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要記住圓明園的尷尬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5日 14:40)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有近三百年曆史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圓明園,從2003年8月至2005年3月,市、區兩級政府以及圓明園管理處已投入圓明園環境整治資金共計約8200萬元(其中市文物局投入700萬元)。截至目前,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已主體完工。2005年,圓明園環境整治工程計劃投入1.2億元。這樣一個耗資巨大的工程,因為遭到專家質疑,近日不得不停了下來,召開聽證會,做可行性研究。是什麼原因使圓明園遭受如此尷尬呢?
第一,沒有依法決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就通過了的,2003年9月1日開始實施。該法明確規定,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未編寫有關環境影響的篇章或者説明的規劃草案,審批機關不予審批,未經環保審批並獲得環保許可證的工程將被強制停工或取締。但該工程從2003年開工到現在始終沒有制訂環評報告,更未申請辦理環保許可證。
第二,沒有科學決策。圓明園的問題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考慮,不能孤立地去看。從雍正、乾隆開始,圓明園、頤和園包括香山整個這一代是作為一個帝都的整體景觀規劃進行的。涉及到生物、人文、環境、水利、歷史、自然等許多學科門類的科學知識,並且耗資巨大,竟然在沒有論證和討論的情況下,就全面開工。有關部門的科學意識到哪去了?水是圓明園的靈魂,歷史上圓明園是水景園,如果沒有水,圓明園的生態系統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圓明園面臨十字路口,圓明園之水引起了專家的憂慮,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作為皇家園林,圓明園的水究竟該怎麼保護? 現在鋪設的防滲膜墊底對於自然湖是否最佳選擇? 怎樣才能做到在保護遺址和湖底生態系統的前提下,科學的防止湖水滲漏? 科學決策該如何進行? 現今,2000多畝的湖底防滲膜已基本鋪完,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三,沒有民主決策。眾所週知,圓明園不僅是圓明園管理處的圓明園,也不僅是海淀區的圓明園,它是全北京的圓明園,全中國的圓明園。在4月1日的關於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的研討會上,以官方身份出席的國家環保總局環評管理司司長牟廣豐重申,對老百姓的公共利益有一些影響的工程,在施工、決策之前應該對社會公佈,尤其是北京的一些市民,在事先並不知道這個工程,這是一個問題。“這麼大的工程沒有徵求公眾的意見。沒有向社會公示,沒有開聽證會,教訓太多了。很多工程是失敗的,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李小溪説。一場持續近一週時間的爭論,緣起于一名教授的“偶然發現”。在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被叫停之後,眾多環保人士對於環境治理中的公眾知情權提出要求。4月1日,眾多環保人士也召開研討會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他們認為:“圓明園無小事。它觸動了我們諸多的神經,文化、民族、遺産保護。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胡星斗認為,環境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存在著公共性質,有可能對公共物品存在著濫用、不珍惜的狀況,對環境這樣的公共物品的決策應該更多地聽取公眾的意見。
如果説,圓明園曾經遭受了西方列強的毀滅,給中國人民留下了不能忘記的恥辱;那麼,這一次的有關部門和單位不依法決策、不科學決策、不民主決策造成的尷尬,教訓同樣是非常深刻的。請記住圓明園的尷尬!(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逯娜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