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6日 15:52 來源:
目前,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已經陸續出籠,考生們也在以各種方式爭取在第一時間獲知自己的成績。經過筆者的查詢發現,北京、上海、浙江和廣州市等少數地方相繼叫停高考有償查分收費服務,如廣州市規定,全市5萬名考生享受到的電信、移動部門發送的高考成績短信所需的信息費用全部由市招生辦“埋單”;北京今年首次叫停高考查分收費,有關政府部門通過與相關企業“協調”,所需費用最終北京網通等企業埋單。但是,全國大部分考生撥打聲訊電話查分仍然要繳納信息費。
由此筆者想到一個問題:是否應該對高考考試費進行審計呢?
各地收取的高考考試費金額不同,絕大部分都在百元左右。考慮到龐大的考生群體,高考考試費總金額絕對是一個驚人數字。以江蘇省來説,今年考生47萬,每人高考報名費140元的考試費,全省就有6580萬元,全國高考考試費的總計金額恐怕會超過十億元。遺憾的是,如此鉅額的資金的最終去向至今仍然處在“雲霧繚繞中”。
例如,同樣是已經收取了考生的報名費,有的地方學生可以免費查分,有的地方學生要以每分鐘3元的價格有償查分;有的地方以前收費查分,現在是免費查分;即使同樣免費的,廣州市所需的信息費用全部由市招生辦“埋單”,而北京所需費用最終由企業埋單。如此繁亂的情形,不正説明了鉅額的高考考試費使用情況的混亂嗎?
我們還是以江蘇為例。據報道,前兩年江蘇省招辦向江蘇電信買斷高考查分業務發佈權,江蘇電信的買斷價格為120萬元。2003年,江蘇省招辦曾明確表示,當年拍賣考分發佈權所得資金將全部用於彌補該省各市招辦高考防“非典”費用的缺口和全省高考試卷閱卷工作,絕不挪作他用。然而,2004年並沒有“非典”,每個考生都交納了140元的考試費,有關部門仍然繼續拍賣高考成績發佈權,難道鉅額的高考考試費還不夠花嗎?
從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政府公共部門不能脫離了公共服務機構的本質,變成追逐利益的商業機構。公共機構不能逐利化,這是建立法治國家和現代政府的關鍵問題。在高考考試費用問題上,應該做到專款專用,當然不能“虧本”服務,更不應該追求贏利。換句話説,各級招辦部門所收取的高考考試費,應該完全用於為考生服務上,即使有什麼“盈餘”也應該以各種形式返還給考生,不能成為招辦部門的“小金庫”。
記得去年審計署審審計長李金華的年度審計工作報告透露,僅僅是一個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1989年以來就違規集中各地考試費2.24億元,未上繳財政專戶,並從中支取相關考試費用等1.9億元。我們不敢肯定在高考的考務壟斷的平臺上,也存在資金的“黑洞”。但是,我們完全有理由要求有關部門對各地高考報名費進行審計,給考生和公眾一個明白,也還各地招生部門一個清白。(作者:氣橫西北誰人劍)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