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 《生命的絕響—阿炳和他的音樂》 喬建中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8日 17:17
主講人簡介:
喬建中,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1941年8月27日生於陜西榆林,漢族,中共黨員;1967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198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85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所長;1988年至2001年任所長;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民族音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主要作品有:《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瑤族民歌》、《土地與歌》、《中國音樂》等。
內容簡介:
生命需要回味,一位瞎子的一生會是什麼狀態?阿炳這位盲人,何以成了二十世紀響徹世界的音樂家?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廣為傳誦的《二泉映月》是如何誕生的?
阿炳原名華彥鈞,出生在江蘇無錫東亭,其父華清河。據説阿炳為其父與一寡婦所生的私生子,從小阿炳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歧視、漫罵充斥了阿炳的童年。兩三歲時其母親便因病去世,此時的阿炳跟隨精通道教音律的父親在雷尊殿道觀生活。耳濡目染使阿炳從小就喜歡上了音樂。十二三歲的阿炳便能像大人一般邊奏邊唱在道觀做法事了。阿炳二十六歲時,其父華清河因病去世,阿炳正式接替父親成了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此時的阿炳也因患眼疾,一隻眼睛不幸失明。三十歲時,阿炳離開了道門,以賣唱和演奏器樂為生。三十五歲時,他雙目失明,從此開始了自己邊走邊拉、長達二十多年之久的流浪賣藝生涯。
阿炳每天上街賣藝穿着一件破長衫,戴着一個斷了一條腿兒的墨鏡。有人便認為他是叫花子,其實阿炳與一般意義上的社會上的乞丐截然不同。後來為阿炳錄音的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先生在《阿炳小傳》中寫道:“他是純粹靠演奏來維持生活,卻從來沒有做出向世人乞討的樣子。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給他報酬,他並不道謝,他不爭多嫌少。即使不給他錢,他也一樣高興地奏唱着”。1950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年9月之前,他的音樂僅僅為當地的老百姓熟悉,阿炳幾乎和所有人一樣,並沒有想到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個月,命運之神竟然垂青了這位又窮又瞎的民間藝人。這時候,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和曹安和來到了無錫,打算用當時國內罕見的進口鋼絲錄音機錄製一部分道教音樂用於研究,順便為無錫藝人阿炳創作並演奏的作品錄音。1950年9月2日晚上7點半,為阿炳錄音的工作開始了。阿炳拉完第一首後,楊蔭瀏先生讓阿炳給曲子起個名子,阿炳常時間沒有説話,他低着頭、沉思了許久説:“就叫《二泉印月》吧”。為了避免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的重復,再加上無錫有個映山湖,於是在楊先生的建議下就把“印”字該做了“映”,而成了現在的《二泉映月》。剛錄完音的阿炳神情顯得很激動,他撫摸着錄音機聆聽着自己的琴聲,激動得一句話也説不出。阿炳無法想象,那細細的錄音鋼絲竟然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錄音後的第23天,已成了新聞人物的阿炳在無錫雅藝協會成立大會上表演節目,從來都是站着演奏的阿炳,可以坐下來為大家演出了,這樣的登臺演出,也是阿炳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那年阿炳57歲。1950年12月4日,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瞎子阿炳因病吐血而死。
