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又是一年端午時(5月31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2日 09:28 來源: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5月31日播出):

  端午時節,聞粽葉飄香,賞龍舟賽事,看苗寨歌舞,綿延流長的汩羅江,浣洗不盡楚大夫的遺風,中華端午,又勾起了全球華人怎樣的文化情節與文化共鳴?敬請收看《今日關注》。

  主持人:魯健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的《今日關注》。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希望電視機前的每一位觀眾今天都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

  今天上午的10:00到12:00,我們是為大家直播了兩個小時的大型系列節目《傳奇中國節之中華端午》。通過兩個小時的節目,我們領略了各地不同歡度端午節的風俗,我們也特別設了三個直播點,比如説在湖南的汨羅,貴州的鎮遠和台灣的台北。讓我們看到了各地的端午風俗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晚上我們再利用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一起來感受一下端午文化。請到了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青年報》的副總編輯陳小川先生您好,還有一位是中國民俗學會的副秘書長黃濤先生。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端午節,其實現在演播室裏還能夠聞到粽子的香味呢,余香猶在。那麼在節目一開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今天上午兩個小時直播當中,在湖南汨羅和貴州鎮遠的一些精彩片段。

  主持人: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就是在湖南汨羅江的今天的龍舟競渡,這是在今天上午11:50到12:00之間才開始的,上午確實讓我們所有的觀眾等的很著急,因為每年汨羅舉行國際龍舟賽已經在中國成為非常有名的活動,每年端午節會吸引大量的遊人到湖南的汨羅去參加這個國際龍舟賽,而且很多來自海內外的龍舟隊伍都來參加這個比賽。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在貴州的鎮遠舉行的端午活動。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貴州少數民族苗族特有的竹竿舞,今天上午直播的時候,在貴州有很多這樣的民俗活動。在少數民族地區端午節的活動和他們特有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是結合在一起,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在貴州的龍舟賽,我們看到划船的每人頭上都戴一個金黃色的斗笠,確實遠遠看去非常像一條起舞的蛟龍在江面上,這也是和湖南汨羅龍舟賽不一樣的地方,而且這個舟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它是獨木舟,非常地特殊。

  我們看到兩個地方不同的風俗活動,包括龍舟賽都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很有意思的是今天看貴州直播的時候,站在船頭指揮的是一個男扮女裝的人,特別有意思,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了。所以從今天的直播來看,貴州和湖南兩個地方就有很大的區別,雖然都是吃粽子,都是賽龍舟,但是好像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黃先生能不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比如説各地不同的地方,他們在過端午節都有什麼樣的民俗活動?

  黃濤(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

  基本的活動就是包粽子,劃龍舟,這是基本的元素。還有挂艾蒿、挂菖蒲,過去都是辟邪的。其它還有一些比較獨特的活動,比如到水面上攆鴨子。

  主持人:

  今天我們在貴州好像看到了。

  黃濤:

  那個挺有意思。

  主持人:

  搶鴨子,攆鴨子。

  黃濤:

  但他是在水上搞的活動,跟祭水有關係。因為端午是一個陽數相重的日子,兩個五相重,然後還有五月是個火月,就是説在五行裏面屬火,所以要用水來克火,所以好多活動跟水有關係。

  陳小川(《中國青年報》的副總編輯):

  還有這些形式大多是在中國的南方,因為5月初五之後天氣開始熱了,夏天就要來了,來了以後有一些疫病入侵,瘴氣,然後通過挂艾蒿,挂菖蒲,他辟邪,所謂辟邪就是避免疾病。

  主持人:

  所以好像端午節古代也有叫厄日,或者浴蘭節,叫厄日是什麼原因,就是和節氣有關係,是吧?

  黃濤:

  就是説兩個五相重,陽氣太盛,需要用陰的東西來衝一衝。然後五月火也是因為這個季節,天氣剛開始熱,人的身體不太舒服,身體要適應,這是比較重要的方法,這是比較科學的,但是它的表現方式,講究的好像有點迷信,現在説迷信,就是民間信仰裏邊不那麼説,但實際上蘊含著科學道理的。

  陳小川:

  還是有道理的。就是説不能用客觀的科學去把它解釋出來是什麼,瘴氣是什麼東西,中國傳統文化裏面説不出來瘴氣什麼東西。但是人們覺得那個時候這種草可以避瘴氣,所謂厄運,陽氣太盛,什麼叫陽氣太盛呢,也不能用現代醫學的東西來解釋,但是有辦法克它。實際上是這樣,北方好像沒有這樣的習俗,是吧黃教授,北方好像很少,像劃龍舟。

