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莫做中國的“路瓦栽夫人”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6日 15:53)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登喜路亞太區行政總裁德奕寧説,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不夠成熟, “一些經濟能力並沒達到消費奢侈品水平的年輕人,為了圓奢華夢也在消費奢侈品。我聽過一些年輕人買不起幾萬塊錢的服裝,也要買幾千元的錢包甚至兩千元一把的裁紙刀來表現自己的品位,這有可能是虛榮心的作用”(北京晨報5月24日)。

  最新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奢侈品市場價值約為20億美元,佔全球奢侈品銷售總額的3%。究竟誰在中國消費奢侈品?是25歲至30歲的中國年輕人。這個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很難成規模的年輕奢侈品消費群體正在中國快速成長。而在國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費群一般在30到40歲之間,他們已經是很成熟的消費群。

  這説明中國已走進了可以容納甚至推崇奢侈的時代,但與國外的奢侈品市場不同,越來越多缺乏經濟實力的年輕人,卻也在為各種奢侈品透支自己的薪水,許多人是出於一種虛榮。在歐洲,人們對奢侈品的消費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但前提是有那部分可以支配的財富,很自然地去購買一些相對昂貴的成衣、晚禮服、飾品等等,而不會把它當成炫耀的資本。而在中國,人們如果花大量的錢購買一種物品,總會覺得它是一種投資,那些不具備經濟實力的人花大量的錢購買一種物品是讓自己擁有夢想中生活方式的感覺,也就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如果年輕人在沒有相應經濟實力的時候,就去習慣使用奢侈品,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控制不了對奢侈品的慾望而手邊的錢又不夠,那就可能産生悲劇。

  筆者由此想到莫泊桑小説《項鏈》中的主人公路瓦栽夫人。平民家庭的她對自己的生活境遇極為不滿,夢想像上流社會的貴夫人那樣過起豪奢的生活。為能借到一件精美的鑽石項鏈參加舞會而“高興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可是她卻把項鏈丟了,背上一筆巨大的債務,整整十年才償還清,結果發現借來的項鏈是一個不值錢的假項鏈!為了一時的虛榮,她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和人生最寶貴的青春!

  在中國,年輕人購物的奢侈傾向已經有了很長時間,但購買奢侈品應該還是個新興的現象。現在的中國市場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金錢,另一個是文化。對中國人來説,財富的擁有是剛剛開始,如何使用這些財富,也是剛剛開始學習的東西。所以,消費文化是最重要的。年輕人因為虛榮心去購物,是一種非常不成熟的消費心態,也反映了我們消費文化的不成熟。

  我們要建設理性的消費文化,遠離虛榮。我們應該追求更有品位的生活,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而不是追求虛榮消費。 “芙蓉出清水,天然去雕飾”,或許有一天我們終究會懂得,那些丟掉的樸素,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奢侈。(馬國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