1951年,阿炳的唱片出版後,立即轟動了全國;1954年,《阿炳曲集》也跟着出版,阿炳的音樂不但在國內廣為流傳,而且飛躍了國界,成為許多世界級交響樂團的演奏曲目。日本著名的指揮大師小澤徵爾聽完《二泉映月》後,感動得雙膝跪地,淚流滿面。《朝日新聞》特為此發表文章《小澤先生感動的淚》。
阿炳的音樂,應該説是聽不夠也演奏不夠。到現在所有的二胡界還承認阿炳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功力未必有人全面地超過他。他的作品,可以站到整個二十世紀所有大作曲家的面前毫不愧色,他可以代表我們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最高的水平。這樣一位民間音樂家是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阿炳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曲目,將一直會被我們欣賞下去、一直伴隨着我們的生活、充實着我們的精神。這就是阿炳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民間音樂家,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偉大的遺産。
《生命的絕響—阿炳和他的音樂》 (全文)
各位觀眾,今天有機會在這個地方跟各位談一下阿炳,我感覺到是非常有意義。在講述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聽一段音樂。那麼這段音樂呢,我想我不用報這個題目,大家一聽就很熟悉。(《二泉映月》)
好,我想在場的每一位都應該,一聽以後就知道它是什麼樣的音樂、由誰創作的了。那麼這一首作品,我首先要給大家講一下它是怎麼來的。1950年夏天,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的教授、著名的音樂史學家楊蔭瀏先生,當時是剛剛從南京國立音樂學院轉到了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來工作。到了天津以後呢,他一直在心裏裝着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家鄉有兩種音樂,他一直感覺到應該儘快地把它進行採訪、或者是錄下來。於是呢,他就到了夏天暑假的時候,利用暑假期間他與另一位,也是無錫的音樂家、也是研究部的教授叫做曹安和,他們兩位匆匆地趕到了無錫,一個他們想要去採訪無錫的一種道教音樂,叫十番鑼鼓;另一位就是有一位瞎子阿炳。他為什麼要到這個地方來,主要是當時他考慮到,當時新的社會制度剛剛建立,那麼很可能由於這種社會的變遷,那麼那個道教音樂的藝人或者這種音樂很可能被流失。阿炳呢,也很可能因為他年紀已經很大了,身體也不好,也可能就是有別的、出意外。所以他們二位帶着香港一位同行剛剛贈給的一台鋼絲錄音機趕到了無錫。
到了無錫以後找到道教音樂的這些道人們是很方便的,很快就找到了,他們也開始答應,開始來錄音。但是阿炳當時的情況非常不好,因為在1947年阿炳遇到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受到了當時社會的一些迫害,他從1947年就再也不動他的樂器了。這個時候楊蔭瀏先生找到他,楊先生其實從小就認識阿炳。在他12歲的時候,他曾經向阿炳學習過三弦還有別的樂器,但是他家裏認為阿炳是一個瞎子,地位低下,是不應該跟這人交往的,所以楊先生學了一段以後很快就停下來。但是到了二十世紀30年代,也就是阿炳差不多三十多歲的時候,楊蔭瀏先生趁暑假回到無錫的時候,又一次見到阿炳。可是這個時候阿炳雙目已經都失明了,失明以後呢,他就成了一個流浪藝人。這個時候呢,阿炳反過來請楊蔭劉先生教他,學彈琵琶的《將軍令》。因為楊先生的琵琶彈得也不錯,因為他已經看不見了,所以他用手掰着他的手教他,一個指法一個指法這樣教,這是他們的第二次交往。第三次交往就是抗戰勝利以後,楊先生再一次回到家裏,那麼這個時候楊先生還是要組織一些道教樂人們去到上海演出,阿炳很想聽他們這個排練,但是當時的道教藝人認為阿炳是一個流浪者,不想讓他聽。但是楊先生還是很尊重阿炳,讓他在一旁一直聽到底。他們前後就這三次交往。但是到1950年夏天,楊先生再見到阿炳的時候,阿炳的情況的確是非常不好。他兩年都沒有練琴,這時候經過楊蔭瀏先生反復地給他勸説,説我專程來找你,希望你恢復一下。在這種情況下,阿炳就答應給楊蔭瀏先生和曹安和先生錄音。後來就從樂器店裏邊借了一把二胡,然後從曹安和先生家裏邊借了一把琵琶。阿炳説我已經兩年多沒有摸琴了,我需要恢復一下。於是他就又像以往他那樣,一邊背着琵琶,前面拉着二胡,在街上又開始他自己的流浪生活,利用這樣一種方式來恢復他的藝術。兩天以後,就正式地在曹安和先生的家裏為阿炳錄下了三首琵琶曲,三首二胡曲。那麼這三首二胡曲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第一首就是《二泉映月》,第二首叫《聽松》,第三首叫《寒春風曲》這是三首二胡曲。另外呢,就是三首琵琶曲,一首叫《大浪淘沙》,一首叫《昭君出塞》,另外一首叫《龍船》。那麼阿炳一直在講,他説其實我還會很多很多,我可以會拉幾百首樂曲,但是我現在確實身體不太好,希望楊蔭瀏先生寒假再回到無錫再給他錄音。
