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CTV.com消息:9月8日下午3時,中央電視臺大型文化考察活動“玄奘之路”新聞發佈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這是“玄奘之路”活動自今年6月29日啟動儀式新聞發佈會之後舉行的第二次新聞發佈會,“玄奘之路”籌委會向媒體發佈了近期考察活動的一些最新進展。
| |
“玄奘之路”籌委會執行秘書長曲向東 |
“玄奘之路”籌委會執行秘書長曲向東先生對活動的第一次專項考察情況做了總結。為趕在帕米爾高原大雪封山之前考察玄奘東歸古道,“玄奘之路”已于8月12日至18日考察了我國的西部邊陲,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同行的包括:83歲高齡的紅學家馮其庸教授、新疆歷史地理研究專家朱玉麒教授等學者和媒體記者等19人。
1998年馮其庸教授在逾4000米的海拔的高原上實地勘察後確認了玄奘東歸古道。為了“紀念玄奘大師追求真理的精神,為了給後代留下追思的標記”,考察隊在中巴邊境的明鐵蓋山口立下“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石碑。這是在如此高的海拔上為唐代高僧玄奘所立的第一塊石碑。同時,考察隊還考察了古絲綢之路咽喉地段的山頂古堡公主堡以及唐代?盤陀國的都城塔什庫爾幹石頭城等歷史遺址。途中考察隊員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辛:車隊遭遇山洪,車輛滑入河道;為考察石頭城,考察隊員在滑動的碎石上爬上近40度的陡坡;因碎石打滑,有考察隊員險些墜入山崖;攝製組隊員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跳上相距很遠的大石涉山澗而過;有考察隊員帶著嚴重的高原反應,仍邊吸氧邊工作……但是,用曲向東先生的話説:“為讓更多的人認識追求真理,傳播文化的偉大精神和文化意義,這些艱苦都是值得的。”
| |
艱苦的考察路途 |
接著,“玄奘之路”籌委會副秘書長李向東先生介紹了活動第二次專項考察──樓蘭古道的考察計劃。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玄奘是從絲綢之路南道返回敦煌繼而到達當時的都城長安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樓蘭古道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道。這條道路在玄奘的年代便已是一片荒蕪,流沙滾滾,行人往來只能以路上的屍骸為標記,而今天,這片沙漠仍是充滿神秘和傳奇的“死亡之海”。考察隊將於9月26號出發去新疆,考察營盤遺址、庫魯克塔格山的烽燧、土垠遺址、樓蘭古城、米蘭遺址和龍城雅丹等一系列在古代歷史地理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歷史遺跡,並有望揭開世界考古學界尋找了近百年的伊循古城的神秘面紗。這次考察隊的成員中專家學者人數有近十人,遠遠超出第一次專項考察。他們都是新疆、西域、歷史地理學和民族史方面的權威。
| |
馮其庸教授在講述他的心願 |
登上空氣稀薄的高原之後一個月,“玄奘之路”活動總顧問,83歲高齡的馮其庸教授又將帶領考察隊進入氣候惡劣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在新聞發佈會上,馮其庸教授表示:進入塔克拉瑪幹沙漠考察玄奘曾經走過的道路是他一生的宿願。
| |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劉東華 |
這次“玄奘之路”活動是由一系列形式不同,風格多樣的活動組成。除了以歷史地理考察為主的長途考察之外,活動籌委會還組織了別開生面“體驗之旅”活動。從瓜州(今安西)到伊吾(今哈密)的莫賀延磧是玄奘西行取經路上唯一一段獨行路段。在這條路上,他經歷了五天四夜滴水未進的艱苦歷程,幾乎殞身戈壁,但也正是在這段路上,玄奘立下“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寧可就西而死,豈能東歸而生!”的誓言,終於成就了玄奘法師終生的偉業。因此,組委會將邀請企業界、文化界、學術界的知名人士和考察隊一起,採用玄奘當年騎馬或騎駱駝的方式,體驗式地重走玄奘當年孤身一人險些遇難的路段,用行動來紀念這位勇敢堅定的智者,喚起社會大眾對玄奘精神的體察和認知。同時,為了讓普通大眾有機會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據活動的承辦單位之一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劉東華先生介紹,活動將徵集關注玄奘、關心中國民族精神傳承的4位網友共同體驗這一條路。對此活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在央視網站www.cctv.com獲得更多相關的信息。
| |
簽約儀式 |
此次新聞發佈會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舉行AIGLE(中國)有限公司和中國交通通信中心贊助“玄奘之路”簽約儀式。法國著名戶外品牌AIGLE與李寧公司今年簽定了50年合作協定。這次對“玄奘之路”資助是中法兩家運動品牌巨頭攜手合作之後的第一個資助項目。中國交通通信中心將為“玄奘之路”提供衛星通信設備和業務支持。作為中央電視臺2005 - 2006 年著力打造的文化活動,“玄奘之路”正在與國內外多家著名企業積極商談合作事宜,爭取社會的最大關注與支持,一起探索玄奘精神之於今日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意義所在,為構建和諧社會尋找一條文化通道。
責編:王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