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共同關注]庫區(一)——最後的移民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5日 15:19)

    進入[共同關注]>>

  CCTV.com消息(共同關注):


王文浪最後一次眺望家鄉的山水

  主持人:民生民情民意,觀眾朋友您好,歡迎走進共同關注。在夏收的時候,三峽庫區的居民王文浪卻沒有機會採摘自己家種植的柑桔了。因為在三峽蓄水135米高一年後,他自己家的果園已經有30畝淹沒在水中。而他和自己家人也將搬遷到長江下游的江蘇南通。和他同時搬走的還有2萬人。他們是三峽庫區最後一批移民。從今天起,《共同關注》將播出3集系列節目《庫區》,今天讓我們共同關注《最後的移民》。

  田裏的果樹已經開始挂果,收成在望,但重慶五橋鎮龍門村的村民王文浪知道,他們一家也到了打點行囊上路的時候了。這一天,萬州區安排的外遷移民行李搬運車也到了家門口。村民們紛紛開始裝車,雖説不富裕,但捨不得丟掉的家當也裝了滿滿一車。

  王文浪的家當也收拾好了。在自家的院子裏他望著剛蓋不久的新樓房百感交集。

  重慶市萬州區五橋鎮龍門村村民王文浪:這是我的廚房、衛生間,樓上 這是一間臥室,這還有一間臥室這平常是我女兒住的。

  記者:這房子是哪年蓋的?

  王文浪:90年,大概1萬2。

  記者:有多大面積?

  王文浪: 123平方左右。

  記者:三樓是什麼?

  王文浪:三樓是天樓,可以看風景的,這個看長江,看起很霸道的,真的。

  王文浪説起自家房子的"霸道",指的是從這裡看長江青山綠水,景色優美獨到,因此,他的確有些捨不得。


移民新村的居民們

  王文浪:那邊是一所希望小學,對面是長江二橋,長江二橋的對面是枇杷坪,萬州區的主城區的一部分,風景不錯,祖祖輩輩在這裡修身養性,很好的。家裏幾代人都在這兒,幾代人都在這裡。

  然而,三峽工程一年蓄水在達到135米水位之後,為緩解庫區人口壓力和生態壓力,庫區最後一批2萬多居民的外遷已成必然。看著日漸上漲的長江水,王文浪這樣的庫區居民還是要為了這個惠及幾億人口的大工程而搬遷了。

  在長江邊,王文浪家的柑橘園被水淹到的已經有30多畝,所剩的柑橘樹越來越少,收入也隨之降低,王文浪覺得繼續呆在家裏,不但自身的發展受到限制,更主要的是孩子的前程受到影響。

  王文浪:現在一個人平均我想大概還剩兩分地,根本維持不了我家的生活,我覺得外面的世界比較精彩一點,所以想到外面混一混,再看一看,而且現在的政策 三峽移民,反正我們這裡土地面積也不夠,反正要走一部分人,所以我就報名去了,去了江蘇。

  王文浪是村上的文化人,之所以稱之為文化人,是因為王文浪除了和家人經營柑橘果樹外,還在萬州區的學校裏打工,兼任教師,有十五年的教學經驗。今年3月,王文浪先期去了江蘇南通市下屬的通州市平潮鎮考察了那裏的新家,這次考察讓王文浪開了眼界。雖然他認為目前江蘇省安排他們購買的住房不如自己現在的住房條件好,但當地的發展前景還是深深地吸引了王文浪。他決定走出大山,到寬敞的平原上去創一番新的事業。


對於未來的生活,王文浪充滿期望

  王文浪:看了一下,確實那裏的大環境很不錯的,比我們這裡看起來舒服多了,主要是看以後的發展,如果江蘇那邊的政府對我們這些移民很關心,很支持,給我們一定的扶持,我們這些移民我想富起來是很快的。再一個江蘇畢竟是沿海,挨著上海,上海是國際大都市,經濟又比較發達,我也想出去看一看,還有我的娃娃,對他們可以説以後的前途比內地大得多,説實在的,我主要考慮到娃娃的前途。

  面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王文浪充滿著渴望,他最大的願望還是當教師,能夠把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帶到新的學校。

  王文浪:如果説江蘇那邊的政府,願意或者説允許我再到哪一所學校去奉獻我的事業,我一如既往地去。

  離故鄉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在三峽長大的王文浪從自家的柑橘園裏帶走一棵柑橘樹,準備把它栽到未來的新的家園裏。他更忘不了帶上過世父母的身份證照片,在父母的墳塋上上一炷香,跟父母道別。

  王文浪:爸爸媽媽,我們馬上就要走了,不能天天來看你們了,但是我們過幾年 或者説更長的時間還會回來的,常回家來看看你們。

  記者:到現在上船你現在的心情跟前兩天採訪你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出發前的移民最後再看一眼即將遠離的故土

  王文浪:就是要離開家鄉了嗎?還是有故土難離的心情,主要是那種感覺,還是有些捨不得,真的。

  記者:那你對搬到那兒以後,現在你是怎麼設計的呢?你到那兒以後第一項想幹什麼呢?

