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投資者有更多機會? 中國股市的“非典”免疫力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14日 17:30)

  中國證券報消息:戰爭和瘟疫歷來與重大自然災害並列為不可抗力因素,因而可列為商業違約的豁免條件。“非典”疫情衝擊中國,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海外各大投資銀行紛紛把對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期降低到6.5-7.3%不等,有的機構甚至降到4%以下。

  中國股市在三、四月出現了令人振奮的上揚行情,證券營業部人氣旺盛,大有“牛市之初”的氣氛。此時“非典”襲來,下半年股市何去何從?頓時成為“五一”長假後令人忐忑不安的議題。如果説三、四月的股市繁榮是GDP增長9.9%的反映,則可以預測到的GDP增速減緩在下半年就可能把股市拉低。去年十二月底,我們預測中國股市年內將在上證綜指1300-1650點之間振蕩築底,並醞釀著新的牛市行情。到目前為止,上證綜指曾一度下挫到1311點,並於四月下旬升至1649點。下半年預計仍將維持在這一震蕩空間之中,原因並不在於“非典”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負效應,相反,中國證券市場有其特殊的“非典”免疫力。

  第一、“非典”衝擊波影響力最強的是服務業和涉外經濟板塊,這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相對集中的部分,而中國股市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仍以國企和國有控股企業為主體;

  第二、“非典”疫情會加速投資的板塊轉移,並通過對大眾消費習慣的影響加速經濟運行中的行業結構調整。上半年引領股市上揚的汽車、金融、鋼鐵、石化、電訊五大産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是“非典”衝擊波相對較弱的産業,有些分支如私人轎車的産銷甚至還受益於“非典”帶來的消費行為轉變;

  第三、“非典”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降低了一些企業的運營成本,並在增加財政開支的同時,間接提供了政府消費需求增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非典”對國民消費總水平的衝擊,並在較大程度上抵消了“非典”對上市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

  第四、大眾消費時代的領先産業還在不同程度上受益於“非典”,最直接的是醫療衛生業,此外還有汽車的私有化浪潮和現代網絡及無線通訊行業等牛市板塊。大眾消費時代的真正定義是大眾舉債消費,是由於大眾舉債消費帶動了車、房、卡,把居民的預期收入轉化為現時的消費,從而提升了國民消費的總水平;

  第五、中國股市在上證綜指1300-1650之間振蕩築底,蓄勢上升,這一基本格局並不會由於“非典”衝擊波而轉變為大熊市。四月份股市出現突發性放量上升,在上證綜指攀升到1650點之日達到500億以上之後急轉直下,並量減價跌,這在技術面上是典型的“小熊趕快牛”。換言之,股市前期被套牢的投資者在平衡市頂部斬倉套現並伺機轉投,結果為市場上的“牛市板塊”提供增量資金,推動該板塊繼續上揚。構成上半年“牛市板塊”的汽車、鋼鐵、金融、電訊四大産業因此成為弱市之中的追捧對象,從而使股票市場上一再出現恒強恒弱,冰火分明,牛熊同在,蔚為奇觀。這種格局在新興證券市場和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上十分常見,尤其經常發生在牛市到來之前,故被稱之為“牛頭熊尾”。

  綜上所述,投資者一方面要看到“非典”衝擊波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及其對股市的衝擊;又要看到中國股市的“非典”免疫力和特殊的結構性投資機會。不管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會不會因“非典”衝擊波而在下半年逐步放緩,但中國股市卻未必出現同步下滑,相反,甚至還會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金岩石)

責編:陳卓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