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當關愛成為了一種“奢侈”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31日 13:51)
一年一度的“六 一”兒童節又到了。在這個兒童們喜慶的日子裏,兒童家長、幼兒園、小學、教育機關、關工委、電視臺少兒頻道少兒節目、少兒報刊、領導們對兒童的祝福、祝賀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與兒童同樂的場景豐富多彩、其樂融融!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緊鑼密鼓的慶祝“六 一”的準備,歡天喜地的“六 一”活動後,一切又恢復平靜,成人、兒童又過著平淡的生活,餘興的衝擊波很快被平實的生活所代替。兒童們只有把期盼寄託于來年的“六 一”。
隆重歡慶的節日,成人和孩子在亢奮的情緒裏將時間濃縮為一個驚嘆號。節日過後的平常的日子,經過冷處理的頭腦卻在接續節前的問號,理性思考孩子的問題。
這一個個扯不斷理還亂的問題在一個環形上遊移旋轉,越轉越快,最終突顯出一個核心——當關愛成為一種奢侈。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隨著那一聲聲撕肝裂肺的母親的喊聲,新生兒發出了驚天動地人生第一聲啼哭。從此,“心肝寶貝”就有了真實的意義。“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上怕疼了。”不當爹娘哪會有如此感受!因此,父母再苦再窮在累也竭力不讓孩子受到丁點委屈,成了人類綿延不斷地永久主題。誰説人的天性難改,君不見一個個成為父母的人怎樣改變自己的天性含辛茹苦地撫養自己的孩子嗎?哪怕擠乾自己身上的所有血液,也要把孩子撫養成人,幾乎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聲。
親情如此深厚,這遠非山之高海之深可以比喻。尤其是有著悠悠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父母的愛子深情已不能用最美好的辭藻來比喻形容。無怪乎。當聽説歐美一些國家把尚在襁褓的孩子拋入水中讓他學游泳,不足周歲的孩子就與父母分床而眠,孩子剛學會走路就讓他自己購物、自己回家時,把眼睛瞪得圓圓的,感到不可思議!儘管中國父母充分理解歐美國家崇尚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的做法,但自己卻萬萬不願如此殘忍對待親骨肉。
怎麼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看著別人的孩子眼饞的想法促使我國的父母攀比心理“無與倫比”地增強。這從孩子過“六 一”、過生日、過春節、春遊時看得尤為明顯。每逢春遊,兒童行囊裏那些琳瑯滿目的食品和小玩意讓老師們自嘆弗如。家長們生怕孩子營養不足,在任何食物面前都捨不得冷落孩子。一個個小胖墩出現了,以前兒童未曾聽説的高血脂、高血壓也出現了。兒童減肥成了與成人同等重要的話題。
“我在馬路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的兒歌曾使我們那一代人兒時流行的歌謠。現在的孩子,可不稀罕撿一分錢了。他們的衣兜裏總揣著父母給的零用錢。父母要給孩子零用錢,還不能少給,不然的話他(她)就會受到別的孩子的歧視。孩子沒面子,父母也就沒有面子,所以非得給不可。於是,漸漸形成一種觀念:孩子零用錢多是父母的榮耀。雖然家長常跟人述説孩子用錢多,但有錢給孩子,他們打心眼裏高興,與其説是訴苦不如説是炫耀。在這種趨勢下,窮孩子也會跟著時代走,學會大手大腳的花錢、逐漸養成奢侈的習慣來。至於它的危害,已經在數年前中日少年夏令營的較量中表現出來。
商家們可樂了,所有可以從孩子身上擠出錢來的單位都樂了。各類兒童商品呈幾何級數快速增長,只要能賺錢,不顧孩子健康甚至生命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孩子的錢最好騙,成了奸商們的共識,也是兒童商品中的假冒偽劣商品的罪惡根源。
只有在金錢面前才有平等可言。缺錢就甭想讓孩子入托、上學。不管是否已經嚴重超出貧困家庭的經濟收入的承受能力,我標高價你出錢,你砸鍋賣鐵我不管,你要心疼孩子就一個子不能少地拿錢來!聖潔的殿堂:無論是醫院還是學校無不抓住家長們愛子心切的“軟肋”均向兒童們張開了貪婪的血盆大口。有多少孩子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誰統計過?
如果説父母的關愛演變成了溺愛,社會的關懷只是貪婪的變種,那麼這些關愛只能是一種露骨的“奢侈”。
什麼時候,“六 一”能成為發自內心的長久歡笑? (網友:阿祥52)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