  王文浪:第一項就是先把家安好,安好以後再把生産結合當地的情況再思考一下,思考一下過後如果説農閒的時候出去打打工,農忙的時候再把自己的土地種好。

  6月22日,王文浪一家和萬州區1200名外遷移民踏上了別故鄉之路;7月4日,萬州區的另一批移民首次乘火車離開了家園;這是重慶市三峽庫區的最後一次外遷移民,一共涉及兩萬人。

  主持人:在三峽庫區的移民中,有這樣的説法,説移民就好比農村嫁女,少數的能嫁到富裕的外地,大多數只能嫁到本村人家。實際上在三峽庫區100多萬移民中,像王文浪一家這樣能夠遷移到江蘇、山東等平原地區的只有五分之一,絕大多數人採取的是就地後靠安置的辦法,也就是就近向海拔高出幾十米的地區移民。一年多來,這些就地安置的移民又生活得怎麼樣呢?

  記者:這裡是重慶市萬州區的一條移民新街,這裡的移民大都是從庫區移來的,現在他們都已經住進了這裡的新樓房。但是他們也面臨著住進新樓房,卻沒有新廠房,守著交通線,卻沒有生産線的窘況。


由於缺少足夠的就業機會,移民新村的居民們只能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操持家務

  萬州區河口鄉廟壩七組的200多名庫區群眾搬遷到鄉政府所在地已經三年多了,當地政府為這些移民修建了一條水泥馬路,並在馬路旁邊規劃出這塊移民新街。按照鄉政府的要求,移民們在這條街上不能只蓋一間平房,而全部要要蓋二層樓,其中一層用來做店舖。這些移民用政府給予的庫區移民的1萬多元安置費和銀行貸款建起了這條移民商業街。但是,由於河口鄉政府改變規劃,原來要在商業街對面建的農貿市場不建了,沒有人流、物流,這些移民失去了掙錢的渠道。現在除了個別移民開的小商店還在勉強維持外,其他的店舖根本就開不了張。

  記者:你現在除了這個店還有其他生意嗎?

  移民周發玉:沒有,兩個人就在屋裏玩,就搞了一個店,什麼都沒有做。

  記者:你在這搞這個店,一般你的經營狀況怎麼樣?

  一天毛收入在百把塊錢,可能一天幾塊錢的收入。

  記者:現在利潤很薄嗎?

  周發玉:還有幾塊錢的收入,幾塊錢的收入夠什麼,孩子讀書都不夠。

  毛大蓉一家也是這條移民新街的庫區移民。以前,毛大蓉兩口子在萬州區的一家繅絲廠打工,和丈夫每個月有800多塊錢的收入,小日子過得挺有滋味。隨著三峽工程的蓄水,庫區內一批經濟效益差,污染環境的企業被關閉,毛大蓉和丈夫也失去了工作。原來的家也在蓄水線以下,毛大蓉兩口帶著老母親和孩子搬遷到了河口鄉這條移民新街上。從家裏的陳設不難看出,毛大蓉夫婦以前的生活還是比較富裕的,但自從搬遷過來後,生活沒有了來源,日子過得艱難起來。

  移民毛大蓉:以前我是繅絲工,現在也沒學過手藝,起修這個房子該了三四萬。

  記者:那現在你向銀行貸款三四萬怎麼還呢?

  毛大蓉:靠老公一個人,五個人生活,他也只能賺到五六百塊錢,給別人打工嘛。

  毛大蓉的婆婆何仙美:這個門面一直空著的,有啥子生意賣,沒有生意。

  兩層樓房建起來了,但是由於沒有客源,又沒有土地,這些移民現在只能男人出外打工,女人在家操持家務。但近日鄉政府又要求移民們交房屋的超標費,每戶不少於3000元,否則不給房産證,這種做法移民們感到很難接受。

  移民張婭:以前我們不要求起這麼多(樓)鄉政府要我們起兩樓一頂,講美觀,他關鍵是,我們以前交了8000塊錢的基礎設施費,現在不需要交那麼多,以前我們不想起那麼多鄉政府要我們起那麼多,上面就要為我們移民想一下,房子、 家家都貸了款,哪還有錢交什麼費。

  目前,萬州區移民局和有關單位的負責人表示,河口鄉移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一部分可以解決,移民部門將與河口鄉政府協調,通過修改規劃,重新匯集當地的商業氣氛,為移民的生活找到新的出路。

  據萬洲區移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萬州區20萬多庫區後靠移民中,目前能夠穩定安置,並且生活狀況較好的佔1/3左右。為保三峽水庫的水質,萬州區將庫區內300多家經濟效益不好,和對環境有污染的200多家企業關閉,在這些企業中打工的相當多的農民工作為庫區移民,轉入城鎮。但由於他們在轉為城鎮居民後失去了土地,又沒有新的就業機會,生活來源沒有保障,因此生活十分困難。