那麼這樣就使阿炳的這六首曲子,終於通過鋼絲錄音機把它保留下來了。開學以後,楊先生回到天津,回到天津以後呢,就開始給當時音樂學院的老師同學,主要是彈琵琶的和拉二胡的同學,放給他們聽。又把它介紹給天津的電臺播放這個錄音。這些作品一經播放之後,所有的人聽了以後,都感到震撼,沒想到,在舊社會是一個叫花子或者是一個乞丐,或者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這樣一個民間音樂家,竟然演奏得這麼好,作品竟然藝術性這麼高,所以很快地就在北京天津傳開來了。可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兩個月以後,阿炳於當年12月份,吐血而死。這樣他原來跟楊先生的約定最後就沒有能夠實現。這當然是非常地不幸,這是阿炳本人的不幸,也應該説是我們中國音樂界的不幸,因為據楊蔭瀏先生講,阿炳確實會很多很多曲子,可是這次錄音畢竟對中國音樂界來講,也還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畢竟留下來這樣六首非常傑出的音樂作品,這就是這一次錄音的故事。
楊蔭瀏先生這一次的錄音,應該説是在二十世紀中國新音樂史上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他就在一位偉大的民間音樂家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為我們搶救下來他的六首傑作,其中特別是《二泉映月》。那麼經過幾十年的流傳,可以説,不僅在中國人中間,而且在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中間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日本籍的指揮家叫小澤徵爾,小澤來中國聽音樂的時候,最早聽的是管弦樂隊的音樂,他就覺得非常地喜歡。但是後來有一次在中央音樂學院聽姜建華,一個年輕的二胡家用二胡,就一件二胡,沒有任何伴奏的樂隊,演奏以後呢,小澤更加感動,他説這樣的音樂讓人的心靈感到非常地震撼,而且他説這個音樂應該跪下來聽,應該用非常聖潔的一種心情來聽這首音樂。這就是阿炳的音樂,在中國人中間,或者是在外國人中間引起的這樣一種反響。
那麼下面我就想請大家聽一下1950年楊蔭瀏、曹安和先生用鋼絲錄音機錄下來的《二泉映月》,報幕的是曹安和先生。我們要給大家解釋的呢,就是説他當時演奏的時候,這個二胡只有幾塊錢,兩三塊錢一把二胡,音質是非常差的,而且大家也知道,阿炳已經是有兩年多根本就沒有動樂器,但是經過兩天的恢復他就能夠演奏到這樣的水平,應該説反映出了阿炳本人技藝的高超。下面請大家先聽這一段。在聽完阿炳演奏這一半以後,我們要把阿炳本人的身世跟各位介紹一下。
阿炳呢,可以説他出生就是一個非法的,他的父親叫華清和,又叫華雪梅,是無錫雷尊殿的當家道士。那麼他自己華清和本人有非常高的音樂才能,他會演奏很多樂器,比如二胡、琵琶、三弦、笛子,他作為道教音樂的一個專門家,他從小就是給阿炳很多影響,那麼華清和本人因為他娶了一個寡婦,在當地就引起很大的非議。所以阿炳一齣生就受到了很大的歧視。認為他是一個私生子,不到兩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先去世了。所以阿炳從小跟着自己的父親就在這個雷尊殿裏邊過着一種準道人的這種生活。他到了十二三歲,華清和本人也死了,阿炳真正成了一個孤兒。從那以後,他自己就成了雷尊殿道觀裏一個主持,來開始操持這個道觀。然後呢他就非常用功地來學習音樂。那麼作為他從父親那裏,他説他一生有很多人教過他,專門教他的只有他父親一個人,然後他就是誰會什麼,他向誰學什麼,學了很多東西。除了道教音樂以外,他學了像當地無錫的錫劇,還有滬劇,很多,我們叫灘黃戲,很多戲曲,他會唱很多很多民歌小調。那麼一直到了二十四五歲的時候,他的一隻眼睛瞎了,到了三十五歲,最後兩隻眼睛全部瞎了,這樣他真正成了一個盲音樂家。從三十五歲以後,由於他眼睛也瞎了,對於道觀的主持就發生很多困難,於是就受到了更大的歧視,阿炳就變成一個真正的流浪藝人。他經常背的是笛子、三弦、琵琶加上二胡,很多這樣的一些樂器,到街上四處流浪。他在流浪的時候呢,有時彈琵琶,有時拉二胡。阿炳的演奏基本上大家知道,他是在行進中間進行,所以他常常會把這個琴都拴到身上,很方便地就可以拉起來,或者可以彈起來,都是用繩子搭到自己肩上的,他用一種行走的方式來演奏。這個本身對他的技藝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鍛煉,使他可以用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這種演奏,這是阿炳的身世。
