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今日説法]遲到的公正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7日 13:30)

  播出日期:2004年4月6日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記者:劉雪飛 鄢琳 

  編輯:孫寒梅 

  嘉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趙秉志教授

  內容簡介:河北省涉縣的王愛花夫婦將蓋房剩下的沙子堆在自己門口,但是這點沙子卻讓他們捲入一場歷時7年的官司,同時法院的枉法裁判更讓夫婦倆生死相隔……

  CCTV.com消息(今日説法):主持人:各位好,這裡是《今日説法》,歡迎您進入我們今天的節目。我們今天請到演播室的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趙秉志教授。趙教授,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案子最初發生在1997年,河北涉縣的王愛花夫婦蓋完了自己家的新房子後還剩了點兒沙子,他們就把這沙子堆到自己家門口了,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點兒沙子讓他們捲入了一場歷時7年的官司,並且讓夫婦二人生死相隔。 


  王愛花是河北涉縣沿頭村的普通村民,多年來她和丈夫崔文田一直過着平凡樸素的生活。1997年,他們蓋起了新房子。房子蓋完之後剩下的一堆沙子就被他們隨意地堆在了自家的門前。一天,鄰居劉海全外出回來後,偶然發現自家的房子裂了好大的縫隙,再仔細一看,原來是王愛花家門口那堆沙子惹的禍。 

  王愛花家堆在門前的沙子也剛好挨着劉海全家的北房後墻,劉海全認為這堆沙影響了他家的排水,導致他家房子泡水裂了縫,於是這堆沙子卻引起了鄰居劉海全的不滿。一不坐二不休,劉海全立刻找到了王愛花,讓他們家給自己出錢修房子。但是王愛花夫婦沒有答應劉海全的要求,他們説劉海全家的房子早就裂縫了,而且1993年劉海全還向保險公司理賠過,這是附近人人皆知的事情,王愛花夫婦説,這塊宅基地原來是一條大水渠填平後形成的,地基土質比較軟,在上面蓋房很不結實,因此好多人家在這裡蓋的房子都裂了縫,有很多人還為此重新蓋了房,所以劉海全家的房子裂縫也是這個原因,跟自己家堆的沙子根本沒有關係。為了這事,兩家人爭執不休。1999年7月,劉海全將王愛花夫婦告上法庭,要求他們賠償自己的房屋損失2萬元,同時向法院提供了兩份證據,一份是保險公司的證詞,上面寫着1993年發現西房靠墻壁和地基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縫現象,經本公司核損賠償經濟損失249.96元。 


  劉海全現在訴稱,受堆沙影響産生損壞的是四間北房,而保險公司在這份證明裏寫的又是西房破裂,這就意味着保險公司證據證明1993年劉海全家的北房並沒有損壞。劉海全提交的第二份證據是涉縣城建局做出的一份房屋鑒定,鑒定結論是造成該房墻體 樓 地面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北山墻基礎進水,地基土和房芯土受水浸泡産生不均勻沉降所致。 

  對這兩份證據,王愛花夫婦立即提出了異議,認為這些證據全都是假的,然而法院並沒有採信王愛花的説法。1999年11月,涉縣法院河南店法庭做出一審判決,根據城建局的房屋鑒定和保險公司的證據,法院認定劉海全的房屋損毀是由於王愛花家堆沙導致流水不暢造成的,因此判決王愛花夫婦敗訴,並賠償劉海全房屋損失3萬多元。 

  王愛花夫婦不服判決,2000年4月,他們向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可二審依然維持了原判,這起簡單的鄰里糾紛就這樣暫時劃上了句號。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份判決卻讓王愛花家發生了巨大的變故。她的丈夫崔文田在得知判決結果後,一時想不開上吊自殺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崔文田選擇了放棄生存的希望呢?我們從他的遺書中發現了這樣的話:無論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承認是咱們家堆沙影響了他的房,絕對不能給劉海全賴咱們家的錢。 


