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捷克雙核心效率超強 復古陣容彌補進攻不足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3日 08:22 來源:

  1[論壇]我愛世界盃1[論壇]我恨世界盃1[論壇]世界盃貼圖1[論壇]我來解説世界盃

  體壇週報消息:由於巴羅什未能及時傷癒,捷克隊無奈重新使用單前鋒戰術。其實球隊對於451陣型並不陌生,2003到2004年初的大部分時間裏,由於巴羅什不時受傷且狀態不佳,捷克隊在當時的歐洲盃預選賽中就常採用451陣型。當時的前場基本配置為科勒居中,波博斯基與斯米切爾出任邊鋒。內德維德稍稍偏後,組織任務交給羅西基。

  但2004年歐洲盃上的成功讓捷克人重新愛上442。這個陣型攻擊力強勁的原因不僅是增加了一名前鋒,更重要的是讓內德維德打左前衛,給了他更多帶球和突破的空間,也給了前鋒更多的支持。

  歐洲盃後內德維德離隊,巴羅什也開始小傷不斷,但捷克隊的442打法沒有改變。布呂克納甚至曾讓前鋒海因茨改踢左前衛,以滿足陣型要求。在科勒的搭檔問題上,他也試了尤恩、施泰納等多人。但這種拼湊版的442沒有繼續收到應有的效果,預選賽兩負荷蘭,一次輸給羅馬尼亞都屬於慘痛的代價。

  於是在巴羅什確定無法參加首戰後,布呂克納沒有選擇拼湊,代之以看似保守的451。這是2003款的復古版捷克陣容。

  美國隊的打法中,由速度奇快的比斯利和多諾萬發起的肋部突襲是最具威脅的。可邊衛助攻正是捷克隊進攻的精髓所在,若不想讓對手抓住空子,只好讓兩個邊衛的進攻慾望儘量收斂。於是在比賽中,揚庫洛夫斯基前本方前場的拿球總數只有8次,沒有一次在對方禁區附近拿球。右後衛格裏格拉雖然利用傳中助攻了科勒的進球,但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次偷襲。

  先進一球後,捷克隊退守幅度過大,比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都進入了“捷克後場起球,前場的科勒頭球回頂,球落到美國隊球員腳下,繼而發起反擊”的軌道。

  不過羅西基在第35分鐘的遠射得手扭轉的本隊的被動形勢。其實在這個進球之前的幾分鐘,捷克隊的5人中場配置就已找到了感覺。和2003年相比,本場比賽捷克隊的中場5人站位更緊湊些。無論是左前衛普拉希爾還是右前衛波博斯基,在場上的首要任務都是防守。重回後腰位置的內德維德雖然分擔了一些前插和帶球突破的任務,但組織球隊進攻的重任已落到羅西基的身上。

  這3年來,羅西基已逐漸成為捷克隊第一核心,也是本隊除前鋒外的第一攻擊點。他這兩年在捷克隊的進球率遠高於在多特蒙德時。與美國一戰,跑動頻繁的內德維德與有“防守專家”之稱的加拉塞克一起,在中場築起了一道防守屏障,而羅西基則在這兩人斷球後立即拿球組織進攻。他的第二個進球,就要感謝內德維德在反擊當中的大力幫助。賽後,在通過相關軟體統計的場上球員跑位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內德維德除了在部分時間出現在左前場參與進攻外,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出現在羅西基附近。兩人在比賽中的觸球數?羅西基41次,內德維德40次?和傳球數?羅西基37次,內德維德36次?也極為接近。這樣一個“雙核心”,彌補了球隊進攻手段不足的弱點。

  上屆歐洲盃,捷克隊曾經以立體化的進攻受到各界好評,歐足聯技術部還特別撰文稱讚。兩年後,這支球隊儘管打法保守了許多,但難得的“雙核心”給球隊帶來了完美的效率。

責編:高穎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