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他的生活就更悲慘了,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他是1893年生人,到1950年死,整整活了57歲。在這樣57年的生活中間,他可以説受盡屈辱,是真正的屬於那種被侮辱、被損害的那樣一類人,從來沒有被社會認可,受到過任何的尊重。而他自己呢,但是非常有個性,他是不輕易向任何那種欺負他的勢力低頭的,這方面有很多很多故事。但是反過來他對老百姓,對一些年輕的孩子們他又非常愛護,他們願意讓他拉什麼,他都可以給他們演奏。所以阿炳在整個無錫街上是非常出名的,都知道有個瞎子阿炳,他經常背着琵琶拉着二胡,在街上行走。另外呢,阿炳還有一個本事就是他可以即興地來編唱,用當地熟悉的各種音調來編時事,上午聽到什麼新聞,下午就可以唱新聞,就把當時的無錫社會上很多事情唱給大家聽。那麼在阿炳的整個生活裏邊他所學音樂根本的基礎,就是中國傳統音樂那種豐富的營養,對他的不斷的補充,給他很多很多養分,使他呢,在對南方的各種音樂,特別是道教音樂非常地熟悉。那麼阿炳的演奏的音樂裏邊還有一個我們要給大家説明的,就是我們剛才聽到的二胡,我們今天的二胡已經是鋼絲纏弦了,在早期還有一種都是用絲弦演奏的,絲弦有三種,一種叫子弦、一種叫中弦、一種叫老弦,一般人用的是子弦和中弦,就是外弦用的是子弦,內弦用的是中弦,就是一個細一點的,一個稍微粗一點。那麼這樣定弦,聲音就比較高一點,比較好演奏。而阿炳的二胡是中弦和老弦,費的力氣很大,我們剛才聽到的這個調子,如果我們大家有基本的音樂常識的話,我們現在用的是D調,那麼他用的是G調,比這個D調低五個調,聲音很低,但是要很費力氣來演奏。這樣也是通過樂器,也使阿炳的技術有很大的提高,這就是阿炳他本人學習音樂和他的一些經歷。
那麼在阿炳的作品裏邊我們剛才講,有三首二胡曲,那麼《二泉映月》是其中之一,也是他最傑出的一部作品。因為在這部作品裏邊,可以説把阿炳一生的苦難全部都熔鑄到其中去了。大家聽到第一句,就是那個。這是一個引子,那麼這個引子,就像一個人長嘆了一聲,那麼對阿炳來説,這一聲長嘆不是偶然發出來的,應該説他一生受盡了苦難以後,他對他整個五十七年的生涯,在他有這樣一個機會的時候,發出來這樣一種嘆息。這種嘆息應該説,如果我們了解阿炳的身世,我們聽了以後我們會感到心靈上有一種很大的震撼,這是引子,就這麼一句。但是這個引子我覺得他是所有我們聽到的民間音樂作品裏邊,應該是最精彩的引子之一。因為這一句音樂,不僅僅是六個音,而是人生的一種嘆息。那麼接下來《二泉映月》有兩個主題,一個就是(放音樂)。這是它的第一主題,那麼接下來就是第二主題,就是(放音樂),這是他的第二主題。那麼整個《二泉映月》就是由這兩個主題,再加第二主題的八度的演奏,一共最後演奏了六遍,整整六遍。每一次第一主題就是(放音樂)。這個主題是基本上不變,然後第二主題呢,不斷地發生這種變化,一直到底。整個演奏,阿炳自己的演奏是七分鐘,那麼有的就長一點,後來有的演奏就長一點、有的短一點,這都是個人處理。那麼這部作品在音樂上我們把它叫做變奏曲,它採用的是變奏的手法,而這種變奏的手法恰恰也是中國音樂裏邊最常見的一種展開的手法,這是《二泉映月》。那麼阿炳就是用了這樣一個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輪迴的這種演奏呢,不斷地來表現他自己對生活的一種感受。那麼這部作品,我感覺到,就像我們讀屈原的《離騷》那樣,因為屈原在他受到了排斥以後,他寫出了偉大的詩篇叫《離騷》,寫盡了他對當時社會,對他的上層統治階級種種的控訴和他自己的不滿,以及他對人生的感嘆。那麼阿炳作為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又受盡了凌辱的這樣一個人,他這部作品恰恰我覺得跟歷史上所有寫出偉大作品的作家、音樂家、戲劇家一樣,都應該是他自己人生的一個反映,這是《二泉映月》。那麼這首作品可以説已經是二十世紀中國音樂中的一個非常偉大的一部經典之作。
