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不畏艱險 眾志成城

 

——中央電視臺海外新聞部抗震救災報道側記

CCTV.com  2008年05月29日 16:2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這次報道是2003年報道伊拉克戰爭以來,海外新聞部動用人力最多,窗口時間最長,報道規模最大的一次,傾全部門之力,全力以赴。”521,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9天,海外新聞部主任馬勇如是説。

 

地震發生後,海外新聞部馬上行動,最早的新聞當天下午3點就發出去了。臺領導當機立斷,要求打破日常節目編排,保證抗震救災直播。直播“窗口”打開後到521日一直沒停,每天保持18-23個小時的直播量。

任務緊急而且艱巨,直播開始後不久,海外新聞部決定打亂原有科組,重新組合,臨時成立了統籌組、嘉賓邀請組、改編組等13個小組。

 

挺進汶川

 

512地震發生當天,海外新聞部記者就出發趕赴了災區。副主任王未來帶隊,前後一共15位同志趕赴一線。到達災區後大家分組行動,在各地採訪報道。

根據當時的情況,從成都到震中只能走西線,但西線路況到底如何,還不十分清楚。從成都到震中近1000公里,路上需要20多個小時。於是CCTV-4的直播節目標題為“從西線挺進汶川”,後方隨時連線前方記者任永蔚。

記者們分乘2輛車,共6個人帶著設備出發了。路雖然通了,但非常難走,都是盤山路,路上隨處可見滾落的大石頭,一不小心就會翻到深溝裏。途中,一輛車有兩個輪胎爆胎了,換上備胎沒走多久,另一輛也爆胎了。好不容易修好車,又沒油了。路上有一個油站,但只負責保障運送救災物資的車輛加油,好説歹説,記者的車才加上了油。

到達汶川後,任永蔚的第一感覺就是“一片廢墟”。由於連續幾天勞累,沒吃沒睡,她一齣鏡,大家都嚇了一跳,快認不出來了!面色憔悴,毫無血色,甚至有同事開玩笑説她像“難民”。

 

不畏艱險

 

在災區,記者的生活條件很艱苦,而且冒著生命危險,可以説,每走一步都會有很大麻煩。在不斷的余震中,他們在危房邊、廢墟上,穿山越嶺採訪第一手材料。住的帳篷漏水,買不到吃的,加上連續工作,身心都很疲憊。前方沒有集中辦公條件,記者都分佈在各地,電話通訊也不通暢。但所有人都沒有怨言,都在全力做好報道。

這次報道,15位前方記者中有10名是黨員,跑得最遠、走得最前、最能吃苦、業務能力最強、最有活力的都是黨員。

 

記者申楊是一名預備黨員,按計劃今年轉正。地震之前她參加了奧運火炬傳遞報道,幾個月中先後在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市拍攝,最後到達了四川成都。這期間,她得了蕁麻疹,沒當回事,仍在堅持工作。後來到醫院檢查,發現蕁麻疹已經到了嗓子眼,再拖下去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即住院治療。申楊在華西醫院住了幾天,病情剛有好轉,地震就發生了,她從醫院的病床上爬起來,第一時間加入了抗震報道。

她傳回第一條出鏡新聞時,沒人能認出她來——她的臉全浮腫了。後來她説其實腿也腫了。就這樣,她帶病奔走在災區,發回了多條珍貴的新聞。

 

眾志成城

 

任務緊,人員也緊張。海外新聞部在平日裏就承擔著CCTV-4整個頻道節目的製作播出任務,工作量很大,這次大規模的直播報道更是給所有人都增添了壓力,但連日來從沒有一個人叫苦。

謝強,一名節目主編,平均一個月要值16個夜班。地震前有一天,他在值完夜班回家的路上暈倒了,多虧好心人救了他,第二天去醫院檢查,醫生説決不能再值夜班了,否則有耳聾的可能。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他還是毅然投入了直播。512以來,海外新聞部很多同志都是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有3位女同志身懷有孕,但放不下心中的牽掛,每天上班,堅守崗位。

“儘管工作緊張,直播跨度大,但大家狀態都很好。這是一個可愛的團隊,善於打硬仗的團隊。”馬勇説。CCTV-4的直播報道結束後,還將持續報道災民安置、防疫工作、災後重建等抗震救災情況,他們將繼續堅定地履行電視人肩上的那份重任。

(中央電視臺機關黨委 王陶然 梁策)

 

 

 

責編:薛愛民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