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肆虐之時 世界為什麼依然看好中國經濟?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25日 17:12)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 儘管中國經濟遭受了非典型肺炎的嚴重衝擊,但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世界權威經濟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和大企業集團對原本迅速發展的中國經濟依然樂觀看好。許多跨國企業並沒有因此減慢投資中國的步伐,而是仍然按既定計劃實施他們在中國的投資項目。 正當中國政府和人民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困難時期,德國《世界報》4月23日一則報道這樣説:“機場的體溫檢查和空空蕩蕩的飯店及購物中心不應掩蓋這一事實。那就是中國經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國民經濟之一。”而《華爾街日報》5月2日報道説,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需求普遍疲軟的情況下,美國製造商將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視為一個罕見的亮點,仍對中國情有獨鍾。路透社5月13日的一則報道稱,一項對基金經理的調查發現,SARS沒有打擊投資者對於投資中國的意願,中國仍是他們短期內最鍾愛的的亞洲市場。
企業家則把他們對中國經濟的樂觀變為投資中國的實際行動。著名投資家沃倫 巴菲特,近日先後四次吸納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石油”股票,成為中石油的第三大股東。5月17日,摩托羅拉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麥克 扎菲羅夫斯基親臨北京,簽署投資北京9000萬美元建立摩托羅拉研發公司項目合作備忘錄,並表示摩托羅拉未來5年總計將為這一項目投資5億美元,這一計劃不會受非典的干擾。瑞典著名的傢具公司宜家最近宣佈,公司在中國的擴張計劃不會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投資6000萬美元在北京新建傢具超市的項目如期舉行。
正當非典肆虐中國之時,世界為什麼依然看好中國經濟?
在抗擊非典的特殊考驗中,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贏得了世界的信任和尊重。這是世界依然看好中國經濟的極為重要的因素。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作風雷厲風行,對疫情開誠布公,各項防治措施堅決有力。國際社會從中充分看到中國政府表現出的強大應變能力、高度公信力和強大社會動員力,充分感受到中國政府對人民、對國家和對世界負責任的嚴肅態度。正如美國商會執委會主席史提夫 溫安洛説:“中國政府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所表現出的負責態度和迅速、徹底的反應,會幫助貿易夥伴、僱主及投資人樹立信心,而這一切將使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全球著名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史蒂芬 羅奇在題為《中國的警醒》的報告中更認為,中國領導人奮起應對危機的努力,反映出他們嶄新而獨立的領導能力。經受非典危機考驗後的中國會更加成熟和強大。
中國經濟連年持續高速增長奠定的良好發展後勁,日益健全的市場增長機制,讓富於戰略眼光的投資者進軍中國不會因非典造成的暫時困難所止步。一些投資者認為,非典屬自然災害而不是經濟危機,動搖不了中國經濟的根基,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和機制依然存在。中國20多年改革開放帶來的高速經濟增長,已經為中國經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和進一步發展的衝力。更可貴的是,由市場力量驅動的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增長週期。今年1至4月份,中國經濟增長率依然高達8.9%。隨著中國經濟的水漲船高,外商在中國投資辦企業回報豐厚。追逐利潤的投資者自然不願失去能下金蛋的雞。 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廉價勞動力和日益完善的投資環境,也是國外投資者繼續看好中國的基本因素。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成本低廉,具有強大的製造能力,這使得在華投資企業獲得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商投資領域不斷擴大,各種限制進一步取消,政策的透明度和成熟度大大增強,這就進一步增強了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正如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鄭杏娟所説,選擇投資中國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及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尤其是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供應。這些因素都不會因為非典而改變。 “非典改變不了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趨勢。”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經濟學博士點主任陳智琦教授的這一結論,代表了當今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一個基本看法。旁觀者清。他們基於豐富經驗和戰略眼光作出對中國經濟的這一評價,對我們堅持防治非典和經濟建設“兩手抓”,迎難而上促進經濟發展應有很大啟發意義。(記者 趙鵬 張建高)
責編:陶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