那麼阿炳還有另外一個二胡曲,大家知道叫《聽松》,《聽松》這個作品非常有意思,恰恰跟《二泉映月》的格調完全相反,我們中國音樂中經常有兩種曲子,一種叫文曲,一種叫武曲,大家如果聽過琵琶曲的話,對琵琶很熟悉的話,常常琵琶裏邊比如我們聽到《十面埋伏》,聽到《霸王卸甲》,那麼這都屬於琵琶裏邊的武曲。那麼如果大家聽到叫做《春江花月夜》,或者叫《潯陽琵琶》,那就是叫文曲。這是中國傳統曲子裏邊的非常重要的兩個傳統,經常是一文一武,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創造音樂的時候,常是從一種哲學意念出發的,就是從文武之道。阿炳的這兩部作品非常有意思,剛才我們聽到《二泉映月》的時候,就可以説繼承了中國文曲的傳統,那麼《聽松》它不是這樣,《聽松》從它的創造背景來講,它寫的是岳飛的故事,因為在無錫有一塊聽松石,《聽松》這部作品又把它叫做《聽宋》,“宋代”的“宋”,什麼意思呢?就是説這部作品裏邊反映了岳飛抗金的這樣一種英雄氣概。所以阿炳在《聽松》這部作品裏邊又表現出一種氣宇軒昂、非常慷慨激昂的、非常悲壯的這種感情。(《聽松》)
那麼這個《聽松》的結構呢跟《二泉映月》是不太一樣的。它基本上分成三個部分,我們開始聽到的那個也是一個引子,但是那個引子就不是六個音了,它是很長的一段。這才是整個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構成了一個引子。這個引子呢,我覺得你們可以跟剛才的《二泉映月》做這樣一個對比,完全是兩種個性,在音樂上是兩種個性,也反映了兩種情緒。那麼《聽松》的這個引子也非常精彩,它主要就是以武曲的這樣一種風格、格調塑造了一種英雄的氣概,非常有氣勢。然後在中間這一部分,剛才聽到的中間這一部分,是一個高把位的整個主題的一個呈現。然後,最後呢他再散下來,以後是第三部分,這是《聽松》的結構,跟《二泉映月》是不太一樣,它用了一個也是中國傳統的、常規的三部的這樣一種音樂結構,它是一種不像西方的所謂ABA,沒有這樣的結構,它是一種段落性的,一段一段地展開,不斷開放的這樣一種音樂結構,這是《聽松》。我們可以聽得出來,就是阿炳無意中間把中國傳統器樂作品中間的文武曲的風格借用進來,這個是他的二胡作品,我們先聽這麼兩首。
那麼阿炳的琵琶在阿炳的音樂沒有採集下來之前,誰也不知道,阿炳這個琵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但是這三首曲子,第一首叫《大浪淘沙》這首曲子,第二首叫《昭君出塞》,第三首叫《龍船》,那麼這三首曲子出來以後,人們才開始研究阿炳的琵琶是怎麼回事,經過這麼幾十年的大家對他的作品的演奏和感受,感覺到阿炳的琵琶同樣是繼承了中國琵琶藝術非常深厚的傳統,而在曲目上他也是走了文武之道。那麼《大浪淘沙》和《昭君出塞》屬於文曲,而《龍船》應該屬於武曲。因為它用的素材是江南的民間小調,把它連起來。一開始有一個模倣鑼鼓節奏的這麼一種音色,造成了一種民間節日的這樣一種氣氛。(《龍船》)
阿炳另外一首有名的曲子就叫《大浪淘沙》,那麼這首曲子很多琵琶界的朋友很想找出來它的淵源是什麼?它的音調來自什麼地方?或者它的整個裏邊所使用的素材來自什麼地方?最終還是無果而終,沒有找到。為什麼?就是所有阿炳的音樂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剛才聽《二泉映月》的時候,很多人在灘黃戲,就是在戲曲的音調裏邊找到了幾乎跟《二泉映月》音調很像很像的那些素材,那麼有的人説它是道教音樂某一個曲派,有的人説它是民歌的知心客,知心客是江南小調,來自這些素材。但是最終應該説這樣一種尋求阿炳作品淵源的努力,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覺得實際上是找不到的。因為阿炳這樣一些作品,應該説是他長期他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以及受到民間音樂的熏陶之後,一種自然天成的東西。所以阿炳把他的音樂叫什麼呢,叫依心曲、叫自來腔,所謂依心曲是什麼意思?就是我感受到了什麼,我心裏有什麼感受我就寫出來,我就拉出來。今天我拉可能是這個樣子,明天我可能在另外一種狀態下,我可能拉成另外一個樣子,所以他把它叫做自來腔,叫依心曲。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民間音樂,它是一種天籟,他是自然天成。樂府詩裏邊有兩句非常感人的詩句叫做“名轉出天然,慷慨吐清音”。我想我們聽阿炳的作品,就是這樣一種感受。所以呢,這幾十年來,研究阿炳的很多朋友一直想做這方面的努力,可以説也找到了一些依據,但總的來講,應該是這樣理解阿炳,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接受了中國傳統音樂深厚的這樣一種豐富的營養之後,又把他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變成他自己從他心理流露出來的一種音樂。這種音樂小到可以反映個人的感情,大到可以鑄造我們民族的靈魂、反映我們整個民族的精神。(《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我們説它是一種文學風格,那麼這種語言完全用的是,應該説非常古典的,因為這首曲子很有哲理性。《大浪淘沙》它本身的標題就很有哲理性,音樂它寫的是兩大部分,前面是一個慢的樂段,後面是一個中速的樂段,兩段有比較明顯的對比,這是《大浪淘沙》。那麼,阿炳還有另外一首叫《昭君出塞》,是歌頌昭君的歷史故事的。
