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英雄之恩,怎樣“涌泉相報”?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9日 14:05)

  近來李學生、金有樹,兩位英雄捨己救人的事跡在神州大地流傳,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的舉動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他們走了,給人們留下了無窮思念的同時,也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同樣的英雄壯舉,同樣的感人事跡,但在當地卻是不同的反響,特別是兩地被救者對英雄的不同態度,讓人反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應該怎樣發揚光大?

  河南在溫州打工的民工李學生,今年2月20日,在飛馳的火車前,為搶救兩個小孩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事發當地的溫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慰問其家屬,一個月來,溫州社會各界捐款達23萬元,溫州市葉康松慈善基金會還將他的女兒列為救助對象,提供18歲之前的生活和上學費用。被救下小翟説:“我不認識李叔叔,可李叔叔為了救我永遠地走了,我很難過。”他的母親説:“我們希望能最後送恩人一程,這份恩情我們感激不盡,今生今世都會銘記在心。”

  去年10月23日,重慶開縣金有樹勇救19名車禍落水乘客,後因此染病而無錢治病,於今年3月11日去世。2月18日,他曾經向各有關部門求救,卻沒有引起及時反應。金有樹生前在求助信中,發出“我救19人,誰來救我?”的吶喊。他的事跡和窘況,在3月7日媒體報道後才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但一切都晚了。令人心寒的是,19名被救者僅一人給他送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一位被救者的侄兒説:“救人那個事?假的,我叔叔説的,那個人根本沒有救人,我叔叔是自己爬出來的。那個人是想得政府的獎金!”

  兩地對待英雄的態度有天壤之別,如此的反差,特別是被救者的言行及態度,讓人無言以對,個中緣由值得深思。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李學生捨己救人的英雄行為,大力宣傳他的事跡;溫州市人民不讓英雄含恨九泉之下,各方伸出援助之手,為其家屬解困;英雄的事跡轉化為溫州人民的精神財富,凝聚到了建設和諧社會之中。而開縣不知何原因,車禍事主單位和交警部門對英雄行為,視而不見,既不宣傳,也不上報;以至於媒體報道後,才為世人所知,讓英雄帶著遺憾而終;他們的冷漠、麻木不仁,特別是被救者的以怨報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言行,更令人憤慨;這種悲劇性的結局,難道不給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留下了摸不去遺憾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樂於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是被人不齒的事。文明社會就要有見義勇為,樂善好施,感恩報德的精神品質,這既可以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融洽、協調相處,也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這也正是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的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是英雄感動了中國,活著的人給他們最好的回報。(何克權)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李莽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