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勞動者之歌:草原好曼巴──旦正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11日 11:17 來源:
專題:2006五一黃金周

     新華社蘭州5月11日電(記者 聶建江)“旦正草曼巴來了,旦正草曼巴來了。”帳篷外,孩子們手舞足蹈地歡蹦著。大人聽到孩子們的喊叫聲,急忙從帳篷裏走出來,拉著旦正草的手請她進了帳篷。不一會兒,奶茶、羊肉就擺在了旦正草的面前。

    在旦正草從醫30多年的時間裏,這樣的情形幾乎每天都有。旦正草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仁青村的村醫,在甘加草原上,旦正草被牧民稱為“草原好曼巴”(曼巴藏語意為醫生)。

    對於這個稱呼,旦正草每次聽到只是淡淡一笑。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多少豪言壯語。她説,她只是一名在草原上幹了30多年的鄉村醫生。

    甘加鄉位於甘肅、青海兩省交界地帶,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溝壑連綿,交通不便;加上居住分散和靠天養畜的遊牧生活方式,牧民的健康狀況很差,尤其是婦科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1973年,16歲的旦正草因家庭貧困正輟學在家,適逢縣上舉辦鄉村赤腳醫生、鄉村接生員培訓班。聽到這一信息的旦正草,便參加了縣衛校學習,從此踏上了“救死扶傷”的道路。

    有了醫療技術,但要給藏族牧民看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旦正草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牧民群眾思想觀念陳舊,人們生了病只靠算卦、唸經等方式求治,結果不但看不好病,反而耽誤了治療時間,拖延了病情,許多本可救治的病人含恨離開人世。”從那時起,旦正草就騎著馬走村串戶,開導牧民,耐心細緻地説服,同時儘自己所學的醫療技術為群眾解除痛苦。多次治愈病人的事實,終於讓牧民慢慢地相信了旦正草曼巴這個神奇的人。

    做鄉村醫生一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收入,1992年,旦正草用行醫近20年的積蓄在甘加鄉仁青村辦了個診所,開始接待上門就醫的牧民。如今,從藏族牧民到漢、回族群眾,從本村本鄉的鄉親到鄰近的青海省牧民,有了病都來找旦正草曼巴。而旦正草從來也沒有因為任何理由拒絕過病人,每次都背起藥包騎上馬,把藥品送到草原深處。

    夏河縣衛生系統的工作人員都説,在旦正草多年的影響下,如今甘加鄉的牧民有了病再也不靠算卦或唸經了。但隨著接診病人的增多,逐漸得到鄉親們信賴的旦正草感到自己責任越來越重大,為了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她每年兩次到甘加鄉衛生院參加臨床實踐,每年一次自費到縣醫院婦産科、縣婦幼保健站進修。在培訓、進修的同時,她還系統自學了病理學、藥理學和藏醫學。通過不斷學習和總結,旦正草無論是在醫療理論還是在醫療實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草原行醫的同時,旦正草還引導牧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幫助藏族婦女改變落後的生活習慣,目前甘加鄉60%的孕産婦基本享有初級衛生保健。這些年來,旦正草累計治療過的病人有5萬多人(次)。通過她的努力,甘加鄉牧民群眾缺醫少藥的狀況得到極大緩解。

    旦正草説,她幹了30多年鄉村醫生,今年已經49歲,這麼多年她只有一個遺憾:由於生活習慣和自然氣候條件,牧民發病率高,而自己的技術能力有限,醫療設備簡陋,只能十分有限地解決牧民的就醫困難。

    旦正草的女兒勒吉草今年22歲,正在衛校學醫。旦正草説:“等到我騎不動馬、背不動藥箱的時候,就讓我的女兒來接替我工作。我相信,她也會成為草原上一名好曼巴。”(完)

責編:逯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