那麼阿炳這些作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楊蔭瀏先生是1950年採錄回來,很快地他就把它整理出來,是由他自己記錄的《二泉映月》,是楊蔭瀏先生自己記錄的。另外五首作品全部由曹安和先生把它記錄出來。曹安和先生他是劉天華先生的學生,他是崇明派琵琶的傳人,所以三首琵琶曲都是由曹老師自己訂的指法。另外三首二胡曲是由當時就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最出名的一個二胡演奏家叫儲師竹,還有一位呢,就是跟着楊先生去採訪阿炳的黎松壽先生,他也是二胡演奏家。由儲師竹和黎松壽兩位先生按照錄音逐音地把它的弓法、指法全部記出來。這個譜子的整理應該説也跟阿炳的演奏的音樂價值是一樣高的。因為他們都是按照、嚴格地按照阿炳的指法、弓法把它記錄下來。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應該説絕大多數的二胡演奏家、琵琶演奏家,都是按照這個譜子來進行演奏的。這個譜子在1953年出版的時候就叫做《瞎子阿炳全集》。那麼這個譜子的整理以及書名的確定,確實讓我們想到了很多,就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民間音樂家中間有許多非常傑出的音樂家,都是屬於盲人,自古以來有這樣一種歷史記載。在我們的二十世紀裏面也有很多是盲音樂家,那麼阿炳應該是這些盲音樂家的一個代表。從《瞎子阿炳曲集》出版到現在,是兩種譜子,一種是用簡譜出版的,一種是用線譜出版的,數字已達到幾十萬冊,僅僅1979年出版的《阿炳曲集》的簡譜版已經是21萬冊,這兩年出的線譜的那個曲集也已經是兩三萬冊。從數量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人們對阿炳音樂是多麼地喜愛。所以在阿炳之後,一方面是二胡演奏界,還有琵琶演奏界,對阿炳作品的全面的解釋、演奏,應該説有一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一直始終不斷地有一個“阿炳熱”,在我們中國音樂界一直持續下來的。而同時,由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阿炳的作品呢,就像我們剛才聽到的,比如琵琶跟管弦樂隊合作,還有一些作曲家把他的曲子直接改成西洋的管弦樂隊來演奏。所以阿炳的作品也就隨着這樣一種形式的改變,幾乎可以傳到了全世界。
應該説這些年以來,我們國家的交響樂隊或者是外國的交響樂團,只要選擇中國的作品,阿炳的《二泉映月》常常成為他們的首選。或者我們出去的時候,我們帶這樣一部作品來介紹我們中國音樂,代表中國音樂的風格,那麼常常選的是這個《二泉映月》。(《二泉映月》)
那麼阿炳這個音樂,我覺得應該説是聽不夠,應該説也是演奏不夠。到現在為止,如果從一個本行或者是從一個專家的角度來看,到現在所有的二胡界還承認阿炳的左手和右手,也就是他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到現在他的功力未必有人全面地超過他。至於他的作品,他可以站到整個二十世紀所有大作曲家的面前,可以毫不愧色,他可以代表我們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最高的水平。所以,這樣一位民間音樂家是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我想阿炳的《二泉映月》也好,他的《大浪淘沙》也好,一直會被我們欣賞下去、一直伴隨着我們的生活、充實着我們的精神。這就是阿炳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民間音樂家,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偉大的遺産,謝謝大家來聽。(來源:cctv-10《百家講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