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貿易逆差”與“文化洼地”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3日 17:01)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一提到貿易逆差,令人立即想到競爭乏力的商品,當一個國家的産品在市場上儘是些“扶不起的阿鬥”,貿易逆差就會像小鬼一樣纏住其不放。《北京日報》4月11日報道,眼下中外文化貿易逆差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文藝演出引進和派出每場收入比為10:1,出版類引進與輸出比為6.84:1,版權貿易引進與輸出比為10.3:1,圖書版權中國引進12516項,輸出僅81項,而中外文化貿易額相差更是高達十倍之多。

  面對文化貿易逆差之嚴峻形勢,許多國人不約而同地發出了“狼來了”的吶喊,而文化貿易在國際市場交易及交流中所處的明顯劣勢,更令人揪心。在我們國人習慣以“文明古國”的一分子自居自豪甚而沾沾自喜時,我們生産的文化産品卻因為粗製濫造或文化含量低而在國際文化市場上難有立足之地。更令人憂心的,還是我們文化企業不具備起碼的“造血功能”,能夠推出的文化産品尚屬於一些從故紙堆中挖掘出的初級産品,這些國産文化産品當然也就不能按照國際市場的需求,更難以按照輸入國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欣賞習慣進行針對性地生産和創造了。如此,産生鉅額的文化貿易逆差,也就順情合理了。

  其實,文化産品作為特殊的商品,其交流過程中所産生的貿易逆差,也絕不能簡單地跟經濟貿易逆差同日而語,更不是像一些人説得那樣一無是處。

  其一,文化貿易逆差能促進文化的多樣性,使國人消費到更多的在國際文化市場上走俏的文化品種。放眼時下文化市場,國産文化産品不可謂不多,但往往是粗製濫造的多而精品少,千篇一律的多而有特色的少,可消費的多而值得消費的少。而文化貿易逆差對這些國産文化品種的衝擊,有助於讓國內消費者及早告別文化領域的“大棚菜”與“飼料雞”。

  其二,文化貿易逆差更能改善文化競爭環境,改變文化企業粗放的文化經營思路和生産方式。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文化企業養尊處優,直至以粗糙的、審美與人文價值含量很低的精神産品胡亂地搪塞消費者,以至於文化市場上的垃圾與廢料隨處可見,消費者的審美利益也常受到假冒偽劣的侵害,更導致文化領域的“注水豬肉”和“毒大米”充斥著文化餐桌。

  其三,文化貿易逆差還是助我們走出“文化洼地”的必經之路。時下,我們的文化産品之所以出現滯銷,除了傳統産業政策方面固有的弊端和陋習影響外,還由於我們的文化外貿起步晚、起點低,且國際認知度差,在世界主流文化市場上難以形成強勢的文化産品。換言之,我們國人眼下還身處在文化外貿基礎要素普遍較弱的“文化洼地”之中。

  此外,身處“文化洼地”的國人,也不利於自身消費品質的培養,因為國人消費的粗製濫造的文化對象愈多,其享受到的精神價值也便愈少。而人們對粗放文化産品佔有得愈多,其人性中的文化素養也就愈蒼白,如此消費品質,使得消費者難以在文化消費中獲得心靈的自由與滿足。要改變此現狀,引進精彩的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就理應成為文化貿易的先導。為此,儘管我們會暫時付出“貿易逆差”的代價,卻可以使我們的文化企業的産品服務強勢化,最終使文化貿易的窘境從産業鏈的上遊得到改善,同時也使國人走出“文化洼地”的窘境。再者,當一國的文化實施開放貿易時,有贏家也有輸家,而通常是贏家的利益大於輸家的損失,因為文化自由貿易不僅使消費者選擇的文化品種更多了,更可以使文化企業進入更大的世界市場,並使其更充分地實現規模文化,故而暫時的貿易逆差,也恰恰是助我們走出“文化洼地”的殊途!(周士君)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