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感動自己》之一:第一天不用堅持 (牛五手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7日 10:14 來源:CCTV.com

  《感動自己》自序--2006.6.4

  回來已經十天,我的文章也終於寫完.即將公佈給大家.

  我沒有寫景,沒有感嘆,也沒有寫什麼體驗和感悟.我只是把自己最最真實的三天的一切記錄下來給大家看.包括對我周圍的人的記錄.在文章裏我寫的只有外號和名字,沒有職務\沒有敬稱(除了葛老).因為在文章裏我只想表現我們這支百人徒步隊的本身.我不想寫一群老闆,一群富翁,一群有錢人.看到很多媒體關注這些,我覺得無可厚非,因為媒體要的是"著眼點",必須在很短的篇幅裏説明很複雜的事,只好用關鍵字.

  但是我們自己,就可以用很長的篇幅去記載一些最細節的東西.

  我回來後,向我周圍的人講起這幾天的經歷,有50%能有點體會,有點關注.而其他人,則不太能理解.我雖不想要讓更多人來理解我們,但我覺得我所體會的一些東西,是不是應該寫出來,讓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玄奘之路".體驗+傳播,我想這更加符合玄奘精神.

  於是,有了後面的<感動自己>

  感動自己

  ——走在伊吾古道的三天

  ——紀念這一天,為了兩年前的今天。

  每年都看到“感動中國”的報道。也每次被感動。但總覺得感動過後,卻沒有什麼更多的體會。是敬佩?是感嘆?是行動?是......。感動不久,生活依然是那麼規律又那麼重復著。每天看著周圍的人朝九晚五,並繼續著自己的朝七晚九;每天看著身邊的人練瑜珈、走跑步器,並繼續著自己喝酒飲茶聊天。朋友聚在一起,談論的莫不是生活缺乏激情;婚姻缺乏紐帶;孩子缺乏鍛鍊;自己缺乏衝動。偶爾走出了城市的混沌,去鄉間尋找一點新鮮,卻往往又發現到哪都躲不開你熟悉的環境。就象KFC的廣告,納西族們也開始吃著“啃得雞”,看著“作女”甜蜜蜜的把“傻男”調動到祖國的邊疆。

  於是乎,感覺自己的生活應該增加一些什麼,應該去改變一些什麼。偶然結識了程雯,既而認識了曲向東。接觸到了“玄奘之路”。看了05年的“體驗之旅”報道後,想著有機會也去體驗一下“孤獨的行走”的感覺,是去尋找“玄奘的精神”,去感受那種“頓悟”。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後,雖然看到了“五一”多起“驢友”事故報道,仍鼓起勇氣,加入了“首屆商學院戈壁挑戰賽”,走了3天的“玄奘之路”。體驗到了生來沒有過的“以沙為伴、與風共舞”的生活,最累時“除了水什麼都想扔”;有幸“洗臉時想著下一條河在哪?”;到後來“走平地是一種渴望”;曾感嘆“喝上熱茶感嘆人生真幸福”。體驗的背後,我發現我感動了自己,我被自己感動了,我被我身邊的所有的人感動了。而或許,我也感動了周圍的人!

  此次“首屆商學院戈壁挑戰賽”隊伍中,我可能是僅有的沒有跟隊伍到達第四天終點“白墩子”的人。因為實在無法取消的會議,第四天,當我們的復旦管理學院的公牛隊隊友們還在戈壁40度的高溫中艱難行走的時候,我飛去了北京。永遠坐走道位置的我第一次要求值機員把我的座位安排的靠窗,為了就是在飛機上再多看一眼這茫茫的戈壁。可惜飛機是往東飛的,無法存一點奢望在空中尋找戈壁裏繼續西行的隊友們的身影。當時就想告訴曲向東,明年再進行第二屆挑戰賽,一定安排機動傘航拍。在空中看茫茫戈壁中,如果發現有一行隊伍在挪動,這將是怎樣一種震撼!

  回想這走完的三天的路程,我所體驗到的是“人不能孤獨 ”,尋找到的更多是“EMBA學員們的精神”,感受到的不是“頓悟”,而是“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這些體驗,會成為我永遠的感動。

  第一天:不用堅持

  第一天,5月20日,從塔爾寺出發。這裡是玄奘曾經講經一個月的地方。在行程之初,大家都還興致勃勃,合影,留念,喊口號。此時腳下已經沒有了柏油,沒有了水泥,甚至連石塊都很少。只有厚厚的塵土,和想象中的戈壁有點不一樣。一陣風吹過,帶起一片塵土,剛剛準備上路的我們,已經灰頭土臉。

  路書上寫的第一天的路程是19公里,地貌:戈壁。

  為了想象中真正的體驗,我沒有輕裝。除了帳篷睡袋外,我都裝進了那個75升的大揹包,包括裝得滿滿的3公升水袋。加上防潮墊、衝鋒衣褲、藥品、食品、攝像包,足足20公斤,就這麼上路了。

