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請給信訪局張雲泉們“減負”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8日 11:17)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這幾天,新聞媒體在“時代先鋒”欄目報道了江蘇省泰州市政府副秘書長、信訪局局長張雲泉同志的感人事跡。從事信訪工作20多年來,張雲泉在一個在一般人看來是費力不討好的崗位上,幹著受氣的差事,卻獲得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光榮稱號。説明,他費力了,受氣了,甚至眼睛還在工作中被打傷了,留下了終生殘疾。但是,他也討到“好”了,這個“好”不是討頂頭上司的好,不是討個人物質利益家庭利益的好,而是使人民滿意的好!

  在了解張雲泉事跡的過程中,張雲泉有三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不能讓群眾失望”。一句是:“做人必須像人,當官不可像官”。還有一句是:“只要老百姓有理,我寧可得罪一個官,也不得罪一個百姓!”説明,張雲泉深深懂得“民如水,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的道理。我了解到,張雲泉平均每年接待來訪群眾2000多人次,處理人民來信2000多封,接受來訪電話1000多個。中央電視臺在推出張雲泉的第一天,以《記信訪局長張雲泉的一天》為題,介紹了張雲泉繁忙的工作情況。每天早晨七點鐘張雲泉不坐小車,而是騎著自行車去上班。身份為泰州市政府的副秘書長兼信訪局局長的他,同時又是“一號接待員”。當群眾向他反映問題以後,他立即拿起電話給與溝通和解決。一個上午,張雲泉先後接待了近百名上訪群眾,連喝水的功夫都沒有。下午,他到群眾家中去走訪。晚飯後,他到醫院看自己的病。夜裏,他還要看大量的信訪信件……

  張雲泉真是個好人,好官!他的工作太繁重,太具體了,他對工作太認真了。但是,我也感到,當這樣的好人、好官,太辛苦了,太累了。我想,信訪工作,實際上是黨和政府的一個查缺補漏的工作環節,是老百姓通過正常的行政環節、經濟環節、法治環節等沒有能夠解決問題之後所採取的無奈的選擇,當然也是抱著一線希望的選擇。如果我們的行政環節、經濟環節、法治環節等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都像張雲泉一樣做到“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不能讓群眾失望”,做到“做人必須像人,當官不可像官”,做到為民解難,為黨分憂,心裏裝著群眾,把人民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那麼每天到信訪局告狀的老百姓不是就會減少嗎?如果,政府各個部門都能夠下決心把那些積壓了幾年、十多年的老大難問題解決好,讓老百姓不必要走信訪、上訪之路,豈不是減少了信訪局,減少了張雲泉們的工作壓力了嗎?如果各個部門的同志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都能想到別把問題推到信訪局,豈不是給信訪局“減負”了嗎?

  我想,學習張雲泉同志的先進事跡,在被張雲泉同志感動的同時,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特別是黨和政府的工作人員,公務員們,應該像張雲泉那樣對待工作,向張雲泉那樣對待群眾,向張雲泉那樣對待普通人的疾苦,把人民群眾遇到的難題,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給予解決,那麼,群眾就不用上訪了,不用到信訪局去激動了,張雲泉的工作壓力也就減輕了。説老實話,一個以構建和諧社會和建立法制社會為目標的城市,群眾的問題應該有各個職能部門在決策、實施的過程中就解決好。應該是群眾到信訪局告狀的越少越好,信訪局的工作任務越輕越好。如果一個地方的信訪局忙得不可開交,説明那裏政府其他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到家,群眾很不滿意。所以,我認為,一個地方黨和政府的工作應該是避免群眾最後到了信訪局才滿意。

  最後我呼籲,在全國各地開展學習信訪局長張雲泉同志先進事跡的過程中,請同志們幹好自己的工作,為信訪局的張雲泉們“減負”!(新華川耗子)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點擊原帖 發表見解

  ■ 網評天下 更多精彩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