  丈夫的死訊對王愛花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輸了官司又痛失丈夫,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到王愛花一人肩上。王愛花覺得丈夫死得實在太冤,為了替丈夫伸冤,從此她走上了一條漫長的申訴之路。在申訴的過程中,她碰到了很多困難,但與一位好心人的偶遇讓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這位好心人叫郭金林,是邯鄲市永康法律維權中心的主任,他十分同情王愛花的遭遇,決定向她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郭主任在對此案進行認真分析後發現,劉海全提交的證據中矛盾點很多,針對這些疑點,他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取證工作。首先,他來到了保險公司,查看了劉海全的原始理賠記錄,在這份記錄裏清楚地寫着,由於劉海全家的5間房屋四處下陷,到處裂縫,因此保險公司1993年賠償劉海全的是5間房屋,其中包括1間西房,4間北房,這就證明當時保險公司給劉海全提供的證據並不屬實。 

  可是,保險公司當時為什麼會給劉海全出具了只賠償西房的證明呢?據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説,當時劉海全來索賠時,他們也沒有親自去現場勘察,只是口頭上問了問劉海全:房子是什麼朝向啊?劉海全回答是西房,於是工作人員就在檔案上寫下“西房”。保險公司給劉海全出具的證據不實,那城建局的那份鑒定又怎樣呢?郭主任發現,根據邯鄲市的有關規定,邯鄲市房屋安全鑒定處是負責全市房屋安全鑒定工作的唯一機構,因此涉縣城建局並不具備房屋鑒定資格,因此他們其出具的鑒定是無效的。 

  既然涉縣城建局沒有房屋鑒定資格,那為什麼它會出具這份房屋鑒定報告呢?出具這份鑒定報告的是涉縣城建局建管科的助理工程師張運如和城建局質監站的工程師劉新娥,據他們説,他們就和一些同事經常為別人做房屋鑒定,而且法院非要他們拿出證明,他們也就順水推舟開具了鑒定報告。可是根據河北省的相關規定,鑒定人員必須具有工程師以上的職稱,而且必須具有省建委頒發的房屋安全鑒定作業證書,顯然他們倆人並不符合這些條件。 

  既然如此,兩審法院又為什麼會依據他們的鑒定做出了判決呢?中級法院的一位法官説,當時他在判這個案子時並不知道相關規定,否則不會這麼判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句不知道,改變了王愛花一家的命運。丈夫崔文田更是因此含恨而終,這實在讓王愛花無法接受。 


  於是2000年7月16日,王愛花向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要求法院駁回劉海全的訴訟請求,還自家一個公道。 

  2001年5月,邯鄲中院做出裁定,撤銷了原一審二審的判決,將該案發回重審,此案再次經過涉縣法院和邯鄲中院兩級審判後,於2002年7月做出了終審判決。法院認為劉海全的房屋損壞是由於諸多因素構成的,不能斷定就是堆沙造成的,因此法院駁回了劉海全的訴訟請求。拿到這份期盼已久的判決書,王愛花禁不住淚流滿面,但她覺得案子雖然得到了公正的判決,但讓她丈夫含恨九泉的正是那些法官的執法不公,因此她覺得這些人應該對丈夫的死負責,這個堅強的女人要對那些作出枉法裁判的法官追究到底。 

  2002年,根據王愛花的舉報,涉縣紀委和檢察機關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在調查中,他們發現當時參與此案一審審理的有3個人,他們分別是審判長康擴廷,陪審員劉明友和陪審員李曉麗。其中保險公司的證明和城建局的鑒定都是陪審員李曉麗跟原告劉海全一起去取的證,而法官康擴廷隨後也查看過保險公司的原始理賠記錄,但他們當時均未對保險公司的那份虛假證據提出質疑。 

  而令人更為吃驚的是,在判決書上署名的另一個陪審員劉明友竟然對這起案件的判決結果毫不知情,他既不知道此案是誰合議的,也不知道判決書的具體內容。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做出判決必須經過合議庭和議,也就是説審判長和陪審員必須經過討論後才能做出判決,那麼既然陪審員劉明友沒有參加合議,又是誰代他簽的名,這份判決又是怎麼出來的呢? 