  復旦公牛隊第一天的計劃是:保持隊形 ,必須所有隊員都到達。目標速度4公里/小時。

  或許是真的要考驗我們這些城裏人;或許戈壁要提醒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的走入他的領地。第一天上午10點半左右出發後,我們在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裏經歷了艷陽、大風、沙塵、下雨等四種天氣變化。讓我們領受了一番小小的考驗。即便如此,體力尚佳的隊員們還是精神抖擻。在鎖陽城遺址,所有的隊伍都還停下來合影。看到戈壁上出現大隊羊群時,大家還好奇的高呼著。牛六黃明額外的通過GPS尋寶,得到了兩件“寶物”,甚至還能小跑著到偏離直線路線300米遠的地方尋寶。

  可兩個小時以後,除了我開始後悔不該背這麼重的背囊外,其他人也開始計劃明天要再減負了。後勤隊出發時發的口糧:黃瓜、番茄、驢肉、馕,都想早點下肚,減輕背負。走路已經開始喘氣。不得不張口呼吸後,口渴的越來越快,喝水的間隙越來越短。這時,已經開始有隊員的腳磨出了水皰。

  領頭的隊員已和後面的隊員拉開了近3公里距離,整個隊伍開始由方陣變成了編隊,又逐漸變成了縱隊,最後形成了前後綿延5公里的“遊擊隊”。

  公牛隊一直保持著7個人一起前進。前後不超過10米,但已經沒有人願意大聲前後呼應,前後的對話開始通過對講機,省一點力也好。

  對講機裏一直傳來交大隊的隊友的呼叫。“西門慶,西門慶,我是果凍,我是果凍,你在哪?我已經看到補給站,還有800米…….”,“果凍,果凍,我是偉哥,我是偉哥,你現在位置哪?..….”。第一天的對講機裏是交大的“大放送”,電池也消耗得快。

  背著40斤的行囊,聽著交大廣播電臺,走在公牛完整的隊伍中,腳下踩著的是硬硬的戈壁石子。雖然不怎麼平整,但還算有路。沒有感到特別的需要堅持,只是大家提醒著“勻速運動”,不要急,保存體力。

  第一天中途補給站設在兩個大土墩命名的“大墓子母闕”,離出發地14公里處,正好是我們這樣的人體力開始有點透支的距離和時間。長時間行走加上找背風坡躲避沙塵,鑽爬鐵絲網等,腳和臀部已經開始酸痛。雙背肩的揹包帶勒在掖窩前,壓迫了血管影響了靜脈回流,手背已經微腫。當看到補給站擺放的小“馬扎”時,急不可待的一屁股坐了下去,趕緊放下揹包。伸直了雙腿,不停的敲打。

  補充了一個蘋果,喝了一瓶從保溫廂式車上剛搬出來的涼涼的瓶裝水,感覺嗓子眼的乾渴好了很多。休息了30分鐘,計算了餘下6公里只是已走過路程的一半,又自信滿滿的開始上路。

  背囊裏灌的三升水喝了一大半,乾糧也消滅了,可沒覺得輕了多少。腳下的戈壁開始有點變得鬆軟,可能是浮塵厚了,踩上去微微下陷的感覺。地面反彈力小了,感覺提腿更困難,就象走在沙灘上的感覺。公牛隊的速度開始慢了下來。可是,這個時候也沒有怎麼有很多“一定要堅持”的強烈的願望。因為“第一天一定會走下來,也一定要走到”的想法是非常順理成章的,沒有人願意成為第一個放棄的人。雖然組委會一再提醒大家要注意身體能力,“放棄也是一種體驗”等等。但是,沒有人想過第一天就會放棄。再不好的體力,都不會有人想過退出。所以,就這麼機械的走著,不斷調整著呼吸,調整著腳步。

  終於看到了營地,看到了紅旗飄舞。遠遠看去早先到達的隊員已經支起的帳篷,在一片灰色的戈壁上,象落下的一片彩色祥雲。

  這時,又突然理解了一句老話:望山跑死馬!乾燥平整顏色單一的戈壁上,視野極佳。地表上2、3公里外的東西就能看見。所以看到了營地,首先松了一口氣。可真的要走到營地,還有足足一個小時左右。這個時候,心裏的感覺就變成了“怎麼還沒到,怎麼還沒到,明明就在眼前……”。所以第二天開始,看到補給站,看到營地大旗後,我仍然低著頭走,用余光看前面的隊友,或用GPS判別方向,不敢再看目標地。

  離大門還有500米,這時,公牛隊7個隊員,一字排開,間隔30公分,昂首挺胸,邁著整齊的步伐,用著最後的力氣,唱著戰士打靶歸來,一起走向營門。心中,是第一天全隊一起走回營地的喜悅,是自己走完19公里戈壁的自豪,是心裏想到終於可以再坐下、躺下而提前到來的輕鬆感。

  作者:牛五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