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泛隱私主義”當緩行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6日 12:00)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如今,人們對隱私權的維護意識漸行漸濃,比如學生把成績當隱私,而接受資助需要公示的貧困生則把其貧窮身份當隱私等等,大有“泛隱私主義”盛行的味道。《新京報》4月15日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出於安全保衛考慮,在宿舍樓道裏安裝了攝像頭,女生們隨即炸了鍋,認為這樣侵犯了她們的隱私權。

  按説,“隱私熱”的興起,昭示著在“身心”方面“私人領域”狹窄的國人的日漸“覺醒”。在上面的新聞中,學校出於安全保衛方面的考慮,在作為公共場合的宿舍樓道安裝上攝像頭,是否侵犯了學生們的隱私尚可另議,可如今這種動輒“隱私敏感症”肆意發作的現象,卻分明是“泛隱私主義”盛行的一個新標誌。而類似被“泛化”之後的“隱私”需不需要保護,又該如何保護,恐怕就存在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了。

  毫無疑問,貨真價實的隱私權理當受到法律妥善的保護,而一些被泛化了的“隱私”則不然,比如説學生的成績和貧困身份作為“隱私”就顯得太過勉強。像學校需要將每一位救助對象的概況進行公示,以接受各界的監督,假若把其貧困身份作為隱私進行保護,對救助資金的使用或劃撥進行監控就會出現大的漏洞,甚至出現不必要的監督盲區。再者,學生的貧困身份本身便為一種客觀存在,如此對泛化的“偽隱私”進行無原則的保護,勢必會傷及到救助工作的公開和公正。

  同樣,若大學生的成績籠統地定為隱私並進行保護的話,説不定就會損害到另外一個群體的知情權;而把宿舍樓道當作寄存學生隱私的“私有空間”,則勢必會影響到學校保衛人員對公共場合安全狀況的監控權。時下隱私權之所以被人為“泛化”,直至導致“泛隱私主義”盛行,甚至連某些貪官的“性賄賂”劣跡,竟也煞有介事地以侵犯其隱私權的名義要求法庭予以“保護”,恐怕跟一些人身上不當的“隱私情結”有關。如此泛化隱私的法定範圍,一些似是而非的隱私甚至是“偽隱私”,便會得到無原則地“保護”,最終導致真正的隱私權保護受到衝擊和傷害,從而不利於法律對公民法定權利的保護了。

  “泛隱私主義”盛行,的確導致了法律對一些“偽隱私”進行不適當保護的情形,比如某些“五毒俱全”的貪官,因為其“性賄賂”或“性交易”被認定為隱私,便使其“性賄賂”受到了法律妥善的保護。而接受“性賄賂”者敗壞黨風之醜態,要多腥臭有多腥臭,要多齷齪有多齷齪,卻因為隱私泛化,便轉眼之間成了受法律保護的“公民正當的隱私權”了!故而,必須警惕“泛隱私主義”越走越遠。(周士君)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