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報文章:“非典”擋不住中國經濟發展步伐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8日 10:45)
新華網5月8日消息 英國《金融時報》6日發表文章認為,“非典”的蔓延引起人們的憂慮,擔心中國經濟增長可能下降。但有充分的跡象表明,雖然“非典”可能會造成某些影響,中國經濟仍在持續增長。2003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 9%,不僅創下了6年的最高記錄,它還突出表明1998年以來中國經濟質量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中國在勞動力成本和生産力方面極具競爭力。
文章説,由於“非典”蔓延,在包括北京在內的一些主要城市,學校停課,賓館床位佔用率下降,航空運輸、旅遊業、商業都受到影響。但是,美國高盛公司在本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説:“我們認為,‘非典’很可能只是一次短暫的衝擊。”
2003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 9%,這突出表明1998年以來中國經濟的質的轉變。
基礎設施産生新的效率。自1998年以來修建了約53萬公里的公路。
電信的普及産生了驚人的效果。1997年,中國只有8300萬電話用戶,而現在有4 25億用戶。在5年時間裏,中國的電力行業增長了近50%。許多國有企業已經提高了它們的競爭力。民營企業贏得了徹底的觀念上的解放。這種進展加上許多其它方面的進步,正在為中國和外國公司帶來明顯的好處。
儘管一些外國公司可能會因“非典”疫情推遲對中國的投資計劃,但是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們會取消投資計劃。
德國工商會主席約爾格 武特克説:“我們誰都沒有考慮取消對華投資計劃。中國經濟在勞動力成本和生産力方面已經變得很具競爭力。”
中國迅速攀登技術高峰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公司能夠把衛星送上太空,可以生産出以價格取勝美國通用以及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汽車,能製造出600兆瓦的發電機,能設計出先進的高速列車。
中國工業轉型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來自農村地區的廉價勞動力供應。這種勞動力轉移改變了城鎮和鄉村之間的關係,而且可能會逐漸激活農村經濟。9400萬流動工人匯往家鄉的錢款在2002年多達3260億元人民幣。這幫助在鄉村形成了基本的消費市場。
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可能達到7 5%。北京在爆發“非典”疫情之前預測其全年經濟增長率為7%左右。但從第一季度的一些官方數字看,經濟增長率大大高出公佈的9 9%。
>>>防治非典型肺炎專題
>>>防治非典型肺炎人物
>>>各地非典型肺炎疫情控制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