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廣東像西樵紡織、楓溪陶瓷這樣的特色産業鎮已經超過120個,其中以小五金聞名的小欖鎮就擁有了近50個全國知名品牌,剛剛熄滅的十運會火炬就誕生在這裡一家生産爐灶的企業裏,現在他們又準備競標2008年奧運會火炬設計了。
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黃均啟:它在8級風或者是中雨,或者是中雪的情況下都不滅火,如果瞬間有很大的雨或水,即使潑滅了它馬上會點燃,保證傳遞的正常。
記者:這都是咱們自主創新的技術嗎?
對。
再到車間裏一看,僅僅一個灶頭,他們就自主研發了400多種。
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黃均啟:我們平均每十天就有一款新産品。
現在的小欖,無論是生産魚缸的、生産音響的,還是生産門鎖的,技術創新從100多種到500多種都不稀奇,沒有一個企業不把創新當成創業開山之斧。但問題是,扛起小欖每年300多億産值大旗的是近6000家以傳統産品為主的中小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困擾往往令他們的創新心有餘而力不足。
聖雅倫日用製品有限公司經理 梁泊強(新視角):作為政府提供一些相關的(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給本土的企業去分享,我認為是最好的辦法。
梁伯強生産的就是這種不起眼的指甲鉗,您可能想不到,他們最近研發的一種能將剪掉的指甲收集起來的指甲鉗就有37個專利,這個指甲鉗在市場的利潤不過是2毛錢,但要照過去,僅研發它模具的投入就要超過30萬。
幸運的是,這次創新梁伯強只要提出想法,因為鎮政府建立起了一個新産品快速成型服務中心。
漢信現代設計製造技術服務中心副經理 溫寶泉:過去如果設計好,到做模以後,生産這樣一個産品的話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記者:現在呢?
現在我們只需要3到4天。
記者:在您這大概花多少錢呢?
大概花三千塊錢左右。
難怪,至今已經有1200多套新技術産品成型被交到了這裡。光有技術還不夠,資金也是問題,小欖企業利潤率普遍只有1%-2%,為此,幫助中小企業創新擔保貸款的公司在鎮裏支持下也應運而生了。
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經理 李家浩:(目前)我們一共為160家企業提供了(創新)擔保貸款,累積的發生額達到9.5億。
至於大家普遍迫切盼望的人才和信息工作則由小欖成立的生産力促進中心承擔了起來。不僅建了公共網站,還為2000多人次舉辦了新技術的培訓和研討。
小欖生産力促進中心主任 朱雪玲:現在我們是一個服務平臺,包括技術、信息、人才培訓。
(公共服務平臺結構示意圖)在這樣一個人財物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持下,眼下,小欖90%的研發機構,90%的研發人員和90%的研發經費都來自企業,企業創新更具動力。
(新數字)現在,整個廣東120多個專業鎮成立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已經覆蓋了近5萬家企業。
(新起點)同時,廣東又借助這種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推進這些在全球分工中還處於低端的産業集群向着高端化邁進。
責編:陳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