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1日 16:14 來源:
最近,本報濟南新聞中心“我的父親”徵文收到一封沉甸甸的來信------12封寫給父親的手抄稿件,整整齊齊地裝在一個大信封內,這是山東交通學院信息工程系計算機042班36名同學為自己的父親獻上的一份特殊的父親節禮物。看慣了電子郵件、打印的鉛字,乍一收到這封厚厚的書寫信,我們頗有些不習慣,但看過之後我們被感動了。看得出,一筆一劃,都是學生認真寫好的,每一篇稿子都飽蘸著濃郁的親情,言語雖然質樸,但表達出來的卻是對父親深沉的愛。(《齊魯晚報》6月20日D2版)
36名大學生在父親節到來之際,親自書寫“父親節徵文”,信封裏體現著對父親的感恩之心。不知別人怎樣理解,我作為一個大學生的父親,被深深地感動了。這種“家書抵萬金”的親情是多少錢都難以買到的。這不單是一種父子間情感的溝通,同時它也是一種親情的回歸。這樣的“感恩情結”正是當代大學生們所缺少的。我覺得,作為當代大學生,頗有必要補上“感恩”這一課,因為作為一個學子,首先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要有一種知恩圖報的善良心腸,有了這顆善心的支撐,才能走向社會後處處施以愛心。如果沒有一顆善良的感恩之心,這樣的大學生至少是不全面的,至少説明這些大學生存在著人格缺陷,比如殺死四名同學的馬加爵就是一例。
孩子自從呱呱墜地,作為父母為將兒女拉扯成人,他們飽嘗了生活的艱辛,有些當父母的為了供養兒女上大學,自覺擔當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們儉以奉用,節衣縮食,有的甚至賣血供養孩子上大學,這些“感人一幕”無不催人淚下。然而,當莘莘學子們進入大學後,是否體諒父母的苦衷,是否記著父母的恩情,發奮學習?現實情況表明,很多學生的表現著實令許多家長們寒心。君不見,很多農村考上的大學生,他們吃講營養,穿講高檔,花錢如流水,成了名副其實的“月光族”-----父母辛辛苦苦寄來的生活費被花得精光,有的甚至四處舉債。面對這樣的“校園揮霍一族”,我不由地生發出許多感慨,同時奉勸孩子們一句話:請你們學會感恩,不要無情無義,要學會珍惜父母的血汗錢和勞動成果。
筆者作為一家省級報社的編輯,每天閱讀大量的來稿,在我所編發過的稿件中,有一篇《賣包子的女人》的稿件令我久久難忘,並留下了深刻印象。這篇文章敘述了一個賣包子的女人的故事。為了供養自己的兒子上大學,多年以來這位中年婦女每天風雨無阻地堅持賣包子,以籌措兒子上學的費用。有一天,作者正和那位賣包子的女人交談,突然間一家酒館裏涌出了幾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們喝得醉醺醺的,步態蹣跚地走在大街上。中年婦女看後趕忙躲了起來,這令作者十分不解。事後才得知,原來那些大學生裏面有這位中年婦女的孩子。看了這篇文章,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一方面,我們大學生的父母在節衣縮食,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有什麼難處,另一方面,我們的一些大學生卻在上演著“超前消費”的生活,進行著“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的人生蛻變。面對這樣的社會困象,每個當爹娘的心裏能不“堵得慌”嗎?現時境況告知人們:作為學校也好,作為家長也好,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情結”是孩子們應具有的一種思想品德和修養。
教孩子學會“感恩”不僅是出於禮貌待人的需要,它也是鍛造孩子良好思想品行的需要,試想,一個只關心自己,不關心他人,沒有基本的知恩圖報意識,他能受到人們的尊敬嗎?一個不知道知恩圖報的人一旦將來走向社會之後,很容易成為“冷酷一族”,這樣的人立足於世嗎?
讓孩子學會“感恩”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我們要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就必須注意孩子感恩意識的培養,不能讓孩子分不清啥是真善美,哪些是假醜惡,只有讓孩子學會感恩,才能回報社會和他人,從而形成高尚的人格。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人們都來注重營造“感恩氛圍”吧! (作者:李紅軍)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