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紅軍長征與毛澤東軍事思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2日 13:21 來源: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的萬里長征,早已作為舉世罕見的人間奇跡和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永垂史冊。凝集著一代中華優秀兒女崇高情操的長征精神,也將不斷注入我們民族的當今與未來。帶領紅軍健兒創造這一奇跡的舵手是毛澤東,指引這一轉折勝利實現的思想指南是毛澤東軍事思想。

  1927年,當南昌起義的槍聲劃破舊中國的茫茫夜空時,怎樣才能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後東方大國裏和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條件下,將革命戰爭領向勝利彼岸,還是個巨大的歷史課題。土地革命戰爭十年火與血的奮鬥,共産黨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探索。別的做法都失敗了,唯有“山溝”裏的毛澤東以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的偉大創造氣魄,率先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成功地結合起來,辟出通往勝利之途。從進軍羅霄山脈中段到寫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開創了中國革命戰爭首先向廣大農村發展,逐步包圍城市並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正確道路;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奠立了建設一支無産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各項根本原則;從井岡山時期的遊擊戰爭“十六字訣”到指揮中央蘇區前三次反“圍剿”取得輝煌勝利,形成了紅軍作戰的全部基本原則。這樣,至1931年秋,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以卓越的軍事實踐與軍事理論,回答了正確指導中國革命戰爭必須解決的三個根本問題,即走什麼道路、如何建軍和怎樣作戰。這標誌著毛澤東軍事思想初步形成。但是,直到長征以前,毛澤東的軍事主張主要是在他所領導的那一塊根據地局部內起作用。中國革命戰爭的科學指導理論問題,在全黨全軍範圍遠未解決。在黨中央居於統治地位、支配革命戰爭全局的,仍是照搬外國經驗、唯“國際指示”是從的教條主義軍事路線。毛澤東創立的建軍、作戰原則,連同他在紅軍中的指揮權,不久就被這條路線排斥、剝奪。戰爭的檢驗是無情的,由此而造成的結果,是1933年至1934年間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的大失敗,全國各根據地力量喪失90以上,中國革命戰爭的命運危在旦夕。全國各支主力紅軍的萬里長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倉促實行的另求生路之舉。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生死關頭,是毛澤東和他的高超軍事思想挽救了中國革命。通觀長征全過程,黨和紅軍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一是如何求生存,二是如何求發展。求生存,必須戰勝三種意義上的敵人:首先是國民黨軍隊重兵集團的圍追堵截,再就是難以想象的嚴酷自然條件和張國燾個人野心造成的全黨全軍分裂危險。其中,長征前期的生存境況尤為險惡。敵數十萬大軍層層封鎖,步步緊逼,而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笨拙指揮不僅不能使紅軍脫險,反而導向絕境。痛中思痛,黨和紅軍從血的教訓中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在兩條截然不同的軍事路線之間作出了歷史性選擇。這是中國共産黨人在中國革命重大問題上,頭一次獨立自主地作出的結論。表達的方式,就是1935年1月黨中央政治局的遵義會議。毛澤東在發言中對錯誤軍事路線的系統批判和提出的各項軍事主張,成為會議決議的基礎。在周恩來、朱德、王稼祥、張聞天等多數同志的擁護下,毛澤東成為中央最高決策層的實際核心。隨著遵義會議實現了中國革命戰爭全局統帥核心與指導理論上的根本性改變,長征形勢全然改觀,狂瀾奇跡般地得挽。四渡赤水,兵臨貴陽,虛指昆明,巧渡金沙,毛澤東以一連串中外戰爭藝術史上罕見的大手筆,指揮紅軍以指東擊西、形南實北的高度靈活動作,呼嘯馳騁于黔桂川滇的萬水千山之間。待到蔣介石統帥部終於如夢初醒時,數萬紅軍早已安然脫險,逶迤北去了。至此,保存中國革命戰爭火種的問題基本解決。長征中、後期,紅軍指戰員所以能以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爬雪山,過草地,克服沿途重重自然險阻,其精神力量在相當程度上來自對領路人毛澤東及其軍事思想的高度信賴;黨和紅軍所以沒被張國燾的分裂行徑搞垮,根本原因在於毛澤東關於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已經紮根黨心、軍心。

