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善意的關注也應適可而止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8日 15:13)
一撥又一撥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填寫好申請助學貸款的表格之後,熟悉的場景又躍入人們的眼簾。在母親的陪伴下,兒子剛剛申請了助學貸款。一家電視臺現場的攝像機隨機把他們拉出來採訪,後面是資助辦的大牌子。面對著電視記者不停的提問,感激的母親在不停地回答問題。旁邊的兒子拉著母親的手,很少説話,年輕的他一臉的無奈,微微地偏向相反的方向。(據9月7日《中國青年報》)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是中國人民大學新生報到時的場景。據報道,在熱熱鬧鬧的新生接待處,最打眼的是學校資助辦的大牌子。學校的工作做得很細緻:詳細的資助介紹,便捷的綠色通道,一張張的愛心卡代表著各方的心意。然而,媒體攝像機的觸角無處不在,這樣“輻射”的做法並不被校方和學生歡迎。畢竟,貧窮並不是值得炫耀的好事。正如一位接受資助的貧困生所言,“沒有人説我沒錢就不能讀書吧?儘管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通過四年的學習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貧窮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不代表註定的永恒,尤其是對於已經躋身高校的貧困生來説,貧困只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並不能説明、代表什麼,經過後天的勤奮努力,貧窮勢必要遠去,幸福就要到來。當然,時下的貧困生需要關注,但關注的方式及程度應當有個準確的界定,而不是任由任何一方想當然地無視學生的隱私權而肆無忌憚地侵犯、宣揚。説的庸俗一點,人都是好面子的,最基本的人權應該受到最起碼的尊重。
毋庸置疑,媒體將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作為關注焦點並沒有惡意,是希望能通過傳媒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教育政策,讓更多的學生不至於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但太多的關心未必就是件好事情。同時我們不應忘了,貧困生首先是學校的學生,渴望在平等、愉悅的校園氛圍中自由成長。而貧窮作為一個人的“心病”,被當作身份的象徵廣為傳播,無疑是對貧困生脆弱的但強烈要求受尊重的心靈的致命一擊。僅僅因為貧窮,他們就遭遇了與其他學生截然不同的尷尬,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學習環境,要在“眾目睽睽”下成長,顯然有失偏頗,過猶不及。自尊心很強的貧困生,無不視家境貧寒為最大的隱私和痛處。將貧困“形象”一次次“展示”並公之於眾,對於他們來説,那無異於毫無人道和公德的打擊和摧殘,即便報道本身的初衷是善意的。報道帶給他們的,不是體恤和溫暖,而是憐憫和鄙視,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負面衝擊。
為了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不讓一個貧困生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國家向貧困生提供低息助學貸款,可謂用心良苦。貧困生家庭困頓、生活窘迫,迫切需要獲得各類資助。但家庭狀況畢竟屬於個人隱私,如果成了傳媒捕捉受眾視線的工具,難免會使貧困生産生自卑心理。眾所週知,性格內向、沉鬱壓抑、過於自卑、不善交往等心理特徵在貧困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而當這些因素與外界矛盾交織一起並激化時,就有導致心理失衡的危險,這也是貧困大學生心理負荷、心理疾病大大高於同類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外界的一舉一動都表現得甚為敏感,甚至産生抵觸情緒。這也提醒人們,在善意接近的同時,不要忘記“距離”的存在,人與人之間除了本能的距離感,還要保持心靈的距離,為心靈保留最後的隱私領地。所以,作為關注者,應該重視並尊重貧困生所珍藏的底線,不要因“溺愛”而扼殺了貧困生的人格和隱私。
貧困生迫切需要經濟上的援助,但是他們更需要人們的理解和尊重。不管是何方主體,也不論抱有什麼目的,當你實施了濟貧行善的行為時,請不要毫無顧慮地去揭開貧困生的瘡疤,不要拿“濟貧”當噱頭,更不要拿貧困生的隱私叫賣。在給予貧困生應有的關注、解除貧困生經濟上後顧之憂時,給他們創設一個輕鬆的生活空間和愉快的學習環境,往往比大張旗鼓的宣揚更為必需,也更能體現出關注和資助的應有之義來。(作者:郭立場)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