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官意"與"民意"差距為何這麼大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5日 14:25)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永州之野産異蛇,不想亦盛産異事。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在該市2004年度“群眾滿意不滿意單位”評選中,得分倒數第一位,獲“群眾最不滿意單位”。僅僅4天后,在湖南省2004屆文明單位獲選名單中,同樣是永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竟又赫然排在該市23個省級文明單位之首!(5月24日新華社消息)
永州司馬柳宗元先生倘若有知,大概也要嘖嘖稱奇:“群眾最不滿意單位”怎麼會同時又是“全省文明單位”呢?“群眾最不滿意單位”和“全省文明單位”,究竟哪個“第一”更能真實代表永州交警?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評選並不是完全沒有關係的,“群眾滿意率高”是獲選“全省文明單位”的一個重要條件。那麼,它們究竟是如何完美結合到一塊的呢?
截然相反評價結果的産生,在於評價主體與評價方式的不同。“群眾最不滿意單位”來自“民意”,“全省文明單位”來自“官意”。前者是人民群眾用切身體會評價出來的結果,後者是領導幹部坐在辦公室裏座談畫圈的結果。
一個群眾“最不滿意”的單位,在上級部門的眼中竟然排在“文明單位”之首,這足以説明“官意”對“民意”的了解是多麼的不足;同時,“民意”傳達到“官意”的渠道是多麼的閉塞。我們一直強調“以人為本”,一直強調“人民做主”,可是我們的某些公僕卻對主人的心思如此不懂。不懂也就罷了,還要不懂裝懂,亂給一些群眾非常不滿意的單位發榮譽,難道是要獎賞他們使群眾“最不滿意”的高超技能麼?
“文明單位”之類榮譽的設計,本是為了促使各類政府部門和單位,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可是,如果評選不當亂評一氣,不但起不到正面的效果,卻正好適得其反:一方面,得獎的“最不滿意”者大可繼續讓群眾“最不滿意”,反正通過各種辦法使“上面”滿意就行;另一方面,未得獎者也完全不必在使人民滿意方面下“嫌功夫”,只要“官係學”等“主課”學好點,就盡可大撈政績資本。
晉惠帝時,天下荒謹,百姓多餓死。高坐龍椅的晉惠帝大為不解,於是乎曰:“何不食肉糜?”在我看來,把群眾“最不滿意”者捧為“省級文明單位”,與此亦有異曲同工之妙。晉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是對蒼生疾苦的極度無知,“官意”顛倒黑白指差為好又何嘗不是呢?
永州交警一邊領黃牌一邊得獎賞,這既是一齣現代官場諷刺劇,更是一齣社會政治生活悲劇。傾聽民聲,體察民情,順應民意,這些話不應只是寫在公文裏。要不然,説不定什麼時候又要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舒聖祥)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