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高成者不拒低就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9日 09:54)
1999年我國高校首次進行了擴招,今年7月,擴招後的第一批212萬大學畢業生將離開校園,參與到就業的競爭之中。由於畢業生的驟然增多,再加上非典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今年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變得格外嚴峻。為了緩解這種狀況,政府、高校、企事業單位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央視記者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多一半的人認為找一份合適滿意的工作仍然比較難。對此筆者以為,大學生適當調整心態,以低姿態進入社會,雖然是形勢所迫,但仍不失為理性的趨利選擇。
高校的擴招在一定時期內確實加劇了大中城市的就業壓力,但從更大的範圍來看,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仍然比例偏低,只有使高級人才不再是鳳毛麟角,中華民族的復興才能更快地實現。面對這一形勢,大學生們必須改變潛意識中以社會精英自詡的固有觀念,適當降低對未來工作的預期,接受大眾化崗位的選擇。
有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到公司應聘,首先就向經理表明“月薪不能低於多少多少”,經理不以為然地反問:“你每個月能給公司創造多少效益?”這一問一答展現的是大學生社會經驗的缺乏和角色的錯位。目前大城市的就業市場是用人單位掌握著主動權,相當多的研究生找工作也很困難,不少“海歸”們的薪水其實並不高,在這種形勢下,本科和大專畢業生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一個人真的很有才能,他也需要一段證明自己的時間。用人單位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一個不了解且沒有經驗的人放在比較高的位置上,同理待遇也不會很優厚。在這段時間裏,屈身守分、等待時機是完全必要的。
與大城市裏大學生的就業困難相對照,在中小城鎮、西部地區以及許多基層的崗位則是無人問津。大學生們覺得這些地方收入少、起點低,寧可觀望和忍受焦慮也不願屈就。殊不知,許多成功人士最初也是從很低的起點做起的。在基層工作,可以更為貼近地了解社會,鍛鍊自身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些在日後都將成為寶貴的財富;在基層工作,同等級的競爭對手相對較少,獲得晉陞更為容易和快捷;而且,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註定要受些磨煉、摔些跟頭、冒些風險,顯然要趁年輕才好。
我國進行西部大開發,需要大量的人才,為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力爭使大學生們前進有路,後退有門。但是投身西部大開發,沒有奉獻精神是不行的,決定去的大學生要做好從基層幹起,生活艱苦和收入微薄的準備。如果選擇了這條路,即使不能轟轟烈烈地做一番大事業,也必定會擁有有價值的人生,至少能留下一段終生為之自豪的難忘經歷。
只有當國家的利益與群眾的利益一致,它的方針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的熱烈響應,國家正在這麼做;只有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前途相結合,個人的生命才更為崇高和有意義,前途才更為遠大,大學生們應該怎樣做呢?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當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距時,怨天尤人和徘徊不定都是於事無補的,一定要當機立斷,在運動中尋找機遇要比消極等待強得多。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願各位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們邁好這關鍵的一步。(央視網友:燕趙歌舞)
注:本欄目所發表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