  黃濤:

  劃龍舟不太方便。

  主持人:

  比方的少數民族好像在端午的時候也有一些獨特的過法。

  黃濤:

  像北方的達維爾族、鄂裏宗族,他們是馬上民族,他們的活動跟騎馬有關係,馬上射流,馬上打馬球,還有打獵、登山有這些活動,就是比較陽剛一些。

  主持人:

  但是都是和自己的民族特色結合到一起了。其實我們剛才説的端午也叫浴蘭節,其實也是古人在節氣的時候,一種為生的活動。

  黃濤:

  對,對。

  主持人:

  所以我們看到屈原曾經有一句歌賦寫到“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這是他的《九歌》裏邊的一句。

  黃濤:

  《雲中軍》裏邊的。

  主持人:

  《雲中軍》,就是《九歌》裏邊的《雲中軍》裏邊的一句。其實從屈原的詩裏看到在那個朝代,先秦的時期就已經有浴蘭這樣的一些風俗了。

  黃濤:

  對,洗蘭花澡看起來很有意思,現在看起來很風雅,在古代來看蘭花就是有辟邪的作用。在詩經裏就有記載小夥子和姑娘都拿著蘭花互相贈送,他們搞社交活動,互相表達感情。實際上就是有一種辟邪的作用,在《禮記》就有記載洗蘭花浴的習慣了,但是那個時代端午還沒有成為一個節,到了東漢的時候已經記載了成為正式的節日了。

  主持人:

  從屈原之前其實就已經有端午的活動了,後來這個端午怎麼又和屈原聯絡到一起的呢?

  黃濤:

  實際上一開始就是祭水的,祭龍的,這個投粽子開始是為龍吃的,就是祭龍神,但是後來祭龍是一種信仰慢慢淡了,原始崇拜的信仰就淡了,這時候又出來了屈原,人們尊重他,懷念他,他又是投到水裏去的,投水而死嘛,於是水神就用屈原來代替這個龍了。

  主持人:

  但是我想之所以紀年屈原也和屈原的人格,或者當時的歷史背景,和他的性格情操也有一定的關係。

  陳小川:

  包括當時的社會是崇尚這樣一種忠誠,比如一種執著,比如他到後來演變成“聞死劍,無死戰”的這種道德,一種很高的道德形象,和這個寄託是有關係的。應該説粽子的歷史應該比屈原早。

  主持人:

  但是因為屈原的這種愛國情操,所以像他詩裏面所寫的“常嘆息提起民生之多艱”,他這種愛國愛民的思想,所以可能後來很多人就把屈原和端午聯絡到一起。

  現在在汨羅每到端午的時候,都有來自各地的人們到這裡通過賽龍舟或者其它的方式來祭奠屈原。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短片來看一看當地紀念屈原的風俗。

  解説:

  “我傷心地看著人民的生活多麼艱苦,我常嘆息忍不住要流下來眼淚”。這是屈原所作詩篇《離騷》中的著名詩句,也是他以民為本政治主張的表針,正是這位詩人,公元前278年前農曆五月初五,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悲憤交加,一躍而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以競舟進度前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軀體,這天正是端午節。

  記者:

  汨羅江邊的人們一刻也不曾忘記過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漢代開始當地就建有紀念屈原的祠廟,後來又幾經修繕,現在保留下來的屈子祠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建築,距離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解説:

  外墻上鈴瓏的浮雕雖經百年風雨,仍在告訴人們屈原一生上下求索的故事。一進祠堂,屏風上鐫刻著《史記屈原列傳》。這是關於屈原生平唯一的歷史記載,再往裏走,四棵桂花樹都有百年樹齡,到了秋天桂花飄香,最是象徵屈原的高潔品性。在屈子祠常常會想起古老楚音的綿綿之聲,這是祭祀屈原的典禮,到了端午節典禮更為嚴重。緊臨屈子祠的碑林,現存三百塊石碑記錄著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其中有一塊碑屬於台灣詩人余光中,因為對屈原有著難捨的情節,從而成為寫屈原最多的詩人,至今已經寫了七首。屈子祠外,村民擺上茶攤,這裡能嘗到一種特別的茶——江沿豆子芝麻茶,據説這是屈原治療風寒的發明,當地百姓一直沿用下來。屈原在汨羅度過了人生最後幾年時光,就在屈子祠周邊一路都有詩人留下的足跡,詩人的故居、詩人投江的軀壇,詩人所牽白馬映水的池塘,還有傳説詩人與漁夫交談的地方,正是在這裡他説過“舉世皆酌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有騷壇,就在詩人故居後面的小山上,據説屈原在汨羅完成了《離騷》,每每到夜晚,他會步上小山吟誦其中的篇章。

