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2日 13:21 來源:
作為人類活動史上的一座豐碑,60年前的長征,已經成為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回首生命長河中這段最難忘卻的歷程,首先想到的,便是率領他們創造這一人間奇跡的舵手毛澤東。他們説,如果沒有毛澤東在革命危急關頭力挽狂瀾,沒有毛澤東無私無畏堅定地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沒有毛澤東運籌帷幄的高超指揮藝術,就沒有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輝煌勝利。
(一)
莽莽五嶺,細雨霏霏。望著受到湘江之戰重創的長征隊伍,毛澤東臉上佈滿了陰雲。此刻,他在為這支由他親手創建的紅色大軍的命運擔憂,更為中國革命的前途擔憂。
長征開始曾擔任紅軍幹部團政委的宋任窮將軍回憶説,儘管毛澤東當時早已失去了領導權,但為了紅軍的命運和前途,他一刻沒有放棄與“左”傾路線的鬥爭。從長征開始到遵義會議前,毛澤東多次提出過自己的正確主張。
紅軍長征剛進入湖南,毛澤東就向中央建議,乘各路敵軍尚未靠攏,在湘南地區殺一個回馬槍,集中紅軍主力,尋機殲滅敵人一路或一部,打破敵人“追剿”計劃,開展新的局面。這一建議如果被採納,對於紅軍繼續實行戰略退卻非常有利。但是,博古、李德等人拒絕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紅軍喪失了扭轉戰局的良機,終於釀成了湘江之戰的悲劇。
此後,蔣介石判明紅軍將沿湘桂邊境北去湘西的意圖,在紅軍前進的路上構築了封鎖線,等著紅軍去鑽口袋。危急時刻,又是毛澤東竭力主張放棄前赴湘西與紅二、六軍團匯合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前進……
在黔東南重鎮黎平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再次主張進軍黔北。由於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等人的力排非議,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終於佔了上風。會議正式決定放棄前去湘西建立根據地的計劃,轉兵黔川尋求發展。由於毛澤東這一正確主張被接受,紅軍實現了長征以來戰略方針的首次轉變,避免了可能覆滅的危險。
張宗遜將軍追憶黎平會議後的形勢時説:“紅軍免遭進入敵人包圍圈的危險,兵分兩路挺進黔北,連續攻佔八九座縣城,勝利抵達烏江南岸,把蔣介石幾十萬追兵遠遠甩在了身後。部隊勢如破竹,鬥志昂揚,長征初期那種被動挨打和低沉消極的氣氛一掃而光!”
多少紅軍將士像張宗遜一樣,在勝利時認識了毛澤東,在失敗中又進一步認識了毛澤東。他們忘不了,是毛澤東與朱德領導紅軍在贛南、閩西建立起了全國最大的中央根據地,又是毛澤東和朱德運用遊擊戰爭的法寶粉碎了蔣介石一次比一次兇猛的“圍剿”。“左”傾路線的領導人自稱百分之百正確,然而,短短幾年,不但使黨在白區的有生力量全部喪失,而且喪失了根據地力量的90%以上。痛定思痛,黨和紅軍從血的教訓中得出結論:唯有毛澤東才是紅軍擺脫絕境、走向勝利的領袖。
參加過遵義會議的88歲的伍修權將軍對這次偉大轉折的若干細節記憶猶新。伍老回憶,毛澤東對錯誤軍事路線的系統批判和他提出的各項軍事主張,成為會議決議的基礎。他把李德等人的軍事路線形象地比做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説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
(二)
重新“把舵”的毛澤東把黔川滇邊界的崇山峻嶺當成舞臺,演出了他軍事生涯中動人心魄的一幕———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中央紅軍擬於川南橫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蔣介石慌忙調40萬大軍封鎖長江。毛澤東當機立斷,率軍回師貴州,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重佔婁山關,再取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人兩個師又八個團,贏得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3月中旬,紅軍三渡赤水,再入川南;下旬四渡赤水,進逼貴陽,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紅軍卻穿過滇黔公路,直插雲南,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
婁山關戰鬥中擔任主力紅十一團政委的張愛萍將軍回憶説,就在二佔遵義的進軍號中,毛澤東登上千古天險婁山關,豪情滿懷地吟出“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不朽詞章。
參加過長征的老將軍們在接受採訪時都興奮地告訴記者,遵義會議後,紅軍牽著敵人鼻子走。毛澤東以一連串中外軍事史上罕見的大手筆,指揮紅軍以聲東擊西、影南實北的高度靈活機動,縱橫馳騁于萬水千山之間:兵臨貴陽、虛指昆明、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待蔣介石如夢初醒,數萬紅軍早已無影無蹤。
“戰士雙腳走天下,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段《長征組歌》歌詞,道出了紅軍將士對毛澤東指揮藝術的讚嘆。15歲就參加“朱毛”紅軍、長征中一路跟著毛澤東打勝仗的楊成武將軍回憶起飛奪瀘定橋的奇跡,動情地説:“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領導,我們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勁。”
滔滔大渡河,古今競風流。1863年,在這裡,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被洪流所阻,7000大軍慘死清軍刀下。1935年5月,當蔣介石做著“紅軍將蹈石達開覆轍”美夢的時候,毛澤東手下的驍勇戰將楊得志率領紅一團卻從數百里之外突然出現在安順場渡口。槍林彈雨中,十七勇士駕一隻從敵人手中奪回的小船成功渡過大渡河。安順場船少人多,幾萬人馬無法迅速過江,毛澤東果斷命令兵分兩路,循河而上,奪取瀘定橋。沿著河岸陡峭的山路,楊成武率領的紅四軍將士用雙腳創造了日行120公里的神話,在敵人未及毀橋時,指揮突擊隊員冒死攀上了艱險異常的鐵索,奪取了瀘定橋。
楊成武將軍説,大渡河的勝利,是毛澤東導演的又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長途尾追紅軍的薛岳部被完全甩掉,蔣介石將紅軍圍殲于大渡河的計劃宣告破産。
(三)
老紅軍們回憶説,二萬五千里艱難遠征不但顯示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而且顯示了他非凡的領導才幹。是毛澤東以傑出的才能和智慧、寬闊的胸懷和高尚的品德,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團結,使革命的航船不斷越過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
伍修權將軍指出,遵義會議上只批判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在軍事上的錯誤,沒有提政治問題的錯誤,是毛澤東的英明決策。當時,曾經有人提出批判和糾正六屆四中全會的政治錯誤,毛澤東機智地制止了這種做法。正是這樣,才團結了更多的同志,全力以赴地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迫的軍事問題。
許多老將軍、老紅軍談到,長征之所以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取得勝利,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實現了紅軍內部和軍民的大團結,實現了各路紅軍的大團結。正是靠眾志成城,才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保證了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正是這種團結産生的巨大凝聚力,使紅軍隊伍打不垮、拖不爛。
劉志堅將軍原在中央紅軍,紅軍會師後到四方面軍工作,三過茫茫草地。他回憶道,張國燾分裂紅軍率軍南下之後,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各種方式錶示對紅四方面軍指戰員的極大關懷。留在四方面軍中的一方面軍同志與四方面軍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大家並肩戰鬥,最終戰勝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陰謀,走出了雪山草地。
在毛澤東指揮下,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克服重重困難,粉碎敵人的一次次圍追,縱橫十四省,轉戰數萬里,勝利會師于陜甘,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長征播下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60年歲月過去,如同長征精神已成為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樣,毛澤東領導長征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永存于我黨我軍的光榮歷史中。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