  康擴廷違反法定程序,偽造合議庭紀錄,一個又一個的事實讓所有的人都震驚了。由於此案涉及當地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按照異地審判的原則,原一審法官康擴廷和陪審員李曉麗被移送到了武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2003年1月,武安市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了一審判決,判決康、李二人民事枉法裁判罪罪名成立,康擴廷被判處拘役6個月,李曉麗由於情節輕微,被免予刑事處罰。 

  枉法裁判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糾紛變得如此錯綜複雜,這不得不讓人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審的法官做出了如此不公正的判決呢?王愛花説,原告劉在2003年以前,一直在涉縣井店鎮工作。官司期間,他擔任的正是井店鎮黨委副書記一職,勢力相當大,幾乎沒人敢惹。就在檢察機關對康、李二人提起公訴的同時,涉縣紀委也對劉海全進行了調查。 

  經過調查紀委認為,正是劉海全向法院提供虛假證明致使法院錯判,才導致當事人崔文田自殺身亡。縣紀委決定撤銷劉海全井店鎮黨委副書記和黨委委員的職務。此外,向劉海全出具不實證明的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王建英也被檢察機關提起了公訴,被涉縣人民法院判處拘役6個月,緩期1年執行。 

  主持人:趙教授,其實對於崔文田來講,輸的不僅僅是一場官司,而且丟掉的不僅僅是生命,對於他周圍的這些人來講,崔文田輸的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對法制的信心,所以最後他才會用那麼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一審和二審的不滿。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很冷靜地分析這個案子一審和二審不公正的地方到底有哪些? 

  趙秉志:至少有三點,第一點就是一審的法院委託了一個無權作出房屋鑒定的機關和人員來進行鑒定,第二點是一審法院的法官故意隱瞞了一個對於民事案件的被告人有利的證據,又故意採信了一個保險公司出具的虛假的證明。最後一點就是在基於上述的違背事實和法律採信基礎上顛倒黑白,作出這樣的枉法裁判。 

  主持人:目前我們國家的法律有沒有明確的方式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制裁? 

  趙秉志:1997年全面修訂了新的《刑法》,明確規定了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主持人:不管怎麼説,法院最後還算是為王愛花一家主持了正義,您怎麼評價這個案件法院最終的這種處理? 

  趙秉志:應該説我們後來的改判不論是民事還是刑事,都貫徹了我們最高人民法院肖揚院長一貫倡導的“有錯必糾”,這也是我們各級法院堅持的原則,發現了錯誤我們要依法來糾正。 

  主持人:其實這個案子會讓我們大家有一個特別深的感慨,就是法律在這些枉法裁判的法官手裏好像不是法律,而是小孩們玩的橡皮泥,他想怎麼捏就怎麼捏。那麼您覺得很明目張膽地作出這種不公正判決的原因是什麼? 

  趙秉志:這明顯的是徇私情,有一種更深刻的心理,他認為老百姓在司法機關的判決面前無能為力,但是如果老有這樣的事情出現,大家會不相信法律。它的危害不但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了侵害,更重要的是它妨害了司法公正的理念,妨害了基本的社會公正的理念。 

  主持人:英國的一個著名的思想家培根,他説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它的危害性超過了十次犯罪的危害。現在本案中就崔文田來説,是不是一個人在接到了一個不公正判決的時候,頭腦就會不冷靜,導致了這樣的悲劇? 

  趙秉志:實際上有一些共性的因素。可能他覺得自己完全是有理的,努力在法庭上討回公道但事與願違,他對我們的司法公正,對我們的司法機關徹底沒有信心了。這是一個最直接的原因。第二個還有現實的原因,也就是他敗訴以後,作為一個農民的家庭,他面臨着幾萬元的賠償,但是他覺得自己沒有理由來賠償,覺得非常的冤枉。同時還有周圍的一些壓力,他要遭受很多人的誤解,有些人同情他,這種同情甚至也讓他受不了,覺得自己太窩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我覺得我們的老百姓他是想用自己的死來作最後一點討回公道的努力。我們覺得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的司法機關和社會各界的責任不光是在事後來分析,應該作出一些防範性的措施。 

  主持人:法律為王愛花一家主持了正義,雖然這個正義是崔文田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帶着血的正義。這個悲劇提醒我們,不要讓類似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法制的陽光應該照耀在中國的每一村土地上,類似的司法腐敗應該受到法律最嚴厲的懲處。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 

  →→點擊進入今日説法欄目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