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追尋消逝的快樂童年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31日 15:36)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又是六一兒童節。儘管今年的兒童節仍是無主題的一年,但掩不住社會各界對兒童節的重視:學校放假、商家促銷、“無作業日”……諸多的應景之作都給這個節日注入了“興奮劑”,讓人在短促的應接不暇之下,心中慨然;無論如何,現在的大多數兒童都難再經歷魯迅先生《社戲》中那詩意化的童年:澄清的河水、朦朧的月夜、樸實的木船、悠揚的笛聲、可口的蠶豆、純真的童心、友善的夥伴與和藹的人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卻未必人人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處在喧囂塵上的工業文明、水深火熱的應試教育和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之下,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不得不開始“夢回”那日益消逝的快樂童年。這樣以“上進”為由、以“學習”為名的剝奪是合理的嗎?西方有句古諺説得好:“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教育”。兒童只是一塊未經雕刻的玉石,最終能否成為一塊有價值的璞玉完全靠我們,也就是説:孩子們永遠不會錯,錯的永遠是大人。而我們以自以為正確的取捨左右了孩子的童年,這真的給他們帶來了益處嗎?

  學者高鋼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他10歲的兒子在美國求學的情況:“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他們沒有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慾望和嘗試。”

  我無意過分去渲染外國教育方式的好處,我國的教育自然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所不同的可能僅僅是:外國教育讓兒童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存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們依然享有天然的、美好的童年;而我們的灌輸式、強迫式教育機械地製造出了一大批高分“人才”,卻有意無意地扼殺了孩子們的童真和純潔,讓他們喪失了原有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美國紐約大學文化傳播系主任尼爾波茲曼在70年代末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書,面對當時的美國文化,他擔心“童年”會逐漸“消逝”,在書中他談到了重要的一點:媒介對兒童成長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毋庸諱言,在科技高速發展工業文明突飛猛進的時代,喪失了部分自由的兒童,他們大多數時間只能對著“四角”的電視和電腦、甚至是家中的“四方”瓷磚,已經沒有足夠時間去親近自然和人群。因此,他們離快樂的童年也就越來越遠,不合時宜的媒介傳播內容讓他們過早走上“成人化”道路,舉手投足之間儼然成為了“小大人”。內容氾濫、質量不一的媒介充當了一種主要的教育者角色,這對我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名的悲哀。

  上面的憂慮無疑也在給我們提醒。現在是否到了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對西方教育方式更多地採取兼容並包的緊要時刻了?魯迅先生筆下的快樂童年,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夢想中渴望的童年。為什麼不讓夢想要從虛幻走向現實?“追尋那日益消逝的快樂童年”的任務顯然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從改變思維方式和教育手段入手,拋棄一分強制,給予一分鼓勵吧,孩子們需要呼吸自由的空氣、走入課堂外的大世界!(鄧璟)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