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4日 13:07 來源:
“(6月11日 陰 小雨) 雨還陣陣地下著。可能是由於這次洪水的原因,只要下雨人們就往高處跑。我非常想念我死去的同學。我們這些倖存的同學曾親眼目睹他們死去而無能為力。這悲慘的一幕讓人太傷心了!”這是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中心小學遭受特大洪災後,一名小學生寫的日記。我相信凡是讀到這段日記的人都會潸然淚下。隨著沙蘭鎮中心小學死亡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沙蘭鎮成了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目前已有小學生88人死亡,還有多人失蹤。損失是慘重的,雖然是200年一遇的災害,目前科學技術、物質條件還不可能有效地預防抵禦,但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多教訓值得吸取,特別是在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城市化、城鎮化的過程中,對搞好農村村鎮建設項目的規劃選址,有著不可忽視的警示意義。
公元79年8月的一天,意大利的龐貝古城,這個古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城市因維蘇威火山爆發,在18小時之後消失,被埋在了厚厚的火山礫和火山灰中。直到災難發生的那一刻,龐貝人都不知道,他們腳下的沃土其實是不遠處那座火山的饋贈。然而,龐貝人更不知道,在這座古城被毀滅前的3500年左右,生活在亞平寧半島的古人們就在龐貝古城的原址建立了居民點,而這個“老龐貝古城”也是被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和火山灰所吞。這些都是考古工作者經過200多年的發掘所發現的。古人限于他們對自然界認識的局限,不可能在建城時有意識的避免這樣的自然災害,所以悲劇一再重演。命運的惡作劇,至今都令人不禁扼腕。
據報道,沙蘭鎮過去叫沙蘭坑,當地群眾説,因為沙蘭地勢低窪,每到多雨季節,“很多家裏都會進水,把傢具都泡了,在我們那兒大家對這樣的生活不算陌生了。”鎮子本身地勢低,學校又建在鎮裏臨河的偏低處。6月10日沙蘭河上遊強降雨造成沙蘭河水出槽,短時間形成高水頭,衝入校園,釀成災害。沙蘭鎮已歷史形成,但是作為學校建設選址時,就應該考慮選擇在當地的歷史的最高洪水水位以上的地方,現在是不但沒有考慮,反而建在了鎮裏偏低的地方,而且還是臨河的地段。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當遇到200年一遇的洪水時,學校遭受了滅頂之災。依現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早已超越了古羅馬人不知多少倍。在建設項目選址上,如何避免這類的洪水、地質災害,早已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和評價規範。在建設沙蘭鎮小學時,如果按照程序和規範去做,校址是不會選在那種地方,那麼200年一遇的洪災就不會造成那樣大的損失,至少不可能遭受這樣的滅頂之災。
今年湖南邵陽的洪災,受災較重地區的農民房屋也是建在了臨河邊,沒有考慮防洪。農民由於他們自身的生活經歷,不要説百年一遇的洪水,就是幾十年一遇的洪水,有的一輩子也可能難得碰上一回,所以他們的防災意識薄弱是情有可原的。但作為政府就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對他們進行幫助和指導,讓他們懂得如何防災和避災。四川省丹巴縣城位於深山峽谷之中的大渡河畔,縣城背後就是一個古滑坡體,今年來滑坡活動加劇,如果發生整體瞬間下滑,將危及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縣城可能在瞬間一半被埋。現在國家已耗資2000多萬元固定山體。雖然縣城是歷史建成的,但這裡面也涉及到一個城鎮規劃選址的問題。
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是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化、城鎮化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樣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在村鎮建設中,考慮防災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村鎮規劃時,一定要遵守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在建設選址時要充分考慮防災的要求,以防患于未然。我想這是沙蘭鎮洪災給我們的一個重要的警示,這是用生命代價換來的,一定要認真吸取。(作者:szshkq)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