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評論:“眾口難調”説“春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30日 13:54 來源:
    專題:網友觀眾熱評春晚

  CCTV.com消息:網上的各色評論,在對待“春晚”問題上,評論寫手的觀點竟然出奇的一致:意見大抵認為,“春晚”越來越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尖酸批評者有之,善意支招者有之。總而言之,“春晚”越來越掉不起吾輩的興致了!

  在這種背景下,筆者突然想到一問:大年除夕,你會堅持看“春晚”嗎?

  就拿筆者來説吧。我是這樣一個人:讀書往往先看作者是誰,凡是自己感興趣的作者的書,便會詳加閱讀;反之,一概不讀。看報往往粗略瀏覽大標題,凡標題深得吾心者,便會駐目細看;反之,絕不勞神;剪髮往往先看門匾店名,凡店名故做先鋒者,便抬腳走人;反之,欣然入內……所以,對於“春晚”,我必然是挑着撿着看,決不會“一覽無余”!

  要説“春晚”,按報紙的分類方法,可謂綜合類報紙。這類節目定位的特色就是,包羅萬象,求全求雜,雅俗共賞,受眾模糊。與“雅俗分賞”的專業報相比,目標在於力求滿足儘量多觀眾的訴求。俗話説:“眾口難調。”“春晚”集歌舞、戲曲、相聲、小品、雜技等於一體,氣勢恢弘,場面宏大,但往往很難讓每位觀眾過足眼癮。因此,難免招來罵名。

  其二,隨着人們文化生活的豐富,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過節的方式擁有更多的選擇,已經不是非“春晚”不看不可了。比如,按照老規矩,大年三十一般要吃餃子,但如我這種生來不愛餃子的人,就不一定委屈自己非吃餃子。同樣道理,不愛吃餃子,不代表餃子不好吃,不喜“春晚”這盤大雜燴,不代表“春晚”日暮西山了。“春晚”畢竟還是有看點的!

  其三,歲歲年三十,都在做“春晚”,難免産生“審美疲勞”,讓人生厭生膩。而且,“春晚”節目編排的程式化也越來越嚴重,開頭總是喜慶歌舞,結尾往往恭賀新春,正所謂“肉再香,吃多了也膩”。其實,多年來“春晚”多有創新,但小步子的變動往往很難跟得上觀眾的欣賞水位,“春晚”倘若不招致“決堤”,似乎也不符合自然規律。

  公允地講,“春晚”就是一頓文化(娛樂?)“年夜飯”。忙碌了一年,終於闔家團圓,邊吃餃子邊看“春晚”,絕對是一種精神享受。其實,看“春晚”實質上意義不在於看節目,關鍵在於享受一種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的家庭氣氛。“春晚”能夠起到這樣一個“催化劑”的作用,我看基本上也算完成了使命。過於苛求,也不大可能獲得什麼新年驚喜!

  從另一個角度開看,春節前後評説“春晚”,也是一種別致的熱鬧。不管是誇還是罵,“春晚”將會更加深入人心,人們也實現了一種心願表達,這算不算“春晚”的衍生産品呢?任人評説,各得其所。大年除夕,你會堅持看“春晚”嗎?筆者無非是想提個熱點議題,期望為老百姓過大年增添點茶余飯後的熱鬧,僅此而已。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