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從山洪悲劇想到了種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3日 17:46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央視國際6月13日報道, 6月12日,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中心小學,操場內3台鏟車正在清除淤泥,幾十名武警戰士在清理洪水衝留的木料、雜物,另幾組武警戰士則在校園各個角落搜尋失蹤人員。兩天前,一場特大山洪突襲了這裡。截至12日晚上6時許,黑龍江寧安洪災死亡人數上升為92名,其中學生88名,另有17名學生失蹤。

  經調查,黑龍江省寧安市沙蘭鎮洪災原因已初步確定,係200年一遇的強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山洪。在洪災發生前,沙蘭河上遊在40分鐘內,降雨量達到150毫米─200毫米,屬200年一遇的強降雨,在目前的條件下,這種情況造成的山洪尚無法預知。沙蘭鎮過去叫沙蘭坑,鎮子本身就地處低窪,學校又建在鎮裏的偏低處。沙蘭河上遊強降雨造成沙蘭河水出槽,短時間形成高水頭,衝入校園,釀成災害。

  天災突如其來,沒有任何徵兆。然而,面對不可避免的悲劇,是不是人們只有悲傷就沒有什麼值得反思和借鑒的呢?不然,所謂的“無法預知”只能相當於現代科技對災害的預測水平。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在事前對沙蘭鎮的地貌環境作過詳盡的論證和評估,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科學的假想和模擬,對可能造成生命財産方面的損失作過認真計算,那麼就會為當地的防災決策提供翔實準確的依據,當地政府就可能採取必要的措施預防各種地質災害的發生。在可能採取的一切措施中,我相信有一點是必須要做的,那便是上山種樹。這是我們能夠做到的預防泥石流和山洪暴發最好的措施。

  我們每年都種樹,為植樹節而種,為城市綠色而種,為經濟木材而種,為電視上鏡而種。我們更應該用心去種,為大自然而種,歸根結底是為我們自己去種。 今年4月16日,哈爾濱市各區的2500多名熱心市民、青年團員和環保志願者來到太陽島金水河西岸、長嶺湖和天恒山,種下了12200棵樹苗,將哈爾濱日報與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組織的“為了哈爾濱,我們種樹治沙”環保公益活動推向高潮。(哈爾濱日報消息) 當然,這樣的種樹也有它特別的紀念意義,但是我想問的是,到底有多少人把種樹與生命聯絡在一起?到底有多少人把種樹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到底有多少人在漠視種樹中仿佛聽到大自然的咒語?

  大自然有時候是需要感動的,種樹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陰山北坡的內蒙古自治區固陽縣卜塔亥鄉小石拐村,造林大戶屈來存28年苦心經營出的4800畝林地。茂密的樹林,河槽邊上都打起了高高的壩梁,樹林固住了壩體。“從1984年開始,我一邊用推土機推壩,一邊在壩樑上壓檸條、種樹,那幾年的夏天常發洪水,山洪衝垮了壩梁,我就繼續打。讓我終身難忘的是1988年的那次大洪水,那時我已打起8條壩,不少樹已長到六七米高,洪水來時我和我媳婦在下邊守著樹,讓15歲的大兒子到第一條壩上看水量大小,沒想到他上壩後正趕上壩梁決口,險些被水沖走。”28年栽樹打壩,屈來存一家共投入25萬元資金和無數的辛勞汗水,總共栽活2萬多株樹,4000多顆檸條。(新華網消息)屈來存的艱辛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參天的楊樹枝芽綻綠,粗壯的柳樹綠條婀娜,這些年不再有山洪暴發和大量水土流失,鄉親們都把他這個種樹模範看做是英雄。

  面對被山洪殘酷吞沒的92條無辜小生命,我真的不忍心説出這句話來,但還是不得不説,大自然的懲罰就在我們的不經意間,我們總認為生存得很安全,其實危險無時無刻不在我們麻痹的心境裏。要敬畏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就得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用心種一棵樹開始。 (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