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讓第184個"國際大都市"不再出籠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2日 15:58)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目前,全國竟然有183個城市相繼提出了要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要知道,就連首都北京日前出臺規劃時,也只是定位於‘現代化國際城市’,而達不到‘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標準。”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嚴厲批評了建設系統中的種種“病症”,他特別斥責一些地方脫離實際,超越經濟承受能力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見《第一財經日報》2月2日)
全國有183個城市要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比北京的定位“現代化國際城市”還要超前,真讓人佩服一些地方領導的“超前意識”和“長遠目光”,但是這種定位帶來的是什麼呢?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拖欠的1780億元工程款中,各地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所拖欠的工程款就高達700億元。建設項目拖欠的工程款是不是由這些“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帶來的很讓人懷疑,如果真是這樣,就讓人反思:我們真的需要183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嗎?
筆者以為,183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折射的是地方領導幹部的權力放大率。“沒有不敢想的,沒有不敢做的”,不管規模多麼龐大,不論是否勞民傷財,只要能帶來政績,就是一些領導幹部需要的。可是老百姓需要嗎?這些“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讓老百姓居住的嗎?不是,是給上級領導看的。因為在上級領導考察下級領導時,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工程”, 往往會對下級領導的政績評價乃至職位的升降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不少領導決定在一項工作上投入多少 時間、精力、資金時,首先考慮的是這項工作能不能給自 己的“政績”添上一筆,能不能引起上級領導的注意,能不能在上邊挂個號。
183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會不會成為“驢糞蛋糞,外面光亮,裏面是草渣子”?在筆者看來是極有可能的。如果不對某些領導掌握的權力加以制約和約束,任由其“無限放大”,甚至放大出283個、383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來,那麼受損失的肯定是老百姓,而不是某些官員。因為一任領導班子的“輝煌政績”,造成幾屆班子的沉重包袱,在轉型期的我國,我們不是沒有見過。有的地方和部門由於受利益機制的驅動,不顧客觀條件,急於求成,盲目地提出一些好大喜功的口號,制定一些脫離實際的計劃,而且層層加碼,簽訂目標責任狀,並以此作為考核、獎懲、提拔幹部的主要依據。下屬為了完成目標,搞短期行為、急功近利、竭澤而漁,甚至寅吃卯糧。這些都是追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必然。
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嚴厲斥責一些地方脫離實際,超越經濟承受能力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筆者以為,這種斥責只能起到一種暫時的作用,要想杜絕第184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定位的出臺,必須對地方官員手中的權力加以制約,改變上級評價政績的方式,讓民意對城市的發展規劃起到制約作用,避免權力放大率發揮作用。沒有制約的權力,在政績衝動下,再嚴厲的斥責也難以發揮作用。
只有建立剛性的制度約束,讓政府官員擺脫非理性政績行為的干擾,才能避免虛報浮誇的假政績、勞民傷財的達標升級活動和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公眾才能看到真正的、沒有水分的、不做表面文章的、真正造福百姓的政績。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第184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無法出籠!(作者: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