  主持人:

  其實今天做直播的時候,也有點小小的遺憾,不能夠到汨羅去看一看,因為我想在汨羅江邊站一站的話,應該能夠覺得和歷史很接近。

  其實我們知道端午節吃粽子,剛才陳總也説了吃粽子的風俗比屈原還要早,但是後來他怎麼和屈原聯絡到一起,現在我們説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年屈原。

  黃濤:

  就是把粽子投到江裏面給屈原吃,一開始就是跟龍神吃的,因為屈原化身一個神仙告訴一個人説,你們投的粽子都讓蛟龍給搶了,所以你們要用竹葉和無彩絲把它繫上,然後蛟龍怕這兩個東西,它就不敢吃了,這是人間産説。後來人們不管各地粽子有什麼特色,但是這兩樣都是不缺的,就是説要竹葉,然後用線把它捆好。

  陳小川:

  北方不住竹子的地方用葦葉,這也有,剛才黃教授説那個,實際上看來大多數中國人是紀念屈原是為了吃粽子,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正好反了。你看祝賀,説今天觀眾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很有意思,估計你的祝願能實現。因為在歐美很多地方,我在歐洲過過一次端午節,在華人餐廳裏他都送粽子。

  主持人:

  是端午的時候。

  陳小川:

  是端午的時候,不是端午的時候他為什麼要增加這個成本,肯定是。那天端午節很多外國人不知道的時候,他也弘揚了中華文化,他告訴今天是端午,中國有一個什麼故事,非常簡單,他會講兩句的,這個是什麼東西。恐怕今天咱們央視中文國際的觀眾還真可能都能吃到粽子。

  主持人:

  其實我覺得吃粽子這種方式特別好,之所以端午節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能夠在民眾當中流傳,可能跟吃粽子有很大的關係。

  陳小川:

  這一定是這樣。我曾經有過這麼一個觀點很偏頗的,我認為中國的文化在很多情況下,只剩下吃的東西了,他的文化承載的東西就剩這粽子了,所有的端午都讓粽子承載,元宵節都讓元宵承載了。

  黃濤:

  還有一個就是重視人文,重視教化,像春節、中秋節都講究團聚,然後講究禮儀,各種秩序。

  主持人:

  這也沒有問題,我覺得民以食為天,由飲食作為承載的原則,但不僅僅是這樣。

  陳小川:

  不僅僅是這樣,實際上,回過頭從屈原兩千多年來看,粽子是源源不斷的,粽子這種承載形式,它承載了很深的文化內涵,一直到現在。

  主持人:

  包括在裏面的傳説可能講幾天都講不完。

  陳小川:

  我們衣食足的時候,除了粽子以外還有很多文化形式,還有賽龍舟什麼的。大概二三十年前,吃粽子要糧票的時候,這種文化自然就沒了,但是粽子還保留下來了,我們小時候逢到端午節的時候,可以買半斤江米,這個文化形式,粽子這種文化形式好像不能夠説我們民族怎麼就知道吃了,民以食為天。

  主持人:

  但是現在光是説到粽子,現在變換出來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包的方法各地有不同,裏麵包的餡料有不同,有包紅棗的,有包豆沙的,還有包肉的。

  今天我們在演播室也品嘗了幾種不同的粽子,而且通過我們今天直播看到了十幾種各地不同的粽子,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解説:

  天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粽藝大賽,選手們先用兩三片粽葉打成圓錐形的底,不斷加米、加餡,裝扮圓錐再沿著邊往上裹葉,接著加兩三片葉,然後按井收口。一個天津本地特有的斜四角粽子就成型了。這位叫孫有龍的選手則一分鐘包三個粽子的速度獲得了最快速度獎。別以為男士們都粗手粗腳,您看這位老兄就挺細心,粽子從小到大一字排開,而且各個造型漂亮,最佳創意獎非他沒屬。還有很多人把粽子的改變放在環保上,用草代替了包粽子的繩子,體現出追求純天然。還有根本就不用繩子包的。

  天津市民:

