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從消費主義手中拯救市場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5日 16:39)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早在2000年,學術界還在討論“消費主義離我們有多遠”。在那個時候,我們還在為如何拉動內需煩惱。而僅僅兩三年時間,經濟就過熱了,在增長過快、市場泡沫的社會語境中,消費主義的浪潮似乎也搭上了這趟列車,挾著全球化的浪潮洶湧而至。

  消費主義作為一種文化意識形成,其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是消費至上觀念。消費就是一切,一切為了消費,消費一切,為消費而消費,不顧一切地消費。這些關鍵詞如今也被用在了中國年輕人的身上。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中國奢侈品市場價值約佔全球奢侈品銷售總額的3%。而消費這些奢侈品的,卻絕大部分是25歲至30歲的年輕人。就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奢侈族的平均年齡還要小5歲。為各種奢侈品而透支自己的薪水,從父母處攫取、借債或通過其他正當或非正當的途徑滿足自己過度的消費欲求,似乎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景觀。(《北京晨報》、《新京報》5月24日)

  奢侈的生活方式任何時代都有,奢侈也並不必然等於消費主義,但當為了滿足消費而透支自己的能力所得時,就必然是一種消費主義了。其實何止是青年人,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增産也存在陷入消費主義泥淖的危險。據國家環保局的最新數據,在中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能耗比國際水平高40%,電力行業火電煤耗比國際水平高30%,萬元GDP總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在中國的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石油探明儲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天然氣人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的情況下,這種高能耗下的經濟增長,何嘗又不是一種"透支",一種消費主義。

  喜歡以美國為參照係的人,或許會"引經據典"地説美國當前的經濟增長就是以消費為後盾來拉動的。不錯。消費主義源於美國,但卻也最終也使美國産生了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問題。在美國政府和居民統統借貸消費的巨大陰影下,他們的財政和貿易出現了"雙赤字",美國家庭債務總額竟然佔到了GDP比重的85%。中國消費主義者們似乎也不甘落後,據社科院的數據,上海、北京兩地居民的整體家庭債務比例已經分別達到155%和122%。目前中國投資過熱,已成為全世界原材料的主要消費國。如果中國居民像美國居民一樣也通過高借貸來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在脆弱的金融系統和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中,無疑將形成巨大的危機。

  消費主義的無處不在也已經滲透到了民眾的文化意識當中。在消費主義的文化視野中,莊嚴、理想、神聖的事物成了遊戲,而金錢的力量無所不在,市場邏輯統治著一切。大眾傳播已經變成了一場狂歡。向來以靈魂工程師自稱的作家也走下了神壇,美女作家、身體寫作、下半身風起雲涌。理想的失落,自主意識和創造力匱乏,個性的喪失,批判精神的泯滅,文化人格的病態,消費主義都集于一身。面對這種強有力的文化意識,米蘭昆德擔心:"這些洪水般的思潮恐怕會凝聚成一股粉碎獨立思維和個人創見的勢力。"

  消費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生活方式的問題,也是一種國家的發展態度問題。聯合國《21世紀議程》和《中國21世紀議程》都指出,"可持續發展要求改變不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這段時間以來,對於官員的"政績成本分析"討論很多。控制消費主義的基本環節是引導消費者。政府部門和官員為了産出政績,他們也是各種資源、生態和環境的消費者。而科學的發展觀,何嘗又不是一種消費方式的矯正。不管是國家、社會、市場,還是政府官員和個人,從消費主義手中拯救他們,又何嘗不是從健康的價值觀和發展觀開始。(彭興庭)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