭,就是捕食者的速度快,那麼被捕食者,必須跑得更快。要比被捕食者,或者是耐力強,或者是用計謀逃脫。要不然世界上有些物種就會滅絕,對於獵豹來説因為它吃的羚羊滅絕了,它自己生存也會有危機。所以大自然這個造物主,不會輕易地使一種物種滅絕,所以每一個物種都會有生存的機會。大家可能看過在非洲草原上面經常會發生一些很熱鬧的場面,一些大型的貓科動物,像我們看見的豹、像獅子、像獵豹,會追捕一些它們的獵物,像羚羊、角馬這些。這實際上一個充滿動態、充滿活力的過程。因為什麼?它是大自然進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一部分就是體弱、年紀大的、甚至是生病的個體,被這些猛獸吃掉。而保存下來這些個體,一般來説是健康的、強健的個體。它們有可能逃脫這些猛獸的捕食,所以這是自然界生物鏈的一個有機的環節。獵豹它的社群行為與其他的動物也有相似的地方,它有一種同性集群。所謂的同性就是同性別的個體待在一塊,在野生的獵豹群裏面,一般分為雄性個體群,也就是單身漢群和雌性群。還有母子群,雄性除了繁殖季節,它一般是單獨生活的,或者是兩隻、三隻雄性個體待在一塊,和雌性個體不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雄性個體的領域可能與幾群雌性個體的領域重疊,雌性個體就是它在繁殖季節和雄性待在一塊。一旦繁殖季節過了以後,懷孕的雌性個體就會形成一個單獨的群體,在野外遊蕩。自己捕食,到那個時候它們産下小崽,它們會帶著小崽一起活動。開始哺乳,然後一起活動。告訴小崽怎麼捕食,等到雄性的小崽長大以後,這些雄性的小獵豹它就會慢慢地離開雌性的群體,然後開始自己的生活。或者幾隻雄性個體待在一塊,最後再建立它自己的領域,然後再進行自己的繁殖期,這就是它們的一個生命週期。

  與其它動物相似,雄性獵豹一般也會爭奪配偶。它不是那種一夫一妻制,它在野外是自由競爭。在繁殖期雄性獵豹它會打鬥,經過長時間打鬥以後,最後的勝利者才能與那些雌性獵豹交配。一般來説的話,獵豹它交配的時間比較短,不像獅、像虎那樣的交配時間那麼長,它交配的時間相對來説短一些。雌性獵豹懷孕期是91到95天,一般來説的話,一隻雌性獵豹它一胎可以生一到六個幼崽,通常來説是二到四隻。那些産崽的雌性獵豹,將它的巢建在那些草比較密的,或者是叢林的深處,或者是沼澤地,一些其他動物到不了的地方。因為有可能一些猛獸可能會捕食這些小獵豹,一般小獵豹長到1歲以後,它們才會開始獨立地捕食。小獵豹體重一般是240到300克,要生下來兩到三天之後才會爬,四到十四天以後眼睛才會睜開,二十一到二十八天之後才開始取食,兩個月以後開始斷奶。小獵豹出生的時候,它背部有一些斗篷狀的毛,那個蓬鬆的毛一般的是在兩個半月的時候這些毛就開始脫落。九到十個月以後,雌獵豹開始達到了性成熟。雄獵豹的話一般要十四個月齡才能達到性成熟,所以小獵豹出生後,最初的幾個月裏邊,雌性獵豹一般是把那些小獵豹藏在草叢中間。到三個月以後獵豹才斷奶,這時候斷奶的獵豹還是跟著母親一起走。這個時候它是從母親那裏學到狩獵,學到生活,學到逃跑天敵的那些技能。要到1歲到1歲半之後,小獵豹才開始獨立生活,一般是雄獵豹開始獨立生活,小雌獵豹有可能還和母親待在一塊。雌獵豹把它們領域設在那些它經常捕食的羚羊角馬遷徙的路線上面,有時候雌性獵豹懷孕了,它的奔跑速度還是很快,而且捕食起來也非常靈活。它也必須抓到食物,所以的話,對它的出生崽的個體重量,對它懷孕的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為它在懷孕期間,甚至懷孕的晚期它也必須能夠捕到食物才行。要不然的話,它不可能完成妊娠過程。

  奇怪的是那些雌獵豹,特別是那些已經生下小獵豹的母豹,它捕獵的時候成功率要比獅子和豹要高出兩倍。它到那個時候,它反而非常容易抓到羚羊或者角馬。雌獵豹它捕食的時候,它不論多麼疲勞,它總要把獵物拖到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為什麼?因為很多小獵豹等著要吃,所以它不能讓這個食物被其他的像鬣狗、像獅、豹搶走。要不然的話,它的幼崽和它自己有饑餓的危險。

  目前全非洲的獵豹剛才説了,它是九千頭,到一萬二千頭,其中還有大約10%的獵豹是生活在圈養狀態下。但是在四十多年前,就是在1960年的時候,獵豹的數量是現在獵豹數量的兩倍以上。就説明獵豹它現在是瀕臨滅絕,它的分佈區在萎縮,它的數量在下降。所以的話,目前保護獵豹成為人們的一個任務,特別是在非洲,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麼導致獵豹數量減少的原因,一個是那些草食性動物減少了。像羚羊、像角馬,它們的數量減少了,它們的分佈區減少了,所以獵豹的食物資源減少了。另外一點就是獵豹的生態環境被分割了,被人類的村莊、道路和其他的一些人類活動區給分割隔離了。這個時候獵豹的群體很小,就是獵豹要尋找配偶的話,非常困難。第三個原因就是由於獵豹皮的貿易,特別是國際貿易。大家知道獵豹的皮有點像虎皮,黃色的背景上面有些黑色的條紋和斑點,所以看起來很好看。所以的話,它也是一種貿易的對象。就是人們都希望,特別是有錢的人希望買到獵豹的皮來裝飾客廳這些地方。現在由於CITES公約,就是《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實施,這種貿易受到了限制。但是這種走私還是存在的,這些走私者偷獵獵豹對獵豹的生存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目前對獵豹的保護我們一般採取了這麼一些措施:一個是建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在非洲有很多很大的國家公園,像塞倫哥地這些地方,在馬塞馬拉都建立了很大的國家公園。公園面積非常大,保存了比較大的獵豹種群。另外還建立一些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裏面也有獵豹的生存。第二點的話,人們開始人工養殖獵豹。此外的話在一些野生動物園裏面也養殖了獵豹,像我們中國的野生動物園大家也可以看到獵豹,而且都繁殖後代,它在遠離本土的地方也能夠進行繁殖。第三點就是國際間已經禁止了獵豹皮的貿易,這一點的話,大大地降低了對獵豹的獵殺。因為沒有正常的貿易渠道的話,一般的合法商人就再不會進行這種貿易。好了,這就是有關獵豹的故事。(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