  特點就是比較緊,不露米,煮出來是非常清水,吃的時候很金鬥。

  解説:

  即便不能參加這樣妙趣橫生的比賽,您也不必遺憾,到超市買些原料帶回家,隨時都可以享受自製粽子的樂趣,而超市裏多達幾十種口味的成品粽更是讓顧客選擇多多。在福建、重慶等地,除了傳統的豆沙、蛋黃、火腿餡外,今年的肉粽也是花樣翻新。

  超市工作人員:

  粽子的品種很多,傳統的臘肉、豆沙市民都比較喜歡。新式的排骨、紅燒牛肉等市民反映也不錯。

  解説:

  今年的粽子還射影了水果養生的觀念,專家們煞費苦心在粽子里加上了菠蘿、栗子等,顧客們除了吃出了花樣還吃出了健康。

  記者:

  國家肉粽已有五十多年曆史,深艙露相,卻食客不斷,一面電影看板墻訴説著店家創辦初期的社會氛圍很有些懷舊的味道。不過五十多年來,主打角色,肉粽的味道一脈相傳,始終沒有變,熟練的動作只要十秒鐘,美味就在眼前。打開肉粽香味撲鼻而來,雖然是肥美的五花肉,卻肥而不膩,挑動每根蓓蕾神經,這也是郭家肉粽的秘訣。

  郭家肉粽傳人:

  現在崇尚自然,不添加太多的一些配料什麼,所以我想自然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東西不是添加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我想現在健康的觀念。

  記者:

  好不好吃,看每個客人滿足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這家肉粽的獨到之處。

  食客:

  還不錯,很好吃。

  食客:

  一直都覺得這家店,而且口味蠻好的,蠻好吃的。

  記者:

  台灣的肉粽要這樣來吃,先淋上一層花生粉來增加粽子的香氣,然後再澆上店家特別熬製的醬料,切開雖然是肥肉,但是因為有特別的秘訣,有特別的加工,所以吃起來呢,味道確實不錯。

  主持人:

  看的確實有點饞涎欲滴,好在今天我們也都吃到了粽子,當然耽誤節除了吃粽子以外,最熱鬧的還是劃龍舟,我們一開場的時候回顧了今天的一些龍舟比賽。下面我們再看看各地精彩的龍舟賽。

  這個龍舟比賽現在好像跟端午,跟屈原也是結合到了一起。這個結合是怎麼結合起來的呢?

  黃濤:

  龍舟競渡就是搶救屈原的,或者説為屈原招魂的,人們説屈原沉江了,咱們大家趕快去救,然後爭先恐後去救。

  主持人:

  但是龍舟應該其實在屈原之前也已經有了。

  黃濤:

  對,應該是龍的圖騰崇拜。最早我們的華夏民族封龍為圖騰,在夏代的時候,後來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圖騰,它成為我們國家一個象徵,成為民族的象徵。

  主持人:

  最早龍舟競賽可能也是和水神、龍神有關係。

  黃濤:

  對,實際上水鄉還有自然而然的一些競賽活動,就像平原地區有賽跑,水鄉就會有龍舟的競渡,後來做成龍的形狀,就成為了文化的一種標記。

  主持人:

  剛才我們説到端午節的粽子、龍舟,可是端午節應該説是全球華人共有的一些文化元素了,現在端午節的流傳也非常廣泛,不僅是亞洲的許多國家,甚至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外國人們,他們也越來越喜歡端午節這樣一個節日,稍候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端午節在海外的流傳。

  解説:

  端午節不僅是中國國內民眾的節日,也是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海外華人和越來越多喜愛端午節的外國朋友他們又是怎麼過端午的呢?《今日關注》繼續討論。

  主持人:

  從5月22號開始,我們為了今天這個直播就已經通過央視國際和新浪網合作,聯合向海內外徵集關於端午節的FLASH作品,結果出乎我們意料的是短短一個星期收到了大量的FLAHS作品,從中我們現在了一些精品,其中還有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徵集來了的這個FLAHS作品。

  利用這個時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其中的一些精華。

  (播放端午節FLASH作品)

  主持人:

  從這些FLASH作品裏邊感受到不同人,甚至一些其他國家的他們的這些FLASH作品其實也體現了一些對端午節的不同理解,但是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他們都注意到,比如説像粽子、龍舟,甚至剛才看到FLASH作片裏邊有鍾馗。

  陳小川:

  還有驅五毒,看到了沒有?軀五毒,像蛇、蝎、蜈蚣,就是因為天熱了,這些五毒們要出來了。

  黃濤:

  福建那個地方正是這樣,水多,叢林多,毒蟲也多,所以他們更需要這樣的做法。

  陳小川:

  可能這些FLASH,就是這些傳統元素更多的可能是不是海外華人製作的?