  萬州區移民局農村移民安置科科長馮志華:這個居民區本身只有17戶(移民),但有12戶是原來企業安置的,這個企業安置呢,現在這些移民都已經下崗了,沒有生活來源,這是最大的問題,現在如果再找企業很困難,附近沒有工廠,離萬洲區又遠,萬洲區本身企業容量也有限。

  與毛大蓉等河口鄉移民的景況相比,居住在萬州區雙河口街道移民新區的1萬3千多庫區企業安置移民的生活,已經真正到了舉步為艱的境地。

  在這個當地政府規劃設計十分整齊的樓群裏和整潔的街道上,許多人整日靠打麻將和撲克度日,而整個移民新區也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顯得空空蕩蕩。據了解,這些移民大都是從萬州區淹沒水位以下破産企業中下崗的職工,自從他們集中搬遷到這片專門為庫區移民新建的小區後,他們的生活幾乎天天如此。

  30多歲的楊小華原來是萬州區三峽柴油機廠的職工,隨著工廠的倒閉,楊小華也下崗在家。楊小華自認為比較勤奮,想辦法在萬州區城裏打打小工,每個月還有3、400元的收入,但一家三口就靠他這些工資,日子已經過得非常緊張。

  雙河口移民新區居民楊小華:萬州區有幾十萬人,真正那種不説那種高科技的,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都很少,勞動密集型的那種能養活幾千人、幾萬人的企業甚至沒有,這些人做啥嗎?這些移民做啥嗎?你説開個什麼商業呀,大家都是居民沒有人氣,沒有流動人口什麼都不活,家家都在家裏吃飯,生活都在低水平消費,當地政府對這些沒有辦法嗎?辦法倒是有,好像電視上在看,但是老百姓沒有感受到。

  楊小華告訴記者,現在他和雙河口的移民們都知道,三峽庫區蓄水以後,為保證水環境質量,庫區原來大量的企業關閉了,這是國家建設要求的,移民們都能理解。但目前出現的庫區産業空虛化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投入更多的力量,切實為移民今後的生活著想。

  楊小華:我希望政府,比如説萬州區利用7月份這次招商引資會,全國來把我們雙河口,乃至萬州區的移民,多建點企業來,切實解決我們的就業問題,我們自己認為我們是很勤勞的人,我們希望工作,我們希望工作才能取得收入,我們天天在家這樣坐著,我們還年輕嘛,我們現在就在家裏坐著,我們50歲、60歲誰來養活我們呢,我們的孩子上學又怎麼辦呢?

  面對庫區群眾的重大犧牲和目前的困難,當地有關部門又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證移民不僅能夠順利安家,而且能夠多渠道就業、多渠道致富呢?

  崔太明一家6口是1999年從庫區移民到萬州區高峰鎮雷家村的,這裡是當地移民安置的一個重要地區。在移民時,崔太明把父母以及一個孩子的戶口轉為城鎮居民,而把自己和妻子以及另一個孩子的戶口留在了農村。這樣,家裏除了得到政府支付的移民安置費用外,崔太明還得到了雷家村分給他的兩畝多地。幾年來,崔太明在分給他的農田裏種植大棚蔬菜,還養了一頭豬,一年下來也有7、8000元的收入。

  雷家村村民崔太明:從我們農業人口安置來看,我們搬過來的,從我們目前來看 基本上都是中等水平。後靠安置,要想致富,土地確實有點緊張,就業的機會還是有的。

  現在在雷家村,200多移民大都像崔太明家那樣,採取了離土不離鄉的移民辦法,不僅蓋起了新房,而且還有地可以耕種,家裏的其他人口也可以到城裏打工掙錢。

  面對重慶境內80萬左右的三峽庫區移民,重慶市方面也在想方設法儘快解決。

  重慶市副市長余遠牧:那麼我們通過發展一個是跟庫區當地資源、環境相協調的一些産業,來儘量的使城鎮下崗職工逐步就業,同時也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地落實到每一個移民群眾,另外廣大的農村後靠移民,主要是根據我們當地的資源環境的特點,鼓勵他們搞好優質的水果,還有草飼生蔬的産業化、柑竹産業化以及我們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食品加工和優質的生態農業。

  主持人:不管是老移民還是新移民,安居樂業是每個人的願望。王文浪離開故土,離開了他的果園,在遠方的江蘇尋找他的新生活。崔太明搬進了新家,重新過上了掙錢打工、種地蓋房的日子。但是還有不少移民在新的環境裏感到水土不服,沒有找到自己的道路,據了解,就在最近幾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全國許多省市將帶著大批的優勢産業前往庫區,為那些為三峽工程做出巨大犧牲的人們帶來發展的新希望。感謝收看,明天請關注系列節目《庫區》的第二集《平靜三峽水》!

責編:陳卓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