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雲南通海大量蒙元歷史遺存令人稱奇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6日 16:51)

  新華社昆明10月6日電(記者 陳明昆)地處滇中南部的雲南通海縣至今仍保存著大量蒙元時期的歷史遺存,這一獨特的民族歷史文化現象引起了前來參觀考察的海內外蒙古族研究學者極大興趣。

  10月4日至6日,出席中國雲南蒙古曆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專程來到雲南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鄉--通海縣興蒙鄉進行考察。

  據介紹,通海能保留有較多的蒙元時期遺存,緣于當地在元朝統治雲南時具有較高的政治軍事地位。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攻克雲南後,在距昆明約100多公里的通海曲陀關山隘處設立都元帥府屯集眾多蒙古族士兵統管滇南地區,通海興蒙鄉因此成為如今雲南蒙古族主要聚集地,居住有6100多名蒙古族後裔,村中三聖宮一直供奉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蒙古族傑出人物的畫像,形成一個迥異於周圍其他民族的聚集村落。

  據內蒙古大學白音門德教授、雲南大學方鐵教授等介紹,儘管歷經700多年的歷史變遷,通海興蒙鄉蒙古族仍在語言、衣飾等方面與北方蒙古族有相似之處,如他們語言的語音系統、語法結構與北方蒙古族相同,“鼔”、“馬”、“路”、“香煙”等詞彙保留了古蒙語的發音,婦女服飾中的高領、彎尖及花邊圖案仍有北方蒙古族服飾的風格。

  專家發現,作為元代雲南的一個軍事重鎮,曲陀關至今也還有較多的歷史遺跡,如當年供屯兵飲水之用的一口名為馬刨井的泉井數百年來涌流不止,泉眼石壁上雕刻的戰馬等紋飾至今清晰可見。蒙元軍隊貯藏糧草和軍械的軍備庫遺址仍可看到,並有相關碑記可考。在曲陀關周圍,至今仍有韃子營、夥家營等帶有明顯兵營色彩的村寨名字。

  此外,通海縣境內還有多處建築和“石羊”等雕刻藝術品具有明顯的蒙元時代特點。當地最受推崇的名山秀山上的普光寺正殿建築保留了明顯的“粗梁細柱”的元代風貌,寺內的智照蘭若碑刻于元代,對研究當時雲南的社會經濟具有較高價值。據考察,類似的元代建築在通海尚有三處。

責編:張會玲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