  主持人:

  很有可能。

  陳小川:

  反正海外華人更注重這些東西。

  主持人:

  而且好像在古代的時候,尤其楚國那個地方,本來可能跟氣候、環境都有關係,容易産生一些瘴氣,蟲瘴。所以有這個方面的要求。

  黃濤:

  對,就是五月這個時候,季節轉換的時候,春天剛剛過完,然後夏天剛熱,這時候身體適應,然後門蟲都出來了,這時候就需要用一些中藥的方法來驅除他們,使他們身體適應。

  主持人:

  所以現在端午節真的是流傳的非常廣泛,現在在很多國家不僅僅是海外華人,甚至很多外國人也都開始過端午了,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些畫面,我們的記者是從全球各地傳來了一些各地不同的過端午的風俗,比如我們現在看到在越南同樣也是在舉辦龍舟大賽,其實從古代來説,越南就一直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陳小川:

  對,中華文化影響很大。包括像韓國這些國家,他甚至要申請端午季,好像江林那個地方就是。

  黃濤:

  漢族文化圈,所以我們影響了亞洲很多地方,端午節差不多是亞洲人的一個傳統。

  陳小川:

  東亞。

  主持人:

  其實我記得韓國剛申請端午季的時候也引起很多人的爭論。其實我們應該好像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看待。

  陳小川:

  對,你的文化被外國人接受是很好的事情,他申辦的也是,韓國江林那個地方端午季,這個也沒有……

  黃濤:

  從起源來講還是中國的傳統節。

  主持人: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英國端午節的活動,舞獅和舞龍,現在舞獅和舞龍在很多的節日,包括春節、端午、中秋,海外華人都會用這樣的方式慶祝。

  陳小川:

  他舞的獅,你看他舞的獅有點像熊貓。

  主持人:

  而且這個龍舟也和國內的龍舟不一樣,國內可能還有很多一些匠人製作龍舟的這些傳統的手工藝者他們還在。

  陳小川:

  他這個就是牛津劍橋那個划船賽改的安了一個龍頭。

  主持人:

  但是最起碼賽龍州的形式保留下來了,説明外國人對於端午的這些賽龍舟、吃粽子的形式最起碼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黃濤:

  龍舟賽是個公共的活動,大型的活動,其他的端午活動都是在家裏搞的。所以龍舟賽非常熱鬧。

  主持人: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南非的,大家看看這些畫面就知道端午節現在在海外的這種流傳的情況了。

  陳小川:

  真的做得比較正宗。

  主持人:

  這個龍船做的確實是非常地地道,這可能是應該有中國的專業匠師,專門去做的。

  所以我們從這幾個畫面就看到,簡單地看了幾個國家,像越南、英國還有南非都有這樣的賽龍舟活動。其實從端午節的傳播也能夠感受到端午文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兩位在國外考察或者是旅遊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過比如説其它國家的人,他們是怎麼來感受中國的端午風俗的?

  陳小川:

  可能中國的端午節給了他們一個競技的機會,給了我們划船熱鬧的機會。另外就是不能小看了咱們的粽子,它是一種文化載體。比如説我在外邊十天八天了已經,其實很想家了,很想祖國了,吃飯的時候給你送上一個粽子的時候,你忽然會有很深的感受。對於中國人來説,當我們的端午節被外國人慢慢慢慢接受,作為一種文化素養來接受的時候,我們中國年輕人就算借外國節的由頭,去吃頓,大夥鬧一鬧也很正常。

  黃濤:

  所以我想傳播了也是好事。

  主持人:

  我想作為中國人來講,更應該把我們的傳送習俗保留下去。好的,非常感謝兩位,今天時間很短,半個小時,但是能夠讓大家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先領略一下我們今天直播當中的精彩片段,同時也感受一下端午節的快樂,謝謝兩位,也再次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節目,明天再見!

  製片人:楊繼紅

  策 劃:滕雙雙

  編 輯:王冬妮 李萍 董寶磊

  主持人:魯健

  監製:馬勇

  E-mail:chinanews@cctv.com

  jinriguanzhu@cctv.com

責編:辛梓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