  求發展,關鍵是正確選擇長征轉移的戰略方向。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放眼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關係變化的國內外大勢,為紅軍長征確定了北上抗日的路線,把從國內階級革命戰場上的退卻變成對民族敵人的進攻。這一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對中國革命戰爭力量後來得以迅猛壯大,起了一錘定乾坤的作用。在北上抗日路線的指引下,1935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全國三大主力紅軍紅一、二、四方面軍相繼會師西北。在長征勝利結束的凱歌聲中,黨中央領導中國革命的鞏固大本營在西北建立起來,成為中國革命戰爭新的可靠戰略依託和新的鬥爭出發陣地。緊鄰抗日前線的地緣戰略位置,西北和華北軍民日益高漲的抗日熱潮,北國遼闊的迴旋空間和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為革命武裝力量的浩蕩發展提供了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和地理環境的優越客觀條件。正是從這塊新的陣地出發,毛澤東等率領紅軍高舉抗日先鋒軍的旗幟,于1936年2月跨過黃河舉行東征,向全國民眾昭告了共産黨和紅軍是民族革命的先鋒,從而為革命力量播向全國開始贏得廣泛的社會基礎。也正是從這塊新的陣地出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不久,我軍便迅速出現在華北抗戰最前線;接著又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順利完成了戰略展開,在民族革命戰爭的烽火中燃成了燎原之勢。從此,我黨我軍在全國範圍的發展洪流,就猶如滔滔黃水奔瀉東去,無論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了。回眸整個長征歲月,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紅軍譜寫出壯麗的史詩,贏得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生存與發展。沒有毛澤東作舵手,沒有毛澤東軍事思想作指南,長征的歷史以至整個中國革命的歷史就會改寫。

  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後,偌大個中華民族,淪為外來強盜俎上魚肉;數萬萬勞苦大眾,在反動勢力血腥統治下掙扎悲吟。曾有多少仁人志士啼血呼號,更有多少英雄豪傑揭竿而起,都因缺少先進階級政黨的領導和正確革命理論的指引而壯志難酬。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給中國革命帶來希望的曙光。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鬥爭形式是武裝鬥爭;馬列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主要是同革命戰爭實際相結合。能否形成一套正確指導革命戰爭的軍事理論,直接關係著我國人民民族解放和階級解放事業的成敗。長征以前,毛澤東軍事思想雖然已經開始形成,但畢竟還是在革命鬥爭的一個局部被承認。紅軍長征則是全黨全軍的戰略性轉移行動,這就為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整個中國革命戰爭全局範圍內得到檢驗與公認,提供了廣闊舞臺。正是通過驚心動魄的長征風雲,全黨全軍真正認識了毛澤東和他的軍事思想,由衷敬服了毛澤東和他的軍事思想,把毛澤東推舉到黨和紅軍實際的領導核心位置,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中國革命戰爭全局上的指導地位。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道出了全黨全軍經過長征而形成的堅定共識。如果説紅軍舉行長征原本是一種不幸,那麼,在這一不幸之中,中國革命戰爭的舵手問題和指導理論問題終於在全黨全軍範圍內得到了解決,則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萬幸。從此,中國革命戰爭從“星火”燃向了“燎原”。長征最偉大的歷史意義,即在於此。鄧小平同志説,如果沒有毛澤東,我們可能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用這句話概括紅軍長征和長征之前與之後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再也恰當不過了。

  上個世紀,恩格斯曾經預言:無産階級的解放在軍事上也必將有自己的表現。長征的歷史典型地説明,毛澤東軍事思想就是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和階級解放在軍事理論上的體現。在紀念紅軍長征60週年的日子裏,我們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一定牢記鄧小平同志關於“繼承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發展我國軍事科學”的號召,在今天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毛澤東軍事思想這筆寶貴財富,使我軍建設朝著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和國防建設理論指明的方向,按照江澤民主席提出的要求,以更堅實的步伐挺進。

  作者:姚有志 傅立群

  來源:人